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的追劇日歷,越來越復雜了。
【資料圖】
不同于上星劇基本必須保證每天播出1-3集的日更模式,純網劇的排播方式更為靈活多變。目前相對常見的排播方式是“播三休四”,即一周中選擇3天每日連更2集,其余4天停更,如暑期檔古偶大劇《星漢燦爛·月升滄海》《夢華錄》都采用了這種方式。在此基礎上,許多網劇還會選擇在播放首周先連更一周左右,以穩步提升劇集熱度。
然而,最近多部劇集的排播方式都較為反常,如果不隨時關注追劇日歷,很可能會跟不上播放進度。
《兩個人的小森林》兩度中途加更,最終“播五休二”,但在總共22天更新日中,有13天僅播出1集,35集的劇由此播了整整一個月。盡管更新頻率提高了,但劇集的播放周期卻比采用常規排播的同等長度劇集長出至少一周。
國慶檔的《熾道》則首周連更10天,但每日更新集數并不固定,首日播出4集后,后續9天中有7天會員的更新節奏與非會員一樣,都只能看1集。次周回歸“播三休四”后,該劇則只在當周首個更新日播出2集,其余兩天只有1集,26集的劇同樣播滿了一整個月。
通常在兩周之內就會完結的懸疑短劇,也因為排播方式的變化延長了播放周期。16集的《膽小鬼》雖然“播三休四”,但除首日外,每個更新日只播1集,分四周才播完。同樣是16集的《昆侖神宮》,每周僅更新1天,一次更3集,也分了四周才完結。
也有劇集回歸了上星劇的日更模式,選擇大大縮短播放周期。國慶檔黑馬劇集《唐朝詭事錄》從開播起每日連更2集,36集的劇僅用兩周多就會員完結。《我的反派男友》《我的秘密室友》等24集愛情短劇同樣采取日更,10天就播到結局。主打“限定”概念的《搖滾狂花》《芳心蕩漾》更為夸張,12集連更5天就完結,堪稱極速。
日更、首周連更、“播三休四”、周更、只更1集……網劇的排播方式越來越多樣化,而這指向的是平臺對劇集播放周期的不同考量。平臺如何決定一部劇集的排播方式?排播又在如何影響網劇的宣傳打法和盈利模式?
按照更新頻率從高到低的順序,先來看看最近幾部日播純網劇的表現。
9月27日開播的《唐朝詭事錄》連播16天完結,播放周期正好包含整個十一假期。劇集開播首日,愛奇藝站內熱度還不到5000,但卻在之后每天尤其是十一假期期間熱度持續增長,直至劇集完結次日達到峰值8973,幾乎沖破9000大關。完結后近兩周,熱度依然保持在8000以上,長尾效應顯著,成為今年網劇的黑馬劇集之一。
《蒼蘭訣》之后,“戀戀劇場”的剩余三部24集短劇都選擇以日更方式播出。9月30日開播,播放周期同樣覆蓋整個十一假期的《我的反派男友》,在開播第三天愛奇藝站內熱度達到峰值6664,之后的會員更新期熱度仍保持穩定,完結日有所回升至6260,留存效果較好。一周后開播的《我的秘密室友》播出期站內熱度走勢幾乎保持一條水平線,并在后期小幅上漲,最終在完結日達到最高熱度5527。
曾在某平臺負責排播工作的小雪表示,日更由于沒有中途斷更,劇集熱度更容易留存和發酵。上述的幾部劇集,播放熱度都因為日更而更為穩定,甚至可以實現一定幅度的增長。
作為一種在播放前期變相實現日更的排播方式,首周連更是目前許多劇集用以快速提升熱度的方法之一。
在今年暑期檔三大古偶劇《蒼蘭訣》《星漢燦爛·月升滄海》《沉香如屑·沉香重華》的同臺對決中,最晚開播的《蒼蘭訣》是三部劇中首播時表現最弱的一個,抖音指數比后兩部劇相差不少。但在首周10天連更24集后,經過三天間歇期的發酵,《蒼蘭訣》在次周首個更新日8月20日開始抖音指數走勢大漲,并在21日迎來首個小峰值964.5萬,最終在完結日迎來抖音指數最高值1063萬。
