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貨,方液仙先生100年前就開始做了。
1940年7月25日上午,一輛奧斯汀轎車剛剛駛出星家坡路 (今余姚路) 10號不久,突然被逼停攔截在馬路中央,四個彪形大漢掏出了「盒子炮」。
(相關資料圖)
隨后一陣亂槍掃射,車上一共三人,一人當場死亡,一人被槍抵著腦門無法動彈,剩下的一人,則被拖上了另一輛車。
時逢亂世,像這樣的綁架案,每天都在上海街頭上演。只是,這一次,被綁走的這個人是上海灘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叫做方液仙,是當時的中國日化大王,也是一名愛國商人。
這期,我們就來講講方液仙先生傳奇的一生。
方液仙(1893-1940)
在成為國貨大王之前,方液仙也曾是個「敗家子」,做生意總失敗的「敗」。
方液仙其實拿的是爽文大男主劇本。父親方選青一脈是寧波鎮海名門望族桕墅方家,母親李銀娥則來自另一名門小港李家,妥妥的世家公子、富二代人設。
按照一般的成長軌跡,他大可以繼承家業,做個富貴閑人。
但偏偏方液仙熱愛化學,再加上從小受舅舅李征五追隨孫中山革命的影響,他一心想走實業救國之路。借著家底深厚,十七八歲,他就和人一起投資開辦了諸如搪瓷廠、橡膠廠等各類工廠,但無一例外都黃了。
1911年,方氏錢莊受時局影響關閉了大半,方液仙被父親叫回家接手生意,沒想到他不但不肯,反而還要繼續辦廠,這次他想做的是日化類產品。
方選青看他已經賠進去那么多錢了,肯定不同意,一怒之下斷了他的財路。方液仙也很倔,得不到父親支持,那就說服母親。
1912年,拿著母親1萬元的私房錢做本,方液仙成立了「中國化學工業社」,正式進軍日化行業。他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帶著幾個工人和學徒,日以繼夜搞研究。
第一款上市的產品,就是「三星牌」牙粉。三星,取「福祿壽」三星之意。
其實作為清潔牙齒的產品,牙粉的使用在我國歷史悠久,只是我們古代的牙粉成分多是一些皂角、生姜、升麻、地黃、旱蓮這樣的中草藥,再加一些鹽。而像三星牌牙粉這樣的現代牙粉主要以烏賊魚骨為原料。
然而,那會兒在市場上占主流的還是日本的金剛石牌牙粉,三星牌牙粉雖然有價格優勢,但沒有售賣渠道,只能雇人沿街叫賣,就這么一點點從基層開始打響知名度。
1915年,方液仙又說服舅舅李云書入股,并增設了果子露、皮鞋油等產品線。
但總的來說,那一時期,三星牌旗下的日化產品由于被洋貨擠壓市場,銷量都不佳,這也導致了中化社連年虧損。
轉折發生在1919年。那一年,五四運動爆發,之后掀起了全國性的第一次大規模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
堅持了七年沒有閉廠的方液仙終于等來了機會。三星牌牙粉、雪花膏等產品成了人們爭相購買的國貨之一。
中化社終于扭虧為盈,當年凈賺12萬大洋。有了民眾支持,有了大商場、大柜臺的貨架渠道,方液仙的商業才能也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他開始著手把中化社做大做強,尤其是在邀請叔父方季揚入股之后,有了更充足的金融資本支持。
這一時期,中化社著重打造的第一個品牌是三星牌蚊香。在民國初期,國內市場上的蚊香基本被日本的野豬牌壟斷。
方液仙一開始買來了大量的野豬牌蚊香做成分研究,在知道關鍵配料是除蟲菊之后,就從日本購來原料,并請來香燭店的老師傅進行反復調試。
雖然研制成功了,但手工盤制的蚊香很容易斷,所以在最初的一兩年,三星牌蚊香并沒有得到大家認可。
為了保證質量,方液仙派助手李耀斌去日本學習,帶著技術和機器圖樣回了國。
方液仙隨即置辦了機器,并依樣畫葫蘆把那一套機制盤型技術運用到了三星牌蚊香上。
除此之外,三星牌蚊香還做了進一步的技術改良,相比野豬牌蚊香只有六小時左右的使用時長,它大概能用八九個小時。
方液仙同時是一名非常有遠見的管理者。
