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前,馮琳在外資械企工作了15年,體重從不過百。這兩三年投身創(chuàng)業(yè)大軍,成為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的合伙人后,馮琳體重秤上的數字竄到了120多斤。盡管BMI并沒有超標,但“以前的裙子都穿不上了”這件事讓她無法接受;恰巧從在諾和諾德工作的同學那里,了解到司美格魯肽已被FDA獲批減肥適應癥,加之身邊很多投資人、創(chuàng)業(yè)者都現身說法,今年初她便也啟動了打針減肥。
與馮琳不同,體重190斤的老秦屬于真正的超重人群,且因為腿部疾病,難以通過跑步、器械運動等方式減肥。去年輾轉到北京治療腿疾時,骨科醫(yī)生告訴他超重讓患肢壓力過大,“體重減到140,問題自然就解決了”。但是,管住嘴、邁開腿對他來說著實困難,無奈之下接受家人建議,打了兩支大筆(3ml/支)的司美格魯肽,瘦了18斤;信奉“是藥三分毒”的他見好就收,立即停藥。
(資料圖片)
司美格魯肽,這款原本用于二型糖尿病的GLP-1受體激動劑,掀起了一陣“減肥風”,正從醫(yī)生圈、醫(yī)藥圈開始,逐步風靡,向普通愛美人群擴散。盡管司美格魯肽在中國剛開始“減重”適應癥的臨床試驗,原研藥企諾和諾德也在今年6月發(fā)出嚴正聲明——反對“非適應癥用藥”,但依然不能阻擋“躺瘦”釋放的誘惑。
2022年前三季度,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商品名:諾和泰)在中國銷售額達到15.36億元人民幣;且醫(yī)院和醫(yī)藥電商平臺時常斷貨、供不應求。這一“神藥”的全球業(yè)績也很是搶眼:降糖版司美格魯肽前三季度全球銷售額約66.42億美元,減肥版(商品名:Wegovy)銷售額4.97億美元。
躺著減肥、舒服瘦身,對很多有身材焦慮的人而言是剛需,也刺激著眾多藥企在“減肥藥”這一百億黃金賽道上投身布局。
“我們很多同事都在打這個針,打開公司冰箱,就能看到好幾個寫著名字、裝著諾和泰的小袋子,”馮琳講道。作為生物技術公司的合伙人,她經常為藥企服務,也早就關注到司美格魯肽的臨床試驗數據,對效果和不良反應有了一定認知,加上公司天使輪投資人、多個藥圈朋友率先做了“小白鼠”,親測確有減肥功效,也才讓她擱置懷疑選擇用藥,之后又“安利”給周圍朋友。
司美格魯肽2021年4月在中國獲批上市,11月即通過創(chuàng)新藥醫(yī)保目錄談判進入醫(yī)保;作為減重藥物首先在醫(yī)生圈、醫(yī)藥圈流行起來,許多科室的醫(yī)生選擇用它進行體重管理。今年10月醫(yī)學專業(yè)媒體丁香園也撰文《聽說每個科室都有一個偷偷給自己打「減肥針」的醫(yī)生?》,講述了司美格魯肽在醫(yī)院醫(yī)生群體中的流行。
對于醫(yī)生群體來說,更容易理解藥物發(fā)生作用的機理,GLP-1作為一種腸促胰素,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從而降低血糖;同時具備延緩胃排空和腸道蠕動,通過減少胃泌素的分解來增加飽腹感,通過中樞性的食欲抑制,減少進食量。簡單理解,就是通過藥物讓人日常“不餓、不饞”,少攝入熱量來減肥。
為驗證司美格魯肽的減重功效,諾和諾德IIIa期臨床研究招募了大約4500例超重或肥胖成人患者(BMI≥30或BMI>27且合并一種以上肥胖相關疾病),開展了4項試驗,每項試驗跟蹤時長為68周。這一大樣本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司美格魯肽2.4mg劑量治療治療68周,可使非糖尿病受試者體重降低15%-18%。
基于這項研究結論,2021年6月,FDA批準司美格魯肽Wegovy用于慢性體重管理,適用人群為肥胖或超重的成人。今年8月,諾和諾德完成了司美格魯肽在中國用于減肥適應癥的三期臨床試驗,這項隨機雙盲、國際多中心試驗的開展,也意味著司美格魯肽有望盡快在華申報獲批減肥適應癥。
盡管安全性、有效性都得到了強有力的驗證,但司美格魯肽確實也存在不良反應,最常見的胃腸道不良事件報告率高達84.1%,如惡心、腹瀉、嘔吐和便秘等癥狀。用藥禁忌警告中,包含著“胰腺炎、膽囊問題、低血糖、急性腎損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心率加快和自殺行為”,以及“有甲狀腺C細胞腫瘤風險”的黑框警告。
在采訪過程中,一位醫(yī)學研究AI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講述了自己使用司美格魯肽的體驗,“挺好用的,可以控制飲食;但也有副作用,斷食階段心情低落、情緒波動大。”
這也意味著,盡管多肽藥物GLP-1相對安全,但司美格魯肽是處方藥、且減肥屬于超適應癥用藥,最為穩(wěn)妥的方式仍是經由醫(yī)生問診檢查,判斷是否適合用藥、使用劑量和用藥爬坡方式等。