盡管《星漢燦爛》和《沉香如屑》同樣采用了首周連更的排播,但其首周連更的天數和集數都少于《蒼蘭訣》。從次周起,兩部劇分別回歸了“播三休四”和“播四休三”的常規排播方式,之后劇集的抖音指數小峰值基本都低于首周,呈現逐漸回落的態勢,劇集完結時雖能迎來一波回漲,但與首周相比仍有一定落差。
以微博指數為標準,將《蒼蘭訣》與今年另一部古偶爆款《夢華錄》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夢華錄》播放首周的小峰值明顯高于《蒼蘭訣》,但始終堅持“播三休四”的《夢華錄》在之后更新周的指數與《星漢燦爛》《沉香如屑》同樣,呈降低態勢。而《蒼蘭訣》則在首周連更熱度發酵后,次周起微博指數迎來爆發式增長,完結日2013萬的成績暫時鎖定年度劇集第一。
曾在某平臺負責宣傳的阿雯認為,《蒼蘭訣》首周長時間大幅度的連更對于劇集的異軍突起起到了巨大作用。連更使得劇集得以充分發揮本身極易上頭的屬性,為熱度發酵加成良多。而采用常規“播三休四”排播的劇集,則難以避免地面臨更新間歇期之后熱度下降的問題。
對于兩部同樣采用“播三休四”,但在大多數更新日只更1集的懸疑短劇《庭外》《膽小鬼》來說,播出節奏較慢導致觀眾遺忘劇情的現象,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劇集的熱度提升。
通過統計彈幕關鍵詞,可以發現兩部劇中都有1%-1.5%的彈幕吐槽“更新慢”“(斷更)忘記上周劇情,看不懂了”。這樣的彈幕關鍵詞比例,已經趕上了一些關注度較高的劇情在彈幕中被討論的比例。
小雪認為,近期幾部懸疑短劇播放周期被拉長的情況,體現的是平臺對這些劇集的重視,但卻反倒可能導致觀眾流失。每個更新日只更一集的較慢更新節奏,在內容上恐怕也不足以支撐觀眾的留存。
從上述數據分析中,似乎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即更新節奏越快越好,播放周期越短越好。但這樣的結論真的放之四海而皆準嗎?
平臺在決定一部劇集的排播方式時會考慮哪些因素?小雪表示,劇集的內容本身,即其題材、質量、長度、類型,是最核心的考慮因素。此外,劇集在會員和廣告上所能帶來的盈利,站內站外同檔期的劇集情況,也是平臺參考的重要標準。“確保同類型的劇不對打,盡量不同天更新多個項目,實在排不開也盡量把題材類型、受眾圈層錯開。”
日更雖然對熱度的連續和發酵很有幫助,但并不適合所有劇集,比如一些內容較為厚重、有深度的劇集就應放緩更新速度。劇宣格格巫認為,由于上星臺網聯播而選擇日更,最終口碑出彩,但播放、收視表現均不及預期的《風起隴西》,便是對日更有些“水土不服”。
劇宣阿雯表示,體量較小、沒有太大觀看負擔的劇集,如甜寵劇會更適合日更,有利于觀眾一口氣刷完。平臺方的小雪則表示,題材相對小眾,類型較為垂直,質量沒有太大亮點,也沒有太多招商需求的劇集,以日更播出更合適。
而在首周連更策略的考量上,小雪認為要從劇集本身的內容出發,對于部分前期看點略弱,但“稍后更精彩”的劇集來說,一口氣更新至最精彩的時刻再適時斷更,才有助于劇集熱度的繼續發酵。此外,在空降定檔越來越頻繁的市場環境下,首周連更有利于一些因定檔匆忙無法展開宣傳的劇集“以播代宣”,迅速發酵熱度。
