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血親爭權,又陷電信詐騙,大亞圣象流年不利。
3月底,有中國“地板之王”之稱的大亞圣象發布了2021年報。其中一則“子公司美國HomeLegend LLC公司遭遇電信詐騙”的信息,令投資者驚詫不已。
據悉,有不法分子入侵了子公司HomeLegend LLC租用的微軟365企業郵箱,冒充管理人員,并偽造供應商文件,騙取了公司356.9萬美元 (約合人民幣2275.49萬元) 。
雖然電信詐騙是經濟犯罪的高發地,新型詐騙手段也是層出不窮,但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大亞圣象的財務“防火墻”不應如此薄弱。不僅內部郵箱被輕易攻破,財務審核和業務管理也不夠嚴謹。
其實,這家公司的內控混亂早已有之。 在經歷了“創一代”溘然長逝,二代陷入爭權內斗后,大亞圣象的管理問題大面積暴露,甚至被監管層點名批評。
更令投資者擔憂的是,不斷的內耗,嚴重影響公司經營狀況,大亞圣象連續4年增收不增利,曾經的領頭羊也被追趕者們迎頭趕上。
家族企業內斗的故事并不少見,但大亞圣象卻更加“魔幻”。這場家族內斗風暴,開始于父親的突然離世,而由兄弟去世作為終結。
大亞圣象創始人、原董事長陳興康是一個標準的“創一代”,他歷經商海幾度沉浮,三次創業終成輝煌。
1995年,陳興康創立圣象集團,切入家居行業,圣象木地板、大亞人造板一炮而紅,多年穩坐中國地板行業頭把交椅。
4年后,陳興康帶領大亞圣象成功上市。此后,公司的業務觸角還延伸至汽配和信息產業。2015年,大亞集團入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陳興榮登“木業首富”。
如今,“圣象”地板和“大亞”人造板的品牌價值分別為638.16億元和228.87億元,合計高達867億元。
2015年4月,70歲的陳興康意外摔倒 逝世。縱橫商場近四十載,苦心經營大半輩子的他,并未立下遺囑,也沒有為家族傳承進行安排。
瞬間沒了“主心骨”,大亞圣象頓時群龍無首。創始人溘然長逝留下的權力斷層,也為未來的兄弟斗爭埋下“禍患”。
陳興康膝下有兩子一女——長女陳巧玲、長子陳建軍、次子陳曉龍,但三人都未曾主導家族事業,并且都不持有公司股權。
根據《婚姻法》《繼承法》規定,家產50%歸屬遺孀戴品哎,其余50%由戴品哎和三名子女平分。戴品哎當時年歲已高,無心更無力掌管家族財產。
經過一番商定,由陳建軍、陳曉龍兄弟二人“輪流坐莊”,并約定三年一輪換。此時,陳曉龍出任董事長;陳建軍任圣象集團總裁,深耕地板業務。
在陳曉龍執掌的三年中,大亞圣象表現不俗,2015年至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穩定在70億左右,凈利潤直接從3.18億躍升至7.25億。收入穩定,凈利潤翻了一倍多。當然,這也和下游地產行業2016-2018年的上升周期相吻合。
數據來源:同花順 ▲ 大亞圣象2015-2018主要財務數據
誰曾想到,這一平衡穩定的狀態在2018年被打破。也就是在這一年,大亞圣象的家族“宮斗戲”正式拉開序幕。
先是,2018年7月6日,戴品哎力撐長子陳建軍,將其大部分股權轉讓給陳建軍,兄弟間由此產生了裂隙。
而此時,正值“三年一輪換”的關鍵節點,為防止“大權旁落”,陳曉龍便聯手姐姐陳巧玲解除了陳建軍的董事職務。
此后的一年多,雙方圍繞這家百億資產企業的控制權掀起一輪輪爭奪戰,期間還上演了爭奪公章、派系內斗的戲碼。
血親相爭讓這家明星家居企業遭遇聲譽危機。2019年開始,大亞圣象業績已出現疲態,股價劇烈波動,還出現了3.69億元貸款逾期、股權凍結、對外擔保高企等融資問題。
該年8月,在政府部門的出手調解下,陳氏兄弟二人決定緩和矛盾,經過談判,陳建軍負責大亞集團,進入上市董事會。而大亞圣象依舊由陳曉龍主持,繼續擔任董事長。
此后,雙方還共同出席了2019年股東大會,向外界傳達冰釋前嫌的信號,公司股價也有所起色。在圣象集團的一次贊助活動上,陳家三姐弟和母親有說有笑,甚為和睦。
眼看股權紛爭的糾葛就此化解,意外卻再次發生。2020年5月的最后一天,陳曉龍在回家的路上因病意外去世。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本已相視一笑泯恩仇,卻奈何天有不測風云,陳建軍深感無奈:“好不容易關系緩和了,大家都好了,就發生這種事,怎么會想到呢,想不到的。”
自此,這家光環加身的企業元氣大傷,從巔峰的山頂開始滑落。
陳曉龍去世后,“血親爭權”事件按下了暫停鍵。
本以為大亞圣象會重振旗鼓,再鑄輝煌時,諸多問題卻不斷暴露。
由于兄弟內斗,大亞圣象曾連續收到深交所和江蘇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股權紛爭中,戴品哎支持大兒子陳建軍,曾于2018年6月,將其持有的大亞集團股權轉讓給陳建軍;但此后雙方又簽署了《解除協議》,退還已受讓的大亞集團股權。