在醫(yī)院開到藥也非易事。今年,司美格魯肽作為“減肥神藥”走紅小紅書、知乎等社交媒體平臺,找到醫(yī)生詢問“能否開降糖藥減肥”者比比皆是。這也一度導致醫(yī)院斷藥、電商平臺上供不應求。為了優(yōu)先保障糖尿病患者用藥,一些醫(yī)院要求僅內分泌科醫(yī)生有司美格魯肽的處方權,其他科室的大夫不再能開出這款藥。
藥品價格也隨著需求激增而水漲船高。2021年進入醫(yī)保時,司美格魯肽談判入局的價格是:小筆1.5ml/支479元,大筆3.0ml/支814元。當前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中,1.5ml的價格普遍漲至650元/支左右,3ml則在1300元/支左右,購藥也需獲得處方。去年底,諾和諾德合作的CMO企業(yè)GMP出現問題,一度中斷了美國Wegovy的供應,其官方公告稱“預計2022年下半年全面恢復所有劑量供應”。
身在藥圈,馮琳原本都是從一位醫(yī)藥代表處購買司美格魯肽,“藥代和醫(yī)生關系都很好,一位病人拿藥時,多開一些,就能勻出來了。”但這種供貨方式也并不穩(wěn)定,藥代多次斷貨,她便通過朋友又尋求到兩個渠道,“依賴唯一‘供應商’確實不行,但最早814元/支的價格現在買不到,新藥代們都漲價了。”
之所以要持續(xù)用藥,是因為司美格魯肽與其它降壓藥、降糖藥一樣,停止用藥后,原本的抑制機制便不復存在,食欲會逐步恢復,體重也可能反彈。近期一場減肥藥開發(fā)為主題的沙龍中,信達生物臨床開發(fā)副總裁錢鐳講到,“從我看到的文獻來看,(體重)是朝著基線走,但沒有觀察到會超過基線。可能半年到一年會恢復到原基線,當然這也取決于用藥后減肥的程度,如果減了15-20%,那不太容易回到基線;如果只減了5%,可能就很容易恢復。”
臨床醫(yī)生出身的錢鐳,也從醫(yī)學視角分享道,人變瘦后,下丘腦體重調節(jié)中樞可能會呈現再平衡,體內腸道菌群也會發(fā)生一定變化;(減肥后)配合飲食運動、生活環(huán)境改善,讓機體轉換至新環(huán)境中,就比較有希望保持。
根據2021年發(fā)布的《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中國成年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肥胖及其并發(fā)癥,如糖尿病、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帶來的危害,已廣為人知。對于這部分人群而言,減肥是關系身體健康的治病剛需。
從身體審美角度來看,盡管近年來社會不再推崇極其纖瘦、柔弱的病態(tài)美,但苗條、健美的身體美學觀仍是主流。“身材管理”時常與自律、堅持等優(yōu)良品質掛鉤,影響著大眾的自我認同,對于健康的“微胖界”人士而言,司美格魯肽等藥品則主要是“醫(yī)美”屬性,使用過程甚至拋開醫(yī)生處方,自行自費下單用藥。
與市場上諸多減肥訓練營、溶脂針等相比,司美格魯肽一針1000元瘦5斤、10斤可謂高性價比,以致于在營銷側幾乎無需醫(yī)藥代表們賣力推薦,直接成為現象級“爆品“。當前,國內已有十多家公司在開展司美格魯肽的仿制藥研究,同時針對GIP、GLP-1等靶點的減肥新藥研究也正如火如荼,信達、恒瑞、鴻運華寧等廠商都在爭奪進入減肥賽道的入場券。
早在2014年,FDA批準了利拉魯肽用于肥胖癥治療,盡管利拉魯肽需要每天注射用藥、依從性受限,但仍顯示出了強大的吸金能力,2020年,減肥版利拉魯肽(Saxenda)銷售額已達8.6億美元,占全球減重藥物銷售額的五成以上。減重效果更好、且只需一周注射一次的司美格魯肽上市后,更是被藥圈認為將“顛覆”減肥市場。
基于減肥版司美格魯肽在美國市場的表現,2022年3月,諾和諾德曾表示,到2025年該司肥胖癥業(yè)務的年銷售額將超過250億丹麥克朗,約合240億元人民幣。
在國內,中美華東、重慶派金申報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臨床試驗申請已于今年6月獲得批準;不過,司美格魯肽的專利保護期至2026年3月,這意味著距離國產仿制藥上市還有三年多。同時,華東醫(yī)藥、江蘇萬邦生化、愛美客等則布局了利拉魯肽注射液Saxenda仿制藥。
創(chuàng)新藥研發(fā)方面,禮來正在研發(fā)的GIP/GLP-1雙重激動劑替爾泊肽注射液,針對肥胖適應癥的三期臨床也正在進行中;頭對頭試驗中,替爾泊肽展示出了比司美格魯肽更強的減重療效,當下也被寄予厚望。
國內肥胖癥研發(fā)進度 ≥ 臨床 I 期的 GLP-1R激動劑類藥物,來源:Insight數據庫
另外,信達生物的GLP-1R/GCGR雙重受體激動劑IBI362、恒瑞醫(yī)藥的諾利糖肽已處于Ⅱ期臨床試驗中;今年9月,鴻運華寧的GMA105注射液在中國肥胖受試者中的Ib/II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在中國,臨床上仍等待安全、合規(guī)、療效顯著的減肥藥物獲批上市,服務占比50%的超重和肥胖者,以及有身材焦慮的那些人。
(應采訪對象要求,馮琳、老秦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