對于看似效果沒那么好的“播三休四”,平臺方也有自己的考量。在平臺紛紛降本增效,大劇減產的環境下,各家的項目儲備顯然并不支持每部劇都日更,確保每天都能有新劇在播,才是第一要務。
阿雯表示,越是體量大的劇集,越要保證一定長度的播放周期。這些劇集的長度足夠,宣傳預算高,具備持續的吸引力,能為平臺撐住場面,它們的播放周期越長,平臺收益就越高。
但播放周期過長,確實對熱度維持極為不利。尤其很多劇集越往后質量越弱,就會引發棄劇,格格巫直言,就算是主演的粉絲也未必一直追得下去。
而對于懸疑劇這樣相對燒腦,需要觀眾集中注意力,并保留一定討論周期的類型劇來說,播太慢可能會讓觀眾忘記之前劇情,引發棄劇,播太快又容易導致觀眾疲憊,未跟上即時進度的觀眾還很容易被劇透,觀劇體驗大打折扣。
小雪認為,懸疑劇有較為明確的排播邏輯,應在排播節奏上找到一個折中點,比如首日4集,然后每周更兩天,每次更兩集,并在斷更時確保內容上有足夠的懸疑點勾住觀眾。
不同的排播方式,當然對應著不同的宣傳打法。
阿雯表示,日更劇集每天都有新內容播出,在宣傳上專注當日播出的內容本身,和次日內容的預告即可,宣傳的留存效果也較好。但對于劇宣方來說,日更是極其疲憊的,需要連軸轉工作。格格巫坦言,“(日更宣傳時)每天必加班到晚上十二點之后,最晚一次下班,天都要亮了,一度被一起組隊玩游戲的網友以為是加班過度的程序員”。
而對于“播三休四”的劇集來說,可以按周準備宣傳計劃,宣傳工作主要集中在劇集更新日,在間歇期則要用預告、花絮、直播、特輯、采訪、二創等內容來進行填補。
一些演員流量較大的劇集,尚且可以靠粉絲撐住間歇期。而對于主打CP向或是角色小團體的劇集,可以更新一些角色在劇外互動的物料,但單純看劇不嗑CP的觀眾可能對此并不感冒。因此阿雯直言,間歇期的宣傳效果注定不夠好。
當劇集質量不錯,但間歇期又相對長的時候,便經常出現劇粉花式催更的情況。格格巫表示,“催更也是對作品認可的表現之一,當路人看到真實的觀眾在花式催更,下意識里也會覺得這劇應該還挺好看。”
但從平臺方角度,是否以加更進行回應,還要看整體排播策略的考量。小雪認為,當劇集后期的精彩度較弱,或是對家平臺同類型劇集即將上檔時,平臺就會考慮加更以留住受眾,當自家平臺其他重要項目要上檔時,也會考慮加更,以合理分配資源。
阿雯透露,一些熱度一般的劇也可能會自導自演催更話題,最終迅速加更甩尾播完。在播劇播出聲量太弱時,整個平臺的熱度都會受影響,也不利于會員拉新,勢必要趕緊播完騰出資源。
平臺今年琢磨出的兩種新盈利模式,回轉付費和超前點映禮,也影響著排播策略的制定。
小雪表示,回轉付費雖然會對劇集流量有一定折損,但帶來的盈利較為可觀。對于相對小眾、類型垂直的劇集,其粉絲基礎較為扎實,在排播后期采用回轉付費提升盈利便成為了一種選擇。
而一部劇集是否采用超前點映禮直通結局,在排播之前大多已經由平臺決定好,為了確保超前點映禮的效果,劇集排播節奏不會太快,以吊足觀眾胃口,但也不敢播得過慢,免得觀眾流失。
網劇越發多樣的排播方式,指向的是平臺對播放周期、宣傳打法、盈利模式的多重考量,但一切最終都要回到劇集內容本身。
三位受訪者都認為,當劇集本身質量過硬時,排播上的自由度便會更大。美劇、韓劇可以采用周更但仍爆火,是因為其情節密度高,吸引力大。希望國產網劇,也能早日實現周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