在那個年代,他就采取了分級累計銷售獎勵制度,比如推銷1萬元以上的,給予3%獎勵;2萬元以上的給4%,鼓勵大家多銷多得,而且還放寬賬期,允許批發商們在每年五月進行預售批貨,等到中秋過后再統一結款。
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使得三星牌蚊香逐漸站穩腳跟,并且贏得了民心。受此影響,無敵牌、月里嫦娥牌等其他國產品牌蚊香也都陸續上市,共同分食野豬牌蚊香的市場份額。
在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后,日本的野豬牌蚊香在以三星牌為首的國產蚊香圍剿下,基本退出了中國市場。
從方液仙研制蚊香算起,到這一天用了整整十年。由此可見,彼時國貨產品生存的艱難環境。
中化社的另一個王牌產品是三星牌牙膏。三星牌是以牙粉打開市場的,雖然后期也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但始終沒有做到市場第一。
而方液仙已經看到了牙膏即將取代牙粉的發展趨勢,于是果斷轉向了牙膏生產。
和研制蚊香一樣,在牙膏的生產和推廣上,他采取了類似的模仿國外配方+低價促銷策略。
那會兒市場上最流行的是美國的絲帶牌牙膏,所以方液仙就把它作為主要的參照對象。
1923年,三星牌牙膏作為第一支國產品牌牙膏正式上市,雖然從原料到包裝都是進口的,但價格卻比絲帶牌牙膏便宜了三分之一,每支賣兩毛五,后期更是降到了兩毛錢,并且還以買一送一的方式來打開市場。
再加上中化社財力日漸雄厚,所以方液仙在牙膏的推廣上,更舍得下本做營銷。從1929年開始,在當時的廣告大本營《申報》上,就開始單獨刊登整版三星牌牙膏廣告。
此外,方液仙還在中化社專門成立了廣告科,每年從營業額中提取0.3%作為廣告費。1932年,他還高薪聘請了《浙江商報》的副刊編輯朱惺公擔任廣告科科長。
朱惺公也不負所望,不僅負責撰寫相關產品的廣告文案,還特地為三星牌牙膏策劃了名為「玻璃管里的秘密」的促銷獎券,獎品分為一元、五元、十元 三個檔次,最高級別的則是「福祿壽」三星獎,湊齊這三個字的就可得一套住房。
而當時的廣告科里也是人才濟濟,比如后來成為著名漫畫家的張樂平,就是其中一員,他當時就以漫畫的形式為三星牌牙膏畫了一系列的主題廣告,刊登在《申報》之上。
三星牌牙膏的火爆也引來了其他同行的爭相效仿。
比如同樣做日化品的嚴氏三兄弟 (嚴柏林、嚴仲林、嚴季林) 就從中化社挖來了不少人,對其牙膏配方加以改良,生產出了留蘭香口味的牙膏,命名為黑人牙膏。
1936年,黑人牙膏更是打出了「用普通雜牌牙膏一月,不如用黑人牙膏一次」的廣告語,并夸耀其為現代醫藥界之驚人發明,有白齒殺蛀除口臭以及堅固牙齦等功效。
或許是出于被挖墻腳的不甘,或許是出于對牙膏市場的爭奪,方液仙也加大了自己產品的品牌營銷力度,除了常規的報刊廣告之外,他還玩起了創意性的影視營銷。
1937年,他出資贊助拍攝了一部電影《三星伴月》,可以看作是三星品牌的推廣片。
女主則由當時已經聲名鵲起的金嗓子周璇擔任,其中由她演唱的插曲《何日君再來》成了當年的流行曲,也徹底唱紅了三星品牌。
三星牌牙膏在40年代初,年產量高達1300萬支,成為中化社最穩定的現金流來源。
不得不說方液仙這一套營銷機制,真的是太現代了,即使以今天的視角來看,也絲毫不落伍。
在牙膏上市的那年,方液仙還想推廣調味粉。當時,他的同學吳蘊初已經成功調制出了味精,并命名為「天廚牌」味精,方液仙對此很感興趣,本來想一起投資的,合作無果之后,就自己開發。
中化社旗下的觀音牌調味粉、味生牌味精等差不多與三星牌牙膏同期上市,只是當時的調味品市場已經被天廚牌味精占得先機,再加上中化社的調味品在質量上還是稍遜一籌,所以銷量沒有達到預期。
不過,味生牌味精因為價格較低,倒是在一些小餐館走通了道。
而牙膏的火爆也驗證了方液仙分散風險,多品牌運營的商業策略。
方液仙在后期打造成功的另一王牌產品,則是「箭刀牌」肥皂。
其實在上世紀30年代,國內的肥皂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有占據主要份額的英國利華旗 (即現在的聯合利華) 下的祥茂肥皂,還有項松茂打造的五洲固本肥皂、以及力士香皂等。
