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款圖片社交產品,它不能開美顏、分享照片有限制、而且對上傳照片的時間還有要求。
從數據上看,這款產品近期的 MAU(月活躍用戶)增長了 315%,在很多國家成為年輕人圈子里的潮流產品。
從設計上看,它似乎有點反邏輯。但正是這個特點,讓它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
這款產品的名字叫「BeReal」,由一個法國團隊開發。
從產品定位上看,BeReal 是一款圖片社交產品。和類似 Instagram 這樣的產品不同,BeReal 主打真實和此刻。
為了讓用戶脫離美顏陷阱,BeReal 設計了一個機制,當用戶發布照片時,手機前后攝像頭會同時拍攝一張照片,而且只允許用戶在兩分鐘內完成。
超時后,本次發布就會失敗。即便你在這兩分鐘內修改了照片或者刪除后重發,也會在你最終發布的照片中留下記錄,且別人能看到。
這么一來,兩張照片中的一張記錄了你自己,另一張記錄了你所在的環境。
基于這個定位和設計,你在 BeReal 上基本看不到那些精美的圖片,反而都是一些隨手即拍的生活瞬間。
這么做有一個好處,讓好友之間彼此看到對方此刻最真實的狀態。
除此之外,BeReal 還有一個設計,系統會在某個時刻給你和你的好友同時推送一個通知。
此時,如果你和你的好友同時發布了照片,就能看到彼此的現狀。
這個設計有點像微信群聊內的位置共享功能場景,讓用戶在同一時刻不同空間看到對方此刻的狀態。
當然,你也可以通過地圖模式查看你那些發布圖片的朋友都在哪里。
前面提到了,這款產品主打的是用戶真實的此刻。
真實,體現在限時拍攝和禁止使用美顏。
此刻,體現在系統會同時提醒你和你的好友分享此刻的狀態。
這兩點,也是 BeReal 這款產品和其他圖片社交產品不同的地方。大家都在同樣的規則下展示自己,沒有顏值包袱,構建了一個新的社交空間。
這種即時性的分享也會給用戶營造一種現場感,雖然人不在一起,但這種感覺就像看了一張現場照片。
某種程度上說,滿足了一部分用戶的窺探心理和查崗需求。
而且,只有你和你的好友都上傳了照片后才能看到對方的分享。
如果你只想瀏覽而不主動分享,那么你就看不到其他人的內容。
這個設計很好地杜絕了潛水黨,要想進入這個線上的社交空間,就都得讓自己真實出鏡。
換個角度,這不僅是一個產品設計,而且也是一個巧妙的運營設計,能有效解決內容冷啟動的問題。
此外,BeReal 這款產品還有一個與同類產品不同的設計,就是互動方式。
通常來說,當我們使用社交產品與好友進行互動時,方式除了點贊就是評論。
BeReal 不同,它的互動方式也講究真實和此刻。
如果你想和某個好友互動,那么你就需要拍攝一張自己此刻的表情作為圖片發送過去。
在這里,我更愿意稱之為真人表情。
比如,你要是想表達點贊,那么你就可以自拍一個豎起大拇指的照片;如果你想表達無語,那么你就可以自拍一個用手捂住眼睛大笑的照片。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種做法有點刻意,但恰恰是這種刻意,讓它和其他產品形成了鮮明的差異。
還是那句話,真實的此刻。
說實話,像我這個年紀以及圈子的人,顯然不是這款產品的目標用戶。
我會因為獵奇而去使用這款產品,但好奇過后基本也就冷卻了。它無法遷移我的社交關系,更不會成為我建立新社交關系的渠道。
但是,有人會是 BeReal 的目標用戶。
從可查到的數據來看,截止到今年 2 月份,BeReal 上有 80% 以上的 iPhone 年齡階段在 16 到 24 歲之間。
按照這個用戶特征,就是典型的 「Z 世代」人群。
這個群體正好處于社交探索和社交關系建立階段,傳統的社交產品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成熟地。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新的、符合他們特立獨行的社交空間。
所以,這種能體現出他們不同的產品就比較受歡迎。
BeReal 起初是在法國火起來,現在已經火到了美國、西班牙、英國等國家。
當然,它也推出了中文版,不過現在中國區 AppStore 無法下載。
如果你想體驗,可以切換到美區的 AppStore 去下載。
先說我的答案,我覺得可能性很小。
首先,國內的文化以及人的社交風格和國外不一樣,這種差異直接決定了這類產品難以形成穩定的社交關系。
即便是陌生人社交,這種形態的產品能維持的用戶持久度也比較弱。說白了,大家看著看著就膩了。
其次,BeReal 的產品從功能上只能稱之為好玩,但在國內社交產品的競爭中沒有突出的用戶價值。
用戶價值決定了一款產品的成敗,新體驗是新,但舊體驗難以被取代,加上高昂的替換成本,所以它難火。
每一款產品都有自己誕生的背景和意義,每一款產品也都有自己的目標用戶和獨特價值。
如果單純從功能角度看,其實都是一樣的。但從環境和價值角度看,或許就有很多的不同。
如果是你,你會喜歡上 BeReal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