2019年4月,戴品哎主導的卓睿投資宣布任命陳建軍出任大亞集團董事長,取代陳曉龍的位置。但陳曉龍方面聲稱“董事長應由董事會選舉,不得委派”,宣布卓睿投資此舉無效。
雙方多次博弈,特別是戴品哎和陳建軍的股權轉讓風波,導致上市公司實控人來回變化。但公司未按信披規定進行公布,引發監管層關注。
在內斗風波結束后,大亞圣象的管理問題又開始凸顯。去年底,江蘇證監局對大亞圣象出具警示函,指出其在兩方面存在違規行為, 一是2019年高管薪酬披露不完整,缺少可轉債項目獎金;二是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不規范。
江蘇證監局將大亞圣象計入 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并要求其: “嚴肅認真汲取教訓,提高合規意識,強化內部管理,提高信披和經營規范度。 ”
▲ 來源:大亞圣象2021年年報
剛領罰單,大亞圣象的“霉運”并沒有消散,其美國子公司又遭遇電信詐騙。可見大亞圣象的財務管理仍舊不夠規范,流程把控不夠嚴謹,內控問題依然存在。
父親、弟弟先后去世,重振公司輝煌的重任落在了哥哥陳建軍肩上。
但留給他的卻并不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大亞圣象,公司已經4年增收不增利,而地產大環境更是進入深度調整期。
從大亞圣象過往的業績表現來看,2018年達到巔峰后,利潤逐年下滑,其股價也再未突破2018年的高點。
▲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2020年6月,陳建軍上任大亞圣象董事長,在他的帶領下,公司營收創四年新高,但凈利潤卻是四年最低。2021年,大亞圣象實現營收87.51億元同比增長20.46%;但凈利潤卻下滑4.86%至5.95億元。
一升一跌,顯示出其盈利能力持續下滑,公司毛利率在2018年達到上市以來最高點后,便開始回落。
大亞圣象式微之際,陳建軍也才上任一年多,競爭對手便伺機反超。 憑借收購裕豐漢唐,兔寶寶補齊了精裝修工程渠道,靠著“零售+工程”兩板斧,在地產寒冬中逆勢增長。
2021年,兔寶寶的收入和凈利潤均反超大亞圣象,收入增長近47%,達到95.03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大增近八成,躍升至7.16億元。
大亞圣象在發展之初就確定了“綠色產業鏈戰略、國際化戰略和大家居戰略”的發展路線, 陳建軍執掌企業權杖后,更加側重“大家居”戰略。
所謂大家居,是指把硬裝、軟裝、家具 (櫥柜、衣柜) 等家裝資源整合起來,實現“全屋定制”。這也是目前地板企業轉型的方向。
2020年12月,在陳建軍示意下,公司成立“整裝設計+”事業部,他聲稱這標志著大亞圣象 正式進軍整裝定制家居領域,打通了“地(地板)門(木門)墻(墻板)一體化”的業務版圖,“在原有業務基礎上,開啟成長第三級。”
在全公司資源傾斜下,2021年木門及衣帽間業務實現收入7278.89萬,同比增長12倍,扭轉了此前下滑的窘境。
▲ 數據來源:大亞圣象2021年財報
但和兔寶寶相比,體量太過懸殊。2021年,兔寶寶靠定制家居就收獲了26.87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35.08%;裕豐漢唐收入18.94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1.25%。
此外,曾被大亞圣象寄予厚望的互聯網家裝平臺“宅尤加”,因多年虧損,在陳建軍治下也被裁撤。2021年年報顯示,原“宅尤加”主體上海易匠已變更為圣象 (上海) 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業變為室內裝修,注冊資本金由1億元減半至5000萬元,報告期內虧損834.85萬元。
從業內企業這些年的探索來看,木板企業轉型大家居挑戰很大。大自然家居算是業內“最先吃螃蟹的人”,但不僅沒有扭轉業績頹勢,反而讓其滑落至盈虧邊緣。
2020年大自然家居收入微增,但凈利潤不到1800萬,利潤重挫近九成,目前已經“退港回A”。
將業務從地板延伸至整裝、定制家居領域, 最關鍵的就是打通渠道壁壘,兔寶寶就是通過收購裕豐漢唐補齊了這一短板。
經營地板業務,供貨渠道主要是經銷商和整裝公司,但如果轉型“大家居”,自己親自下場搞整裝、定制家居,那么就會和下游渠道產生沖突, 甚至可能搶奪渠道商的飯碗,如何平衡其中的利害關系,是陳建軍所要思考和面對的。
另外,轉型大家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也需要進行市場培育。而地板行業本身不是一個“性感”的賽道,如何撬動更多的資金,考驗著大亞圣象的融資能力。
當前,陳建軍獨自掌舵大亞圣象,重回巔峰是他最大的夢想,但面臨的考驗不會少。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