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慶長假,李斌是在歐洲過的。
趕在國慶假期的最后時刻,蔚來在德國柏林舉辦了NIO Berlin發布會,在此之前,蔚來創始人李斌和二把手秦力洪駕駛ET7的歐洲十日游剛剛結束,目的是感受自家產品在歐洲道路上的實際體驗。
當然,李斌并不是單純游玩,為了10分鐘的全英文演講,也得好好準備一番。
(資料圖片)
發布會上,蔚來完成了EL7(即ES7)、ET7和ET5的歐洲首發,同時推出NIO Subscription,即用戶可在歐洲以訂閱制長租車輛,最短1個月起租。
也就是說在歐洲市場,蔚來只租不賣。不過既然有走出國門的自信,還怕歐洲人不買賬嗎?
在這次發布會上,蔚來宣布旗下三款車型ET7、EL7和ET5將以訂閱模式在德國、荷蘭、丹麥、瑞典市場開啟預訂,而蔚來ES7在歐洲市場的名稱將使用EL7。
來源:蔚來
車名調整,主要是因為奧迪6月份在慕尼黑提起了訴訟,認為蔚來ES7的命名,侵犯了奧迪品牌在歐洲的商標權。奧迪認為蔚來ES6和ES8,侵犯了奧迪S6和S8的商標權。
雖然當時蔚來的發言人拒絕置評,如今看來蔚來還是做了讓步,將ES7改為EL7。
按計劃,ET7將于10月16日開始交付,配備100kWh電池包,WLTP工況續航里程580km。而EL7將于2023年1月開啟交付,配備100kWh電池包,WLTP工況續航里程513km,ET5將于2023年3月開啟交付,配備100kWh電池包,WLTP工況續航里程580km,
同時,蔚來將在這四個國家市場建立由產品和服務等構成的完整運營體系,打造以車為起點的用戶社區。
來源:蔚來
不過在德國、荷蘭、瑞典和丹麥,采用的是訂閱模式,用戶只能采用訂閱方式使用蔚來這三款車。
這種自由選擇的訂閱模式把選擇權交到了用戶自己手上,蔚來將提供短期和長期訂閱服務,選擇短期訂閱服務的可提前兩周隨時取消當月訂閱,還可以選擇自定義12-60個月的固定訂閱周期,將會享受免費上門取送車服務、還車保障在內的各種服務。
選擇靈活訂閱可以任意更換車輛,隨著車齡的增加,月費也會做出相應的下降調整。選擇長期訂閱,只可以選擇一款車型,固定訂閱價格也會變低,周期是12-60個月不等,可選擇不同配置和電池容量。
例如ET7在德國的月費為1199歐元(約合人民幣8332元)起,EL7的月費為1299歐元(約合人民幣9027元),而ET5的月費是999歐元(人民幣6922元)起。
來源:蔚來
其實國內也有這種汽車租賃服務,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氪汽車在今年6月推出了車輛訂閱服務,極氪001可用于租車服務。在進行租車時有常規的月租,也有3/7/15的嘗鮮訂閱。
在價格方面,以3天的租期為例,極氪001 WE版 100kWh電池包,續航里程712公里,價格為1399元,折合每天466.33元。
在第三方租車平臺上,一輛售價在30萬左右的英菲尼迪QX50,就算是在長期訂閱中,每天租金為250元左右,再加上基本保障服務費和手續費,總的費用也已經超過9000元。
對比來看,蔚來在歐洲的價格定位并不高,甚至有些偏低。
在國內高舉高打的蔚來,轟轟烈烈進軍歐洲,只采用租賃的方式布局,是不是有點自降身價了?
