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成年人在看到“不過包退費”的培訓班廣告時,會對這句話產生什么質疑。
只要搜索過考研、考公的培訓課程,對這句廣告語就不會陌生。隨著公考、考研、各項職業技能證書考試的火熱,中公教育、粉筆科技、開課吧等市面上常見的職業培訓機構紛紛推出協議課程。
吸引學員報課、交錢的理由很多,如名師講授、大機構,但最重要的一條是“0元課程”“不過全退”。
這似乎是門雙贏的生意,學員靠著這句保障放心報名上課,考上了皆大歡喜,即使落榜也沒什么損失。公司則靠這一筆筆報名費組成的現金流發展業務。
但直到學員發現沒能如期收到退款,平衡被打破,慌張的情緒傳開。
這一次,矛頭指向了開課吧。
多名開課吧學員向《鳳凰WEEKLY財經》記者表示,5月初,他們收到通知,本應按月返回的學費被通知要延期,“耐心等待”,退費也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進行,延期時間為1個月至2個月不等。因協議班班型學費較高,少則1萬元,多則2萬元以上,不少學員分期支付或借貸支付,如今沒能按期拿到錢,有人已到開課吧公司樓下拉起橫幅討要。
社交平臺上,開課吧也卷入退費風波。投訴的帖子正在迅速增多,矛盾發酵,甚至有人招攬起生意,曬出律師職業照,“需要幫助退費嗎?不采用必要手段,大概率是不會給你退的”。
《鳳凰WEEKLY財經》就“學員投訴退費”問題向開課吧求證,其回應稱,學員投訴存在三種情況,一是競爭對手或盜版機構惡意攻擊,二是滿足相應退費規則后,根據流程,將在規定時間內退費,如不滿足退費規則仍想返現,屬不合理訴求,遭拒后不滿。三是,受疫情影響,多數員工居家辦公,正常工作溝通受影響,導致個別返現周期延時。對這類問題,其已全面梳理返現環節,后續將正常交付并如約返現。
但更需要警惕的是,眼下的退費矛盾只是第一道閃電,更大的風雨可能還未降臨。
對“一路狂奔”的開課吧而言,高額退費的協議班是快速打開市場的利器,但收入很難落袋,一邊輸血一邊放血,跑得夠快才能活下來。問題是,行業環境動蕩,容量有限,狂奔還能堅持多久?
一名自稱律師者發布開課吧退費截圖,有人詢問其如何維權。
第一次延遲發放獎勵金時,楊梅(化名)并沒太在意。
班主任的解釋聽起來很合理:3月末,開課吧部分老師因疫情需居家隔離,耽誤了打款進度,預計將延遲到四月中上旬。
她所報的公務員課程,屬于開課吧協議班中的月返班型。雙方簽訂的合同顯示,如果學員參加編制考試且被錄取,則協議終止,如果未被錄取,則有資格參與獎勵金。獎勵金的發放條件包括兩項,學員同意將學習經歷放入甲方案例庫以及觀看課程時長滿足一定條件。
符合要求后,開課吧將每月發放一筆獎勵金,金額為培訓費用的1/6,發放6個月,時間為次月月底開始。
這意味著,根據協議,在未被公務員崗位錄取的前提下,楊梅可拿回自己實繳的學費。這也是開課吧宣傳的重點。
官網中,其多次強調“0元學課程”。一名學員在咨詢時,有些猶豫,客服勸他,“這相當于一分錢都不用花去學習”。
月返班型刺激了學員的報名意愿,相較一次返款的協議班,這一班型每月都會以獎勵金形式返還一部分學費。
月月都能拿回錢的承諾不僅緩沖了學員的經濟壓力,也讓他們安心。多名學員的聊天記錄顯示,其報名協議班后,客服鼓勵其多交幾千元升級成月返班型,表示“更加劃算”“有投資才會有回報”。
楊梅沒多考慮就交了錢,也收到了第一筆即1月的獎勵金。但從四月中旬到四月末,又到五月初,她依舊沒等到第二筆錢。
等到的是新的通知。多次催促后,班主任在5月5日告知,公司決定停售月返班型,對已繳費學員推出新的活動,停止月返,學員可選擇8月底一次性結清或6月底返還之前月份的學費,公司會提供相應禮品。如堅持月返 ,仍需“耐心等待”,理由是“流程較為冗雜”。
一名學員收到通知,開課吧工作人員稱推出統一返款活動,時間為8月底或6月底。
這引起了多名學員的擔憂及不滿。他們懷疑開課吧故意延遲退費,停止月返是為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
一名學員發布的聊天記錄顯示,工作人員對其稱,“最近資金緊張,入不敷出,我們的工資都沒發”。在黑貓投訴平臺上,5月5日以來,開課吧新增600多條投訴,多與退費有關。
延遲返費的方案被多名學員拒絕。公考、考研的協議班學費金額大多在1萬元以上,楊梅報名的課程費用為21930元,包括她在內,許多人是分期支付。她告訴班主任,自己需要用錢。
但班主任答復,無法確定具體時間。她曾進入一個向開課吧討要學費的學員群中,人數超過500人。有人拿回退款后分享經驗,教他們去各類社交平臺、12315熱線等投訴,“給他們施壓才能拿回錢”。
盡可能延長退費時間可能是業內心照不宣的辦法。一名前開課吧員工提醒,盡管宣傳時承諾15或30個工作日退費,但時間基本要撐到兩個月左右,因為疫情延遲等可能是銷售話術,直接說要向12315投訴,很快就會退費。
擔心自己拿不回錢,楊梅開始用各種方式投訴,常見的渠道幾乎都用遍了。每投訴一項,她就告訴客服一次,想為自己爭取些被重視的籌碼,并提出要終止合同。兩日后,客服隨即通知她,將返回一筆獎勵金,勸她不要終止合同。
