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綜合O2O生活服務平臺龍頭美團-W(03690.HK)公布了2021年Q4及全年財務業績。公司Q4營收495.23億元,全年實現營收1791.2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6%、56.0%;2021年毛利潤為424.7億元人民幣,實現了整體毛利率增速的提升,達24.7%。但由于新業務經營虧損的持續擴大,21年全年美團凈虧損達235.4億元,其中新業務經營虧損額為20年同期的3.5倍。
從收入端來看,美團2021年全年外賣餐飲、到店酒旅和新業務三大業務板塊營收分別達到963.1億元、325.3億元、502.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1.3%、22.2%、58.7%。外賣餐飲服務依舊構成美團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外賣餐飲業務GTV為702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6%,AOV(平均訂單價值)達48.9元,同比增加0.7元,基本保持穩定。但整體來看,外賣服務其所占總收入比例持續下降,而公司大力發展的新業務對收入貢獻比正逐漸上升。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按業務類型分,公司2021年財報首次將“餐飲外賣配送服務”從“傭金”項中剔除,單獨進行統計(本文為與前年比較,故合并為傭金項),餐飲外賣依然是傭金收入的主要來源;到店酒旅業務則依舊主要由廣告、營銷收入產生的收入構成;以社區團購為主的新業務占總收入比重達到了22.9%,成為公司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從成本端來看,外賣騎手成本是公司主要經營成本,但相較2020年有所下降。公司2021年外賣騎手成本約681.8億元,占總成本比為33.6%,同比2020年下降8.1個百分點。員工福利開支、廣告與用戶激勵基本保持穩定,而新業務相關成本有明顯上升,這與公司加入“社區團購”、開展新零售戰略有關。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后疫情時代,生活服務類平臺發展勢頭不減,美團作為互聯網行業去重用戶規模最大的玩家受到業內關注。據QM數據表示,公司2021年12月去重用戶規模達4.43億,坐擁流量高地。公司行業地位固然重要,但投資者普遍更關注的,是在流量背后的業績實現與成果轉化。
公司2021年外賣餐飲及到店酒旅業務表現優秀。在經歷了2020年疫情影響帶來的外賣業務增速放緩、到店酒旅負增長之后,2021年公司財報給予了投資者正面的回應。公司全年度外賣餐飲業務營收依舊保持正增長,增速回到疫情前水平,為45.3%;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到店酒旅業務似乎適應了疫情常態化管控的大環境,全年營收增速達53.1%,兩者經營利潤分別達61.7億元、140.9億元,實現同比增長117.9%、72.3%,公司業績主線修復良好。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新業務方面發展迅猛。自2020年營收規模超過到店酒旅業務以來,新業務逐漸開始成為美團業務的核心,2021年公司新業務及其他實現營業收入502.9億元,同比增速達58.7%。新業務以零售形式為主,目標定位于流量新藍海——社區團購。公司旗下共有三款社區團購APP,分別為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美團閃購,它們的商品品類、到貨方式存在不同,用以覆蓋不同需求的消費客群。
數據來源:美團優選、美團買菜、美團閃購(APP)
一方面,該行業發展勢頭強勁,“美團優選”體現了公司進行社區團購業務的核心競爭力。據公開報道,截至2021年四季度,美團優選12月的日單量約為4500萬件/日,四季度日均單量介于4000-4500萬件/日之間,件單價約為8-9元,季度GMV有望達到350億元,均高于“社區團購”模式的其他競爭者。此外,據QM數據,下沉市場互聯網行業中”生活服務”類MAU增長最快,這同樣能夠支持公司新業務業績規模高速增長。
數據來源:QuestMobile
但另一方面,公司始終面臨新業務的巨大業績壓力。首先,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公司每個季度都對新業務保持投資力度,這也直接導致了公司每季度經營虧損的持續增長,好在21年二季度以來虧損增速有所放緩。相信投資者們對于互聯網公司在行業藍海中通過燒錢搶占市場的行為已經屢見不鮮,通常認為形成行業壟斷后公司能夠實現盈利,但社區團購行業也會如此嗎?伴隨著最近某電商巨頭將要退出社區團購行業的傳聞,美團能否實現新業務的扭虧為盈,這對其管理層和投資者們都將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同時,QM數據顯示美團外賣全景流量有59.7%來自于微信小程序,而美團優選更為極端,在2.07億去重用戶規模中,有94.2%來自于微信小程序,僅7.2%來自于APP本身。對微信小程序的過于依賴可能使美團在科技巨頭競爭中處于弱勢。
美團新業務可能還會面臨政策阻力。在嘗盡了移動互聯、網絡電商等互聯網紅利后,社區團購作為新一代“流量密碼”還吸引了阿里巴巴-SW(09988.HK)(十薈團)、騰訊控股(00700.HK)(興盛優選)、拼多多(PDD.US)(多多買菜)、滴滴(DIDI.US)(橙心優選)等一眾互聯網巨頭,而巨頭們的加入動搖了”菜籃子“,提供補貼后低廉的社區團購對實體菜市、商店產生了顯著的擠出效應。人民日報20年12月11日發文討論社區團購爭議,當晚衛龍(810091.HK)表示其所有生產商不得上線社區團購,美團更是在20年年會上,要求員工以”社區電商“來代替”社區團購”的說法。這提醒諸多互聯網公司,按照以往的競爭方式如果動搖了民生根基,迫使國家下場的話,可能只會落得一地雞毛。
20年以來美團共做出兩項重要的戰略決策。其一,美團深入落實“零售+科技”戰略,密集投資了包括理想汽車、普渡科技在內的一共13家高科技公司,科技進一步賦能生活服務,這顯著拓寬了公司發展邊界。但短期來看,效果并不突出,例如其主線業務騎手單位成本近三年來分別為4.71、4.86、4.75元每單,節省幅度有限。
數據來源:美團官網、廣發證券
數據來源:IT桔子、廣發證券
其二,美團于21年12月28日宣布與快手達成戰略合作,能否加快紅利兌現將是本年度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從市場重合度來看,快手自誕生以來其經營就以三四線城市的下沉市場為主,而美團新推出的美團優選正是以追求低價和性價比的下沉市場為目標客群,這預計對雙方將產生不俗的協同效應,但事實如何,投資者們需要關注其下一季報。
此外,21年7月16日政策《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發布。《意見》要求公司需要更加關注外賣騎手權益、完善保險體系,由此公司可能將會面臨主線業務成本的進一步上升。不過這相對于公司新業務方面的虧損來說,似乎已經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