不過在李斌看來,靈活訂閱反而成為新的溢價因素。
李斌在發布會上表示,在中國和挪威市場上,選擇蔚來的用戶已經超過25萬,蔚來用戶總行駛里程達到68億公里。截止到昨天,蔚來已經部署1158座換電站,超過11萬根蔚來充電樁,接入將近百萬根第三方充電樁,并宣布到2025年蔚來將進入25個國家和地區。
加電體系方面,目前蔚來在歐洲接入38萬根充電樁,并可使用蔚來NFC卡片直接訪問,蔚來歐洲版充電地圖也已經投入使用。截至2022年底,蔚來計劃在歐洲建成20座換電站。
在歐洲推出訂閱租賃模式的中國車企,蔚來并不是第一家,早在2020年9月,領克便在歐洲推出訂閱式服務,采用按需訂閱+購買的方式為歐洲用戶提供領克01 PHEV,
先給大家一個數據,在歐洲市場,2022年上半年新車注冊量同比下降了14%。
雖然新車注冊量下降,但是用車人數并沒有減少,與國內市場不同的是,歐洲的部分用戶更愿意接受訂閱租車。
比如領克汽車在歐洲市場對用戶首推的便是訂閱模式。事實證明,領克的選擇是對的,目前領克01 PHEV絕大部分都是銷往了B端客戶,很少有私人用戶購買這款車。
來源:領克
除了領克,國內一家主打出海市場的新勢力品牌——愛馳,同樣是選擇租賃服務。
愛馳和德國汽車訂閱服務公司finn.auto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愛馳計劃向后者交付幾百輛汽車,用于在德國開展固定月費租車業務,愛馳也由此成為第一個登陸歐洲固定月費租車市場的中國新創品牌。
來源:愛馳
其實走出去一直都是中國汽車企業的長期議題,能夠成功出海,無論是品牌力,還是在行業話語權,都將有很大的提升。
不過對于大多數的車企來說,選擇出海基本都是賠本買賣。
還有一個大的背景是,歐洲是汽車的發源地,向來有著自己的傲慢與偏見。在那邊,BBA滿地跑,甚至很多出租車都是國人眼中的豪華品牌。
在此之前,陸風、華晨、觀致等中國車企都曾試圖撬開歐洲市場的大門,最終都不了了之。
即便是在中國市場占據很大份額的日系品牌,也很難在歐洲市場立足。比如2019年,大眾、PSA和雷諾的份額在歐洲位列前三,分別占24.5%、15.6%及10.5%的份額,豐田僅占比5%,本田甚至只有0.8%。
很早之前,英國每日電訊報曾公開表示,中國主要以生產廉價、耗油的汽車著稱,甚至質疑中國汽車制造商復制粘貼歐洲車企的設計。汽車工業強國先天的優越感,成為中國車企難以逾越的鴻溝。
來源:蔚來
不過近年來,中國車企已經扳回一城。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共出口20.2萬輛,同比增長1.3倍,占汽車出口總量的16.6%。1-5月汽車出口均價1.67萬美元,同比去年的1.53萬美元,均價提升7.7%。
量價同增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開始了向上突破。
李斌對訂閱模式也充滿信心,表示靈活性就是新的優勢。的確,和領克的訂閱相比,蔚來每款車都有著10種以上的外觀+內飾配色方案,甚至EL7和ET5還能選配拖車鉤。用戶的適配性就大大提高了。
蔚來面對歐洲版圖的野心,也顯然不會止步于汽車租賃。目前蔚來在挪威已有兩座換電站建成,蔚來在德國的第一家換電站已上線,每天可提供312次換電服務。位于瑞典哥德堡的一座充換電站也將于年底建成,建成后將提升瑞典西海岸的加電體驗。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蔚來在歐洲的發展,國內這套用戶服務體系也會盡可能移植到歐洲版圖中。
來源:蔚來
李斌歐洲之旅的最后一天恰逢挪威奧斯陸的NIO屋開業整一周年。在慶典活動上,一共有160名用戶報名參加,不少用戶現場下單蔚來ET7。
李斌還稱,將汽車與電池分離帶來的好處是,可以比汽車更快地實現電池的規模經濟。“當達到10千兆瓦時時,我們將考慮本地化生產。”
李斌和蔚來,能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