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36氪出海網站letschuhai.com,獲取更多全球商業相關資訊。
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下,在海外市場尋求更多新機遇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也催生了會展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會展旅游,包含會議(Meeting)、獎勵旅游(Incentive)、大會(Convention)和展覽(Exhibition),國際上簡稱為 MICE。
望眼全球,在產業資源、政策扶持、文化環境、城市設施的綜合作用影響下,新加坡成為亞洲首屈一指的優質會展旅游(MICE)目的地。
然而,隨著疫情成為新常態,全球旅游業也迎來變局,旅行體驗數字化、安全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作為全球重要的會展旅游目的地,新加坡也為重新構想會展旅游行業,為全球商務旅客打造更安全、更舒適的旅行體驗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戰略部署。
新加坡的會展旅游行業有何優勢?疫情給其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在后疫情時代,全球及新加坡會展行業的未來發展將有哪些關鍵趨勢?新加坡旅游局又將如何推動會展行業繼續前行?近日,36氪出海與新加坡旅游局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執行署長潘政志先生就新加坡會展旅游行業的變革與機遇展開溝通。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華區首席代表兼執行署長潘政志先生|圖源:新加坡旅游局
以下是36氪出海和潘政志署長的對話節選,內容經過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潘政志署長:新加坡作為全球企業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重要窗口有著穩定的經濟發展,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建設,親商的環境與政策,以及頂尖的人才儲備。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新加坡在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位列第二。
從經濟層面來講,疫情給全球的經濟都帶來了影響,不過新加坡仍然是全球最強韌穩定的經濟體之一。去年,在制造業、金融與保險及批發貿易的推動下,新加坡經濟全年增長7.6%。而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新加坡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也多于世界上大多數發達經濟體,流入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中,超過10%都是流向新加坡的。
除了經濟穩定外,對于創業者來說,一個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完備,以及政府層面和社會對他們是否開放、友善至關重要。
首先,基礎建設方面,新加坡是世界連通性最強的國家之一,空中航線和海港四通八達,通訊網絡也高效暢通。以新航為例,在疫情期間,新航在全球范圍內減少了航班運力,但仍盡力保證每周一班的頻次執飛重要的中國航線,并通過其推出的#新航關愛#及無縫銜接旅行體驗數字化等一系列舉措,保護旅客的健康,讓旅客能夠安心旅行。此外,在過去的幾年里,新航加強了其在關鍵領域的貨運能力,包括電子商務、生鮮產品和藥品相關的冷鏈運輸服務,疫苗運輸及人道主義援助運輸,并推出了一些數字計劃,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和選擇。
此外,新加坡是亞洲地區排名第一的企業地區總公司所在城市,超過3500家的跨國企業在新加坡建立區域總部。這與新加坡政府致力于通過經濟和人力政策打造親商的環境密不可分。舉個例子,在稅收政策方面,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率為17%(不包括優惠政策),是東南亞最低的企業所得稅稅率。而且初創公司享有優惠稅務政策,新成立的公司在首三個稅務年度,可享受最高12.5萬新幣(約62.5萬人民幣)稅務減免。此政策鼓勵各國企業在新加坡成立公司。而為了進一步保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新加坡也十分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政府通過推行先進的知識產權制度,能夠確保公司商業利益得到合理的制度保護。
人才儲備情況和勞動力成本也是一個市場能否成為世界級科創中心的重要指標之一。長期以來,新加坡都擁有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勞動力,這里的人才兼具高學歷與高技術。其中,超過30%的勞動力都擁有大學學位,15%的勞動力則擁有專科文憑或專業資質。除了六所本地大學外,新加坡還擁有超過14所外國大學和24所專業教育機構,在商業、科學技術和藝術行業提供一系列專業學位課程,所有這些都確保了面向未來的強大技能人才儲備。
