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調研活動由線下改為線上進行。近日,國泰君安、淡水泉投資、泰康資產和平安理財等上百家投資機構,以及其他股東、投資者、分析師等共166人,對新希望(000876)進行了線上調研。新希望執行董事長兼總裁張明貴、副總裁兼財務總監陳興垚、秘書兼首席戰略投資官蘭佳回答了調研者的提問。
禽產業虧損大幅收窄
陳興垚稱,上半年虧損額在39億元-42億元之間。由于第一季度虧損29億元,所以,第二季度虧損10億元-13億元。其中,預計飼料利潤2.6億元,與第一季度基本持平;禽產業與豬產業分別虧損3000萬元和14.5億元(含部分豬場退租損失和專項淘汰損失),與第一季度相比有較大減虧;食品產業利潤接近5000萬元,比第一季度增加約1400多萬元;民生銀行投資收益是直接按照去年相近的水平預估的3.7億元。
各業務板塊的具體經營情況如下:在生豬產業方面,上半年生豬銷售約 685 萬頭,同比增長50%。其中第二季度銷售315萬頭,虧損14.5億元,和第一季度虧損31億元相比,大幅減虧。其中,仔豬銷售64萬頭,肥豬銷售621萬頭,部分豬場退租損失1億元,專項淘汰損失1億元。公司生產性能與相關指標的雖然得到較大程度改善,但受飼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成本暫未顯著下降。
在飼料產業方面,上半年飼料總銷量同比下降1%左右,與行業銷量下降4.3%相比,經營情況好于行業整體情況。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公司做好了飼料的重客開發;二是公司推行技采產銷聯動模式;三是公司海外飼料業務利潤同比增長12%。
在禽產業方面,二季度虧損3000萬元,與一季度虧損1.1億元相比,虧損大幅收窄。同時,由于最近雞苗、鴨苗的價格有所上升,如鴨苗在3.6元/羽-4.2元/羽波動,盈利出現較大回升,預計下半年禽產業盈利空間較大。
在食品產業方面,二季度利潤同比增長116%,環比增長41%,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均有較大增長。同時,熟食板塊盈利也有明顯改善,上半年歸母凈利同比增加近800萬元。其原因為,公司及時采購儲備原料、開發新產品等,提高了經營管理效率與產品毛利率。
預計8月可獲定增批文
對于新希望經營改善的原因,張明貴分析認為,第一,團隊的狀態有質的變化。團隊員工狀態非常穩定,包括養豬企業一線的員工月流失率都非常低,同時團隊整體的奮斗和工作狀態都非常積極。第二,公司對組織體系和組織架構做了非常系統的調整完善,讓整個體系能夠承接經營目標和管理行動。例如養宰聯動、生熟聯動,上下聯動。此外,公司的經營戰略清晰,經營目標明確;生產和經營的標準越來越完善,機制越來越合理,形成了很好的管理閉環。
針對股權激勵情況蘭佳稱公司根據產業特點分別做了有針對性的股權激勵并把股權激勵實施到一線現階段股權激勵的進展非常順利目前限制性股票98%的激勵對象都已繳款認購極少數放棄的激勵對象也主要是家庭資金原因整體上體現了整個核心管理團隊的積極狀態員工持股計劃涉及人數較多有2000多人因此采用分步推進的方式在一周時間內繳款比例已達到80%以上整體上反應很積極
對于定增情況,蘭佳表示,今年1月啟動的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已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預計8月可獲得證監會批文,后期將擇機啟動發行。本次定增由公司大股東全額認購股份,體現了大股東對公司長遠發展的支持,也體現了公司后期在資金、發展潛力乃至各方面的潛力。
下半年將好于上半年
對豬周期的看法,新希望表示,公司內部有專門的團隊對豬周期進行專業研判,底層數據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能繁母豬數量;二是公司不同經營范圍的業務員上報的能繁和育肥變化情況;同時,公司與生豬產業鏈上的大中型企業保持溝通和信息交流,對數據進行修正。
公司認為,在上輪周期中,效率低也能盈利使得不論是集團企業、中等規模企業還是散戶都積極進入市場。同時,政府政策對母豬自供率施加的壓力,也導致各個區域都快速上產能,使得上輪周期波動更劇烈。
對于近期生豬市場走勢,新希望的一個基本觀點是,今年下半年將明顯好于上半年。因為根據農村農業部的數據,6月能繁母豬相較于5月上升了80多萬頭,如果能繁母豬補欄的速度快,周期就相對較短;反之,則周期相對較長。
不過,新希望同時認為,目前22-23元/KG的豬價已非常高了,部分地區豬價在7月初達到25元/ KG更是出乎意料。因此,雖然預計下半年將明顯好于上半年,但下半年也并非一帆風順,豬價也有可能出現一定時間、一定幅度的回落。
新希望表示看好2023年生豬市場走勢,假設能繁母豬從現在開始補欄,算上配種和妊娠期,這一批肥豬將會在明年7-8月銷售,如果補欄偏慢,將拖延至明年9-10月銷售,因此,公司對明年豬價更有信心。
關鍵詞: 新希望調研 定增批文 機構投資者 新希望執行董事長兼總裁張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