作者 | 鄧詠儀
(相關資料圖)
編輯 | 蘇建勛
近日,在騰訊數字生態大會數智運營商專場論壇上,騰訊云智慧運營商部門首次亮相,并推出了專門面向運營商的行業品牌騰訊云WeTele。
此外,騰訊云還對外發布了《騰訊云運營商行業解決方案手冊》(簡稱“《手冊》”。《手冊》展示了騰訊CSIG當前在運營商行業的解決方案和重點落地產品。
在云行業,運營商與云廠商聯系緊密——在底層的IDC機房、基礎設施建設上,運營商實力雄厚,相當于是云廠商的上游。而近兩年,運營商紛紛加大對云市場的投入力度,三大運營商的云業務突飛猛進,增速均超過100%。
這也讓業界對雙方間競爭的關注度居高不下。騰訊云在今年7月推出運營商行業解決方案、成立“智慧行業九部”之時,也吸引了多方目光。
如今,運營商新業務負責人沈可是一名To B老將——騰訊云副總裁、騰訊云運營商行業負責人沈可,曾任中國聯通云數據公司原總經理,在政企市場耕耘多年。
談及這一部門的成立背景,沈可在采訪中表示,運營商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具有“二元一體”身份——這和其他行業不太一樣。而騰訊與運營商之間的合作關系已有多年,包括To B和To C業務多個方面,如今將運營商作為獨立行業深耕,是騰訊To B業務的延伸。
沈可解釋,“二元一體”是運營商行業的特點,指既要對外提供通訊、數據、云等數字化轉型服務,同時自己也要進行數字化轉型。從運營商自己的轉型來看,運營商至少要實現核心云網資源管理調度系統、核心業務經營系統、核心支撐系統、核心辦公系統四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
而在數字化轉型中,運營商原有的能力,可以與云廠商展開多方面合作,這也是騰訊成立專門部門的一大原因。
比如,運營商在網絡基礎設施、云邊結合、算力集群、大數據、物聯網等方面具備優勢;騰訊云則在公有云、AI、安全以及實時音視頻系統、數據庫、云原生等領域有豐富的商業運營經驗和技術儲備。
來源:騰訊集團
如今,騰訊云WeTele旗下包含元策(算力網絡解決方案)、元界(5G連接器解決方案)、元極(智慧中臺解決方案)三大解決方案。
騰訊與運營商的合作已有多個典型合作案例。比如,基于騰訊的XR、云渲染等技術,騰訊云能夠幫助運營商建立一個虛擬空間內的“全真營業廳”,同時還有“數字人”幫助運營商進行實時運營,可以滿足客戶服務、業務辦理、智能終端展示等場景需求,提升人力投入效率。
結束了公有云市場的“內卷”,2022年是云廠商下沉到千行百業的“耐力戰”。這意味著競爭局面更加復雜多變,騰訊云與運營商的這次合作恰是證明。
“運營商與云廠商并不是單純的競爭關系,而是競合關系,合遠大于競。”沈可強調,“在業務上,我們在ICT的領域里面,我們相互配合各自拿出自己優勢的部分,可以共同為更多企業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要在產品層面融合,雙方從技術、產品到商業模式上,還需更多時間進行磨合。
沈可對36氪表示,例如云計算是分層承載的,互聯網云廠商的產品體系中,從IaaS、PaaS到SaaS都緊密結合,如果和運營商進行合作,會涉及非常多解耦工作,需要云廠商產品顆粒度更細,靈活度更高。而在商業模式上,云廠商按資源計費,但運營商可能以月、日計費,類似的商業模式磨合之處,也有很多。
接下來,騰訊云將與運營商重點圍繞幾個方面進行合作,包括核心系統全面上云、核心業務數字化營銷、建設綠色數據中心、改造核心辦公系統、升級5G網絡基礎設施等五大方面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