當然,光有高質素的人才還不夠,如何能夠將人才最大化的“對口輸出”也至關重要。這方面,新加坡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大專院校深諳行業需求并與之緊密結合,與 IBM、Salesforce、勞斯萊斯、吉寶和美國應用材料等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培養了未來在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區塊鏈、數據分析和機器人等領域的人才。
新加坡市政區|圖源:新加坡旅游局
潘政志署長:事實上,疫情前新加坡會展旅游業持續保持增長。盡管在疫情期間,行業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我們也一直在積極應對,制定了能夠適應后疫情時代新環境的規范。截至目前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從2020年10月1日起,新加坡對商務會展旅游活動展開試點,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了多場活動。僅2021年,新加坡已經成功舉辦了大約200多場 MICE 相關的活動,近50000人參與其中。此外,在去年9月,新加坡連續簽訂兩份諒解備忘錄。根據諒解備忘錄,FIND Design Fair Asia(亞洲家具、室內和設計展)將于2022-2024年,至少在新加坡舉辦三屆;SILMO 新加坡眼鏡展將于2023-2025年,至少在新加坡舉辦三屆。
潘政志署長:影響還是很大的。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國際航班熔斷,各國邊境流動受限,全球商務會展旅游活動不得不暫停。不過,新加坡旅游局并沒有因此停頓,依然為行業復蘇進行著多方努力,采取更多積極措施應對,以促進商務會展旅游業務的連續性與可持續性。然而在業務恢復的過程中,我們也明顯感覺到一些新變化:
其一,是疫情增加了大家對于大型群聚活動安全性的顧慮與考量,怎么將活動辦的更加健康、安全成為執行過程中關鍵因素。為確保線下展會的安全開展,新加坡推出了安全商務活動風險管理框架。最初,該框架包含了5大指標,覆蓋了參會者的活動全過程,包括活動結束后長達7天的監測,旨在為會議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為參會者提供從抵達到離開的安全保證。隨著疫情的逐漸平穩,2022年3月17日起,框架簡化為3大指標,覆蓋參會者的活動全過程,活動中社交距離,及應對疫情突發事件的措施。
與此同時,新加坡及時開啟全民疫苗接種計劃,截至今年2月,在政府全力推動下,新加坡已完成超過1300萬針次的接種,92%的人口完全接種疫苗,66%的人口已經完成疫苗加強針的接種。這將極大提升疫情的可控性,更有利于打造后疫情時代安全、創新、可信賴的世界首選會展目的地。
其二,在目的地的選擇上,會展旅游團隊也會考量目的地的接待能力。疫情改變了傳統公司團建的形式,轉向小而精、定制化的方向,這就要求目的地的會展資源能夠及時跟上。新加坡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會展目的地之一,接待條件及資源相對完善。同時,疫情期間新加坡旅游業也沒有停滯不前,而是與新加坡業者及合作伙伴不斷積極探索升級新的體驗,如冰淇淋博物館、文化環城活動等,相信在開放初期,新加坡將有能力應對各國壓抑了兩年的出境需求。
最后,疫情使得展會的不確定性增加,活動的頻繁變更甚至取消,更加考驗目的地及舉辦方的應變能力。過去一年,新加坡以積極創新的態度和強有力的數字化技術,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型活動”試點,引入交互技術等方式,在后疫情時代為商務會展旅行的復蘇提供技術支持和創新的解決方案。新加坡逐步復蘇的會展旅游行業也在應對疫情期間累積了成功經驗。
濱海藝術中心|圖源:新加坡旅游局
潘政志署長:的確,新加坡在防疫上作出了不少努力。新加坡于2020年2月啟動了“新加坡保潔運動質量認證”(SG Clean),鼓勵各行各業維持各自場所的干凈與衛生,尤其是高人流量的地點。
此外,疫情期間,新加坡積極尋求單邊邊境開放措施。2021年9月,新加坡啟動了“疫苗接種者旅游走廊(VTL)計劃”,并陸續將32個國家和地區納入到這一計劃中。隨著疫情的平穩,新加坡也在逐步調整入境政策,2022年4月1日起,新加坡將向所有已接種疫苗且符合條件的旅客開放邊境。
為了給商務旅客提供更健康、舒適的環境,確保企業能夠以安全、可控的方式實現 MICE 活動的順利開展,新加坡鼓勵場地經營者與合作伙伴共創創新的非接觸方式。其中,機場設施建設方面,樟宜機場已經實現了100%的無接觸旅程,如快速登機亭和行李寄放機都安裝了近距離傳感器以減少觸摸屏幕的概率。此外,因為疫情,現在機場安檢、登機,值機這些流程手續變得比較復雜。樟宜機場還推出了安游咨詢臺 APP,將入境流程、所需文件、旅游保險、核酸檢測等信息全部納入其中,確保入境游客的通暢體驗。不僅如此,新航還為旅客們在飛行途中的安全提供保障,旅客們可以通過手機直接激活飛機屏幕和頻道,以減少觸摸屏幕的機會。
會展場地方面,去年8月,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推出了第一個高科技混合式媒體直播室,這是行業內的首例。直播室提供實時流媒體服務和全息影像技術,為用戶打造身臨其境的交互感。此后金沙又推出了三個直播間,能夠為多達750人的中大型活動提供服務。這些直播室配備了播音級質量的直播能力,全息以及混合現實功能,幫助組織者進行活動轉型,并促進客戶參與。
濱海灣金沙的線上線下混合活動解決方案|圖:濱海灣金沙官網
潘政志署長:我認為在后疫情時代,全球會展行業未來主要會有四大發展趨勢。