投訴似乎起了效果。楊梅拿到了獎勵金,她卻覺得矛盾。
她希望退費問題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推動事情解決,但她又怕如果大家都去要求退款,可能會給公司造成更大的資金壓力,形成退費擠兌。剩下的錢拿不回,分期該怎么還。她只能后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太倉促。
不安的雪球越滾越大。在脈脈等職場社交平臺,協議班的退費風波也成為開課吧員工們討論的話題。
影響很難忽視,對開課吧而言,高退費比例的協議班已是重要的資金來源。開課吧將其業務劃分為職業資格教育、職業技能教育、企業服務、個人和家庭成長學習四塊,其中,包括研究生、公考編制、資格證、IT培訓等在內的職業資格、職業技能教育是主力板塊。
為開拓市場、吸引學員,開課吧設置了多種類型的協議班,最高額度可返全款。
以公考為例,其在官網對某課程亮點說明,考試通過,發放大額獎勵金,考試未通過,發放大額激勵金。一名學員表示,通過的獎勵金占比接近七成,未通過的激勵金為學費全額。多交幾千元,還可升級為月返班型。
在開課吧官網,多項課程中提及,對通過及未通過學員發放獎勵金、激勵金等。
這是職業培訓行業內常用的手段。不論是行業龍頭中公教育還是擬IPO企業粉筆科技,都將協議班作為快速拉動增長的辦法,刺激學員報考。在粉筆科技官網,某培訓課程非協議班價格為3680元,部分退費協議為7800元,全退協議為12800元。
擺在學員面前的是一道幾乎不用猶豫的選擇題。雖然協議班價格普遍偏高,“不過全退”“0元上課”顯然更有誘惑力,許多機構的客服還會主動提出,可采用分期貸款方式支付。
看似是共贏的結果。借助協議班,公司迅速獲得大量現金收入,實現營收增長。
2021年7月,開課吧宣布獲6億元B1輪融資后,開課吧創始人兼CEO方業昌在致全員信中表示,2021年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約3.5倍。其中,4月至6月孵化的考試培訓業務,首月過千萬營收,連續三月營收翻倍,預計很快突破1億元月營收。
好處不止于此。協議班帶來的大額收入為公司提供了彈藥,既可用于拓展新業務,也可直接投資、理財。
中公教育在回復深交所時披露,在“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中,其最大開支是購買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
開課吧對此頗有期待。方業昌在2021年7月的致全員信中表示,過去一年一路狂奔,團隊從1000余人增長至3500多人。品牌定位升級,開課吧和他本人,都站在一個重要的路口。
但協議班并不是有百利無一害的增長訣竅。相反,它迷人但危險。
對公司而言,協議班意味著高額退費,考研、考公等考試通過率低,大部分收入都無法留下,必須返還。
以公考為主要課程的粉筆科技在招股書中透露,其退款負債由2019年的1.96億元增至2020年末的7.6億元,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該項負債增至7.8億元。同期,其虧損達7.82億元。
這意味著,這些公司的現金流必須在高速運轉中得以維持,一旦減速,風險驟增。
中公教育已用不小的代價為行業做出警示,2021年,其由盈轉虧,凈利潤自2020年的23.04億元銳減,虧損23.7億元,同比下降202.8%。
在財報中,中公教育表示,原因之一是受疫情沖擊和經濟影響,人才招錄培訓行業整體收縮。其對市場形勢判斷過于樂觀,經營計劃調整不及時,導致退費猛增而成本居高不下。2022年,將降低協議班高退費班班次占比。隨后,其下架不過全退型公考課程。
同樣的市場環境也罩在開課吧頭上。2022年,疫情對職業教育行業的影響仍在繼續,最直接的例子是,多省公務員考試延期,也有地區專升本等考試延期。許多考生的計劃發生改變,提出退費,壓力轉移到開課吧身上。
融資不到1年,帶來的信心已經開始松動。一名開課吧員工在五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收到了裁員通知。
她告訴《鳳凰WEEKLY財經》記者,一些部門的裁員比例比較大,“幾乎全沒了”,自己沒有拿到裁員賠償,也還沒收到3月份的工資。
另一名員工表示,自己也剛剛被裁,根據公司大群的人數,推測離開的員工有上百人。幾名公司認證為開課吧的員工在社交平臺上記錄,公司群人數從5300人降至4789人。
對此,開課吧回應《鳳凰WEEKLY財經》稱,部分員工因違規操作,觸犯規章制度,公司不得不作出淘汰決策。開課吧自2021年起處于高速增長狀態,今年受疫情影響,整體經濟環境活躍度較低,其仍在開辟新的市場、招聘新的崗位。
不過,他已經不再關心公司人數的變動,也無暇顧及討要退費的學員。剛剛失業,他最大的煩惱是,如何找到下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