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率領的日本軟銀集團的投資戰略開啟了“冬眠”模式。近年來,軟銀集團陸續投資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一度獲得巨額利潤,但由于對全球經濟狀況的擔憂,將實際停止新的投資。投資基金戰略本應是軟銀集團會長兼社長孫正義人生的巔峰之作,但陷入僵局。孫正義雖然沒有說太多,但在“冬眠”的背后是他以前失敗的教訓。
孫正義在11月1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實際上停止基金業務
孫正義在創業后不久,就出現了同伴背叛和死亡的恐懼。互聯網泡沫在2000年左右破滅,當時孫正義從高峰跌至谷底。還有孫正義回顧的 “我以為脊梁骨要彎了”的幾萬億日元元規模的收購交易,2016年可以說是孫正義動蕩的經營人生中特別要書寫的一個轉折點。
(資料圖片)
那年,孫正義在與自己選定的接班人Nikesh Arora分道揚鑣后不久,以3.3萬億日元的價格收購了英國的arm。這讓業界感到驚訝,因為軟銀在美國正作為一家電信企業展開攻勢,而突然進入了半導體業務。驚訝還沒有退去之時,與巨額收購的同時,孫正義正忙于說服沙特王室建立一個規模為10萬億日元的巨大基金。
從那時起孫正義表示“我們已經成為一家投資企業”。截至今年9月底,軟銀集團已經投資了472家企業。該基金于2017年5月正式啟動,簡單計算這意味著在過去五年中,大概以每4天1項的速度決定新投資,規模超過1000億日元的項目不在少數。孫正義曾經說過將人工智能革命視為“現代淘金熱”,自己將成為“指揮者”。這些數字足以證明孫正義的想法。
情況迅速發生轉變是大約兩年半前開始的新冠疫情。孫正義認為“許多獨角獸企業會落入谷底”,給投資踩了剎車。而就在谷底終于開始填平的時候,全球通脹和利率上升的浪潮到來。從處于浪潮之首的美國來看,最近科技大型企業的重大重組和加密貨幣公司的倒閉等一連串的消息表明信息產業的困境。孫正義終于決定基金進入“冬眠”狀態。
歷史會不會重演?事實上軟銀也面臨過類似的情況。那是大約20年前的事。軟銀1994年在場外交易(OTC)上市,孫正義將得到資金全部用于了投資。當時是互聯網的黎明期。在美國,以雅虎和谷歌為首的初創企業相繼出現。
那個時期孫正義提出了“群戰略”。這是孫正義從年輕時就開始醞釀的一個想法:通過投資,與引領時代的旗手創建一個松散的聯合體。不會進行投資比例超過50%的收購,如果投資目標的技術或商業模式開始下降,就撤出投資,重新尋找新的投資目標。這正是近年來在人工智能投資中被復制的方法。
這一局面在20世紀90年代末發生了變化。由于美聯儲決定提高利率,流向初創企業的資金收縮,互聯網泡沫崩潰。孫正義隨后從投資目標撤回了所有資金,減少了損失。這一數額大約為5000億日元。“沒有什么可羞恥的”,孫正義又從投資家變成了企業家,推出了寬帶服務“Yahoo BB”。
當年YahooBB在街頭的銷售
其結果是軟銀連續四年出現巨額赤字。孫正義說:“當時只是用兩根手指勉強支撐著快要掉下懸崖的自己”。另一方面,這件事為軟銀作為一家電信企業奠定了基礎。沒有這一點,就不可能有后來對arm的收購和巨額基金的建立。
而現在也是這樣。在基金“冬眠”的同時,孫正義將重新成為一名實業企業家。他表示“未來幾年”將沉浸在對arm的管理中。而此前他曾一度尋求將arm出售給英偉達。
寬帶和半導體,仿佛是孫正義走過的路在某種程度上被重新上演一樣。但有一個元素不同。那就是被孫正義稱為 “群戰略準備”的基金的存在。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新的投資,正在大幅縮減從世界各地召集的基金專業人才群,但絕不解散。這是最低限度的維持了“群戰略的準備”。
這就因為20年前孫正義稱之為“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孫正義對當時全身心投入寬帶的做法并不后悔,但停止了投資,也就是相當于停止了“群戰略”。這一直是孫正義的一個遺憾。孫正義在接受筆者的采訪時證實了這一點。孫正義遺憾的是屈服于給信息產業造成強烈威脅的泡沫破裂。所以孫正義這次只是“冬眠”,而不是撤退。
孫正義表示要埋頭arm的經營
估計孫正義的投資策略會像洞里的熊一樣一動不動,等待冬天的離開。這意味著曾經考慮過的通過MBO(管理層收購)進行退市的課題,逐漸帶有現實色彩。
但孫正義會像熊一樣在洞里老老實實的待著嗎?孫正義下一步要做什么?在這里想從“群戰略準備”負責人探討一下。他是首席財務官(CFO)后藤芳光。
后藤芳光雖然是福岡軟銀HAWKS的社長,但多年來一直是孫正義的財務負責人。后藤芳光從安田信托銀行(現名:瑞穗信托銀行)進入軟銀之后,立即在財務方面支撐了孫正義的寬帶戰略。那時與孫正義一起經歷了一個資金鏈瀕臨危機的時期。在2008年開始的雷曼兄弟倒閉時,作為財務健全化的一環設計的衍生品交易產生了相反的效果,但孫正義還是留下了后藤芳光。
后藤芳光一直在幕后支撐著孫正義的冒險財務戰略,一直主張自己是“進攻型財務”。他稱自己的工作是“消除企業在進攻時失去的機會”,也就是說在孫正義采取進攻之前做好準備。后藤芳光說為此“一直在尋求最佳的杠桿作用”。簡而言之,后藤芳光在軟銀的20多年從事的工作,與普通的企業財務負責人的形象相去甚遠。
后藤芳光是軟銀的財務負責人,采取“進攻型財務”
“除非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否則將停止(新的)投資",“目前被人說成沒有工作的水平”。在11月11日的業績發布會上,代替孫正義解釋業績的后藤芳光說話很慎重,但也說了一句:“我們并不是要放棄(基金業務)”。
孫正義信任的后藤芳光,絕對不僅是為防御措施,在“冬眠”結束的那一天,孫正義將開始新一輪的狂熱投資。那么,后藤芳光的工作應該被視為已經開始。
無論好壞,孫正義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敢于冒險的人。自1981年“日本軟銀”成立后不久把大部分資本注入軟件推廣進行生死一搏的性質就從來沒有改變。應該從這一點去看孫正義基于20年前教訓的“冬眠”。
日經中文網 https://cn.nikk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