首先,商務旅游數字化。過去一年,旅游行業在疫情期間紛紛扛起了“數字化顛覆”的大旗,直播、線上展會、網絡會議等模式層出不窮。從下述“機器人助力新加坡會展活動”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們通過視頻的方式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同時,我們還使用機器人負責清掃、消毒、迎賓等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會議的順暢和安全。
機器人助力新加坡會展活動
當然,雖然有 5G、云直播等技術的加持,線上展會的參與感仍難以達到線下展會的效果,我們認為數字化是 MICE 行業的趨勢,但其核心價值不是技術和硬件,而是協助與會嘉賓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方面我們還需更多探索。
其二,中小型規模的 MICE 活動將成為主流。疫情仍然存在諸多不穩定性,為滿足健康防疫需求,中小型規模的活動將高頻次的舉行并成為短期主流。大型會展活動將被打散為多場百人以下規模的“小、快、靈”活動。
其三,文化與 MICE 的深入融合。千禧一代將有望成為2024年之后全球最大的商務差旅人群,提倡“情懷驅動型消費”的他們更加注重精神體驗。大數據洞察顯示千禧一代有幾大旅行新主張:一是追隨潮流、網紅打卡地;二是自我犒賞,64%的千禧一代商旅人士安排過“公差私假”;三是故地重游,一地多刷;四是樂于探索,享受獨行。所以,MICE 活動策劃者在深挖目的地文化資源的同時,也要深入了解客戶的企業文化理念,將當地主題性的優勢資源與企業 MICE 活動有機結合。
最后,更加注重旅行中的“安全與健康”。受到疫情的影響,人們會更關注全生命周期的健康。MICE 行業在將健康元素融入到會展策劃中的同時,也要拓展健康主題的展會活動。基于以上洞察,新加坡旅游局將堅持發展混合式會議模式,并在精英培訓產品上推陳出新,為更廣泛的業者帶來全新的參會體驗,實現效益最大化。
潘政志署長:未來,新加坡將進一步推動數字化發展(例如 VR、AR, MR 等技術)應用于商業模式的創新和開發中,以滿足會展團體的需求。
例如,2021年3月,新加坡開展了 SingapoReimagine MICE 虛擬貿易展(SingapoReimagine MICE Virtual Tradeshow),為新加坡國內外 MICE 買家與新加坡供應商搭建溝通和交易的平臺。參會者也可以體驗虛擬實景旅游,享受來自新加坡的創新旅游體驗。展會上新加坡旅游局利用業者的 3D 虛擬攝影棚錄制演講視頻,會議過程中也采用了 VR 演講模式,背后炫酷的屏幕變化和身臨其境的內容分享都給線上線下的參會者帶來了全新體驗。
此外,旅游資源更新也同樣值得期待。為了迎接酒店業的預期復蘇,2021年新加坡迎來了數家“生活方式型”酒店開幕,如新加坡客安酒店(The Clan)、新加坡麥斯威爾精品酒店(Maxwell Reserve)以及圣淘沙豪亞度假酒店(Oasia Resort Sentosa)。旅游場景也將進一步升級改造,如圣淘沙名勝世界 S.E.A 海洋館同時更名為新加坡海洋水族館(Singapore Oceanarium),改造后的規模是現在的3倍,并增加數字互動媒體的技術,提升游客觀感體驗。
關于對于如何保持領先地位,盡管仍然需要面對新冠疫情,新加坡商務會展行業的中長期前景保持不變,新加坡仍可保持本身頂級商務活動目的地的地位,展現有利優勢。后疫情時代,隨著安全管理措施的放寬,新加坡今年及來年都計劃持續舉辦眾多 MICE 活動。
舉例來說,2022年2月,新加坡航空展(Singapore Airshow)順利舉辦,共有近600家公司參展,吸引來自39個國家及地區超過13000多名商務人士出席。新加坡食品與酒店及餐飲設備展(Food & Hotel Asia)今年將分為兩場,其中9月份的餐飲展預計會吸引35000與會者,而10月份的酒店、餐館及咖啡館展則預計吸引30000名與會者。另外,同樣在將今年9月舉辦的首屆 FIND Design Fair Asia(亞洲家具、室內和設計展)預計將吸引來自15至20個國家近20000人參加。
濱海灣花園|圖源:新加坡旅游局
潘政志署長: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就業、鍛造核心能力并拓展更多可能。我們希望能賦能我們的旅游企業,協助他們為疫情后旅游業的“新常態”做好準備。
新加坡旅游局提供一系列援助計劃來支持 MICE 活動的發展,其中包括業務改進基金(Business Improvement Fund)。該基金鼓勵技術創新與應用,以及重新設計業務模式和流程以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
此外,新加坡旅游局攜手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新加坡會展組織者和供應商協會(Singapore Association of Convention & Exhibition Organisers & Supplies –簡稱SACEOS),共同制定了行業堅韌性路線圖(Event Industry Resilience Roadmap)。這是一項公私合作計劃,主要聚焦三大戰略目標:為新的活動安全措施制定一流的標準與規范、創建聚焦數字能力的敏捷商業模型,以及為后疫情時代的專業發展制定路徑。
當疫情成為新常態,與疫情長期共存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關注的課題。而對于旅游業來說,需要學習如何在“新常態”中尋求機遇、應對變化,并重塑旅游業的未來。
尋求報道、與作者交流、商務合作、投稿轉載,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公眾號“36氪出海”,點擊菜單欄-聯系我們-合作需求,掃碼填寫表單,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