方液仙為了使自家產品在質量上能有更多競爭優勢,他派人做了詳盡的市場調查,對肥皂生產提出了「不縮布料、不易變形、不傷皮膚」的三點制作要求。
1938年,剪刀牌肥皂正式上市,由于脂肪酸含量高,且價格也低,很快就占據了一席之地。
不過祥茂早就派人在暗中盯梢,在得知其尚未完成品牌注冊之后,連夜繪制了圖案,搶先把「剪刀牌」作了登記。
方液仙派人去祥茂談商標專利,但此時他的肥皂已經對洋貨市場造成巨大沖擊。于是祥茂以提供甘油為條件,誘使方液仙放棄賣肥皂。
方液仙當然不會妥協。在雙方無法達成共識之下,他決定棄用已有市場知名度的「剪刀牌」而改用「箭刀牌」,再加上一系列的廣告助推,在原有的渠道上,箭刀牌肥皂還是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
方液仙之所以選擇做肥皂,很大一個原因是想做到原料自足。
牙膏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甘油,而甘油又是肥皂的副產品。祥茂之所以拿出甘油作為條件,就是看準了方液仙對于原料的需求。
事實上當年的市場就是如此,即使在市場上,國貨品牌終于能與洋品牌一較高下,但大多數的原料卻掌握在外國人手中,這就等于摁住了國貨的命門。
所以除了在制作產品、品牌營銷之外,方液仙干的另一件事,我認為更富遠見——就是打造屬于自己的供應鏈。
比如在蚊香生產上,早期還需要從日本大量進口除蟲菊,而為了擺脫這一局面,方液仙后來組織人研究除蟲菊的種植條件,而后在溫州、南通等地的農村成功推廣技術。
除蟲菊
而從30年代開始,他又陸續投資新建立了肇新化學廠,主生產牙膏的原料碳酸鈣;設立了晶明玻璃廠 ,生產各類玻璃器皿以及醫藥器械等。
如果故事到這兒,這就是一個富家大少與父親反目成仇,一意孤行想要實現自己的宏圖偉志,并且歷經多年終于證明了自己的勵志范本。
但是,在動蕩的年代里,不管你是富二代,還是企業家,或者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區別只在于有人惶惶度日,有人賣國求榮,也有人鐵肩擔道義,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保家衛國。
而方液仙恰恰就屬于后者。方液仙雖然是一名商人,但他實業救國的初心一直沒變過。
1927年成立的「上海機制國貨工廠聯合會」,是以上海各大廠商為主要成員的一個社會團體。
在某次會議上,面對日本貨傾銷的問題,大家并沒有提出很好的解決方案。于是在會后,成員之一的方液仙提議可以搞一個聚餐會,讓大家有機會更深入討論。
「星五聚餐會」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了。在每個月最后的一個星期五,會員們會一起坐下來交流工廠的生產問題。
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之后,上海有不少工廠被毀,「星五聚餐會」的成員們想到可以利用銀行資金,把工廠的產品運到各大城市,與當地的大商店合作,設立專門推銷國貨的大型商店,以「中國人用中國貨」的行動來對抗日本貨的傾銷。
他們就此推選方液仙等人去和中國銀行總經理張公權商談。而這個提議得到了張公權的支持。
1932年9月18日,也就是「九一八事變」一周年國恥日當天,方液仙作為中化社代表,聯合勝德織造廠、中華琺瑯廠、美亞織綢廠、中華第一針織廠、三友實業社、五和織造廠、華福帽廠、一心牙刷廠,共9家上海國貨工廠,在南京路舉辦了「國貨臨時聯合商場」。
沒想到大家消費的熱情無比高漲,國貨的售賣得到了比他們想象中更熱烈的支持。
而在方液仙的提議下,九大廠商一致同意,最終拿出營業額的5%捐獻于公益事業。
除此之外,正是看到了國貨市場的無限潛力,方液仙萌生了開設永久性國貨商場的念頭。
