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木沐姐。
有些即將畢業,或者畢業不久的讀者給我留言,想問我如何避免在職場中踩坑,我想說的是,想要順利過渡,就在于你是否能看懂讀懂職場這個生態圈。
不管大學期間,你表現如何,步入職場,大家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誰都是第一次真正接觸社會,接觸職場。
學霸,不意味著工作上玩得轉;學渣,也不意味著永無翻身之日。
還記得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對剛進入監獄的男主人公Andy,獄友不懷好意的那句歡迎詞是什么嗎?沒錯,就是那句:“嘿,又來了一個菜鳥!”
而你,職場菜鳥們,準備好了嗎?
雖然職場和學校都是聚集人的地方,但是從社交規則和底層邏輯上卻有本質不同。
1. 職場體現上下級關系,而學校不是
拿到任何一個組織的架構圖,都能清晰地看到金字塔似的矩陣圖,除了塔尖的大Boss之外,組織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有直接上司,彼此形成上下級匯報關系。
組織中講究匯報關系,教你認清誰是你的老板,你對誰負責。對你的生殺大權幾乎都掌握在他手中,小到報銷請假,大到升職調薪,概莫能外,獲得老板的賞識和認同,這是你需要知道的一條鐵律。
除此之外,也不要忽視你的老板的老板,因為很多時候,他的一句話,也會影響你的直接老板對你的態度和績效的評估,更別說下一步升遷了。
其他部門的上一級老板雖然和你不在一個部門,也絕不可以視而不見,友好謙恭地對待他們永遠不會錯。因為“沒有不透風的墻”,你對他的一次怠慢很可能被對方記住,然后轉身向你的老板們投訴。
2. 職場更講究人脈經營,團隊合作
在學校,認真讀書,好好學習,通過考試是學生的基本任務。學習當然要夠專注,能耐得住寂寞,即便你不擅長社交,也不大會影響學習成績。
然而職場上要想將一份工作做好,只靠自己一個人完成基本上沒可能,很多時候需要和其他部門的同事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和配合。
尤其對于剛畢業初入職場的人來說,更需要和同事多交流,溝通和請教,不僅能讓自己盡快熟悉業務和工作流程,也能少走沒必要的彎路。
所以要主動結識本部門和其他部門的同事,積極參與團隊建設和社交活動,也可以通過老鄉,校友等加深和同事的關系,形成自己的社交網絡,更好地為以后自己開展工作打下基礎。
3. 職場更注重結果導向,而非過程
當沒有達到目標或出現失誤時,很多人喜歡第一時間找借口,推卸責任,反正就是說自己很辛苦,很努力,錯誤要么是別人的事,要么是客觀原因,總之跟自己沒關系。
有些剛剛畢業的人特別容易帶著這種思維模式進入工作崗位。
他們總說自己剛畢業,很多東西不懂,不熟悉,所以出錯或沒完成就在所難免,應該被原諒,不應該被老板批評。
殊不知,這是職場大忌。公司的資源就在那里,到底用不用,會不會用這些資源幫你完成任務和達到目標,還不是你自己說了算,怎能怪得了別人。
老板們要的只是結果,過程中不懂可以學,不會可以問,有困難隨時提出來,而不是你吭哧吭哧悶頭干,等到deadline,你一臉懵逼地跟領導說:sorry,沒完成。
到那時你得到的除了老板可以殺死你100次的眼神和一副臭臉,什么都沒有。
這三點差異是職場有別于學校中最為關鍵的,甚至和學校的生存邏輯相反,先做好思維方式轉變的準備,然后在工作中不斷體會和摸索,就會縮短環境轉變帶來的陣痛期。
以下6個雷區是實際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甚至容易誤踩的,該如何避免呢?
1. 別做職場隱形人
剛加入公司,業務,流程,人脈不熟,特別容易被邊緣化,因此得學會適度曝光自己,而不是躲在角落里,否則很容易變成毫無存在感的隱形人。
比如不要躲著領導走;開會時位置靠前,主動發言;積極回答領導問題;參與組織公司活動;學會主動進行自我介紹等。
2. 眼高手低要不得
有些人,剛畢業還帶著“名校”的光環,特別容易先入為主,看啥都不順眼,上來就批評提意見,而讓他真的做起事情來,又嫌臟怕累,拈輕怕重。
“存在即是合理”,有時我們猛一看有問題的地方,不見得是真有問題,而很可能是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或特殊緣由造成,是我們并不清楚或無法理解的。
此時如果貿然批評,勢必引起老員工反感,給人留下負面評價,不如側面打聽詢問,等對問題全面了解再做客觀判斷。
3. 多觀察,會“偷藝”
不管是你的領導,還是一些老員工,其實都是一本行走的教科書,很多優點值得你去學習,去發現,而不是坐等別人主動向你傳授。
這時有心的你,就可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看看他們如何溝通,如何工作,如何匯報,如何寫PPT,如何管理項目,如何和他人打交道。
將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記錄下來,先模仿,再創新,慢慢就會內化成你自己的積累,為你所用。
4. 盡早融入團隊
高冷范兒或者“溜邊沉底”都不能讓你迅速融入集體大熔爐,越晚融入,你未來建立人脈的難度越大,因為別人對你的成見已經形成。
所以利用一切機會讓別人認識你,了解你,而同時你也和大家伙兒打成一片,盡快變成大家的“自己人”,而不是一直被當作局外人。
比如工作午餐一起吃,參加團隊建設活動,主動承擔部門工作,多找話題和大家交流,手腳勤快,會來事。
5. 主動匯報好處多
大學里,大部分人都不愛跟老師走的近,拉關系,因此進入職場,慣性使然也不太愿意和領導打交道,其實這樣就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局面,減少了領導對你了解的機會。
我們并不是鼓勵沒有價值的拍馬屁,而是要學會適時向領導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匯報工作進展,從而聽取領導的建議,為工作的下一步開展明確方向。
而這同時也是向領導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最好方式,否則領導又從什么地方能認識甚至賞識和認可你的能力呢。
6. 復盤總結提升快
每一次匯報,每一個會議和每一項任務都是我們學習和提高自身見識和能力的最好機會。
如果每天結束后都能做復盤和總結,列出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不足;哪些值得學習借鑒,哪些錯誤需要避免,就會幫助自己進行系統梳理,擺脫盲目而機械地重復,從中發現改善和提高的空間。
日后在工作中多多加以實踐和應用,失誤就會越來越少,成果就會越來越多。這些無疑對個人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幫助。
進入職場,有的人在1~2年后獲得提升,站在更大的平臺,大展拳腳;而有的人則在原來的崗位上繼續“歲月靜好”,平庸落寞,沒見長進。
我??畤@,短短幾年,到底是什么造就了這兩種人發展的差異,命運的不同。最終發現是:
思維,見識和行動力。
只有那些早日擺脫學生思維,善于思考和學習,用果斷而超強的行動力認真對待工作并不斷挑戰自己,在追夢的路上一路向前的人,才能最終實現突破和蛻變,有朝一日成為別人眼中那個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