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36氪獲悉,智慧農業科技公司「極飛科技」于近日發布《2021年企業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止2021年,極飛運營了8萬余個農業無人化設備,累計農田作業面積9.9億畝,為7.5萬余人頒發了無人機學員證書。
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方面,通過使用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進行農藥噴灑,僅2021年,減少了1043萬噸農作物損失,節約了3060萬噸水,節省3.6億升燃油,減少了96萬噸碳排放。相當于可以滿足2084萬人一年糧食需求,42萬居民一年的用水量,60萬輛汽車一年碳排放量和5327萬棵樹一年的固碳量。這一組數據可以說明,科技可以在傳統農業行當實現降本增效。
《極飛科技2021年企業責任報告》內容
具體而言,農業無人機是怎樣幫助農民的?在廣東廣州,花都區農業技術管理中心指導農戶使用無人機開展春耕作業,極飛農業無人機的智能播撒系統實現將種子直接播于稻田,省去了育秧、運秧和移栽等步驟,播種效果也更加精準、均勻,作業效率達到人工作業的 30 倍;在江蘇鎮江,去年春耕時節,小麥種植戶通過使用極飛農業無人機對 250 多畝農田進行農藥噴灑作業,使原本人工需要 5 到 6 天才能完成的工作,僅僅 10 個小時便全部完成。
極飛正在朝著農業科技公司的方向使勁。36氪之前曾發布文章《極飛不想和大疆肩并肩》,其中提到極飛的無人農場的計劃。極飛試圖通過遙感無人機采集農業田間地圖,根據地圖,無人機或無人車規定路線進行精準噴灑。透過智慧地圖,實現對定時定點播種、施肥、噴灑。2021年4月,在天山南麓距離庫爾勒 30 公里的一片棉花地,極飛的兩位員工試圖管理3000畝棉田,試驗這個“超級農場”計劃。秋收后,超級棉田相比傳統棉田,節省60%人力成本,減少90萬噸用水,降低31%化肥用量,節省36%農藥用量。
《極飛科技2021年企業責任報告》內容
極飛正通過試驗田方式,逐步試驗、推廣智慧農業。去年秋天,極飛在廣州黃埔區的一個蓮塘古村,開辟了一片新的試驗田 —— 極飛“超級農場”。據極飛聯合創始人龔槚欽,極飛成為農業科技公司的第一步,是打造出一個農場。超級農場由超級稻田、超級果園、智慧農業試驗田、生態林,以及XLoft五個部分組成。超級稻田和超級棉田的目標類似,要進行水稻全程“無人化”,極飛想在超級果園試驗如何提升果園、茶園效率,而在農業試驗田驗證新產品、技術。
廣州“超級農場”全景圖
截止2021年,極飛共有員工1419人,其中總部研發團隊占據60%。在資本化方面,截止去年3月,極飛獲高瓴創投超3億人民幣C++輪融資后,開啟了IPO之路。但在5月,上交所披露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審核。極飛仍需補充主要客戶、產品銷售、農業無人機收入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