經過多方奔走接洽,在1933年2月9日,上海中國國貨公司正式成立,由方液仙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37年5月,方液仙又聯合吳蘊初等人共同創辦了中國國貨聯營公司,并先后在南京、寧波、漢口等10多個城市設立分支,形成國貨聯銷網絡,抵制日貨運動在各地聲勢高漲。
商場之外,方液仙也通過自己的方式支持抗日事業。兩次淞滬抗戰,方液仙都將廠房改建為臨時醫院,救助傷員,還專門聘請名醫來治療。
正是由于這一系列的組織活動,方液仙成為了大家眼中名副其實的「國貨大王」,個人聲望也達到了頂點,而這也為他引來了殺身之禍。
05
一方面,方液仙的抗日行徑,已經讓他成為了日偽的眼中釘。
另一方面,在當時的上海,但凡有頭有臉的人物,汪偽政府都想要來拉攏一把,更何況方液仙還是商界領袖代表。
于是,陳公博特地選派了方液仙的老鄉、時任上海特別市長的傅筱庵前去游說,希望他能合作,而且還承諾讓他當實業部長。
方液仙不僅堅決回絕,還反勸傅筱庵,不要與日本人同流合污,不要當漢奸。
方液仙不給汪偽面子的行為,給了地痞流氓吳四寶可乘之機。
吳四寶
他原本是上海青幫大佬季云卿手下的司機,后來加入了汪偽政府的漢奸特務機構76號,擔任警衛隊長。他們這幫人平日里除了肆意鎮壓抗日力量之外,就是干干綁架勒索、謀財害命的不法勾當。
方液仙身家不凡,吳四寶垂涎已久,在得到上司李士群的首肯下,開始計劃綁架。吳四寶采用了他老婆佘愛珍的建議,利用一個熟人電話,假借談生意約方液仙外出。
1940年7月25日上午,方液仙帶著保鏢和司機,按照約定出門,半路被劫持帶至76號。
原本吳四寶只想從他身上撈一筆大的,奈何方液仙寧死也不肯寫信回家,路上所受的槍傷流血不止,又被皮鞭猛抽,冷水澆灌,幾度昏迷。
即便如此,他還是沒能讓吳四寶得逞。
幾天之后,方液仙最終不堪折磨去世。但他畢竟不無名小卒,吳四寶他們也不敢輕易讓人知道這件事,就封鎖了消息。
而另一邊,在方液仙被劫持的第二天,方家就登報發了「國貨商人方液仙昨被綁架」的消息,同時也動用一切關系去打探,甚至找到了杜月笙的手下萬墨林,但還是毫無音訊。
直到后來,佘愛珍無意中把這個消息透露給了他的情夫李祖萊。李正是方家的親戚。方家才終于得到下落,拿著十萬直接去找了李士群。
李士群看到方家來人,立馬知道了來意。錢倒是收得利索,但并不承認這事兒是他們干的,更不敢透露方液仙已死的消息,只說會幫忙去打探打探。
最后,他們把所有責任都推到了不知名的土匪身上,給了方家一個殯儀館地址。
不過,據方液仙女兒回憶,其實他們當年并沒有找到父親的尸體。而為了保持中化社能穩定運營,在一段時間內方家對于方液仙之死也是秘而不宣。
當年的個中細節,后來人已無從知曉。
如今回過頭來看,其實我們并不缺民族品牌,也不缺民族企業,只是這一切都被戰爭給打斷了。
我們現在經常說新國貨新國貨,同樣的事情,方液仙先生在一百年前就做過了,而他面對的,又是怎樣的環境?
我總在想,或許,如果不是戰爭, 中化社就會是我們中國的寶潔和聯合利華吧。
綁架方液仙的主犯吳四寶,在1942年,被上海日本憲兵隊以「破壞和運」的罪名逮捕。 1943年,76號的頭目之一李士群則被日本人設計毒死。 1946年6月5日,佘愛珍以漢奸之名被提審。 期間提到方液仙被綁架案,卻拒不承認,此案最終不了了之。 佘愛珍在出獄之后,嫁給了胡蘭成。
2020年,我國日化市場規模達到906.75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13.89%。 但其中多數依然被跨國集團所占領。
現今方液仙的名字被列入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 「八一三”」殉國將領姓名錄。
參考資料:
1 《實業救國:方液仙與「三星」牌牙膏的興衰》,李博靈
2 《方液仙與中國化學工業社(1911—1940)》,趙婧
3 《「國貨大王」方液仙的「國貨抗戰」》,雷輝志
4 《一個政黨的誕生 ——從星五聚餐會到民主建國會》,人民政協報
5 《與胡蘭成有關的一樁公案》,楊世運
6 《汪偽十漢奸》,黃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