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風味小魚干打入資本市場的勁仔食品,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盈利能力正陷入疲軟。
小賣部里一元一包、號稱全球熱銷60億包的“勁仔”小魚雖然常年占據小賣部的休閑零食專業,但其母公司勁仔食品與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品牌相比 ,在休閑食品領域和資本市場的存在感并不高。不過,近一周之內,勁仔食品兩次受到外界關注,一次是因為前代言人鄧倫,一次是因為并不理想的年業績。
3月15日,鄧倫偷稅漏稅的新聞曝出之后,勁仔食品在投資平臺上緊急回復投資者:“就鄧倫代言合作事宜,我司與其經紀公司簽訂的相關協議已于2021年7月15日到期終止,后續無其他合作,相關合同金額均為含稅價?!惫_資料顯示,為推進品牌的年輕化,勁仔食品于2019年4月將合作了6年的代言人汪涵,換成了彼時還是當紅小生的鄧倫,2年含稅代言費共2178萬元。
如果說代言人風波只是虛驚一場,那業績不理想卻是全行業有目共睹的。
年報顯示,2021年勁仔食品實現營業收入11.11億元,同比增長22.21%;歸母凈利潤為0.85億元,同比減少17.76%。值得一提的是,勁仔食品2021年22.21%的營收增速,遠高于此前三年不足6%的平均增長率。然而,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企業凈利潤卻在持續下滑。財報顯示,勁仔食品的凈利潤已連續兩年同比下降,且下降幅度均超過10%,而在更早之前,2017-2019年,勁仔食品的歸母凈利潤增速就已呈下行趨勢,連續三年的增速分別為192.58%、52.17%和2.85%。
那,是什么讓勁仔食品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其在公告中稱,2021年凈利潤下滑,主要是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減少2451.57萬元,股份支付費用增加1009.35 萬元,合計影響利潤總額減少3460.92萬元,占勁仔食品凈利潤的41%。
但從公司經營的角度來看,營收和凈利潤出現較大幅度的“撕裂”,主要是因為公司為完成股權激勵下的營收目標,加大銷售投入、追求銷量,犧牲了公司的凈利潤。
2021年初,勁仔食品發布股權激勵計劃,針對公司23名高管及核心骨干,以每股7.16元的價格授予319萬股股票,而該計劃設定的業績標準是以2020年的營收為基數,要實現2021年營收增長不低于20%,2022年營收增長不低于44%,而此計劃并沒有與利潤相關的標準。
在此計劃的支配之下,沖銷量自然就成了公司的首要目標。報告顯示,2021年雖然黃豆、大豆油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豆制品和禽肉制品兩大品類的毛利率有所下降,但2021年線上直營模式的銷售份額有所提升,其毛利率高于線下經銷模式,最終此部分高出的毛利潤基本抵銷了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因此,整體來看,勁仔食品2021年的毛利率同比微降0.34%,在可控制范圍內。
問題出在了凈利率上,勁仔食品2021年的凈利率為7.55%,比2020年的11.36%下降了3.81個百分點,而這主要是由于銷售費用大幅增長,2021年勁仔食品銷售費用的投入為1.28億元,同比增長33.5%,高于同期營業收入增幅。
開拓線上渠道,是銷售費用的主要用途之一。2021年,公司著重布局了抖音、快手等新媒體渠道,不僅加大了自營直播的投入,還與多位頭部、腰部帶貨達人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以拉動產品的線上銷量;在社區團購方面,入駐了興盛優選、美團、橙心優選等平臺。一系列新平臺的布局,帶來的平臺推廣費用增長超300%,而線上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只增長了23.32%,線上直營銷售額增長了116.48%。
事實上,勁仔食品雖然加大了對線上直營渠道的布局力度,但從營收結構來看,公司依然過度依靠線下和經銷商。一直以來,勁仔食品主要是通過經銷渠道來銷售,2021年,公司經銷商數量從1734家增加至1869家,經銷模式的營業收入為9.72億,占營收總額的87.55%,直營模式的收入為1.38億,占比12.45%。
而失衡的渠道分布,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整體毛利率,報告顯示,經銷模式的毛利率為26.29%,直營模式的毛利率為30.59%,無論是從毛利率的角度,還是主力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勁仔食品未來想提高整體營收和利潤,都需要學習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頭部休食品牌在線上線全面開花的全渠道銷售模式,尤其要加大對線上直營模式的投入。畢竟,疫情對線下的影響仍在繼續。
當然,失衡的不只有渠道分布,從年報來看,勁仔食品產品結構單一化帶來的業務占比失衡也很明顯。
公開資料顯示,勁仔食品主要從事風味休閑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主要有魚制品、豆制品、禽肉制品等三大品類,主要品牌有“勁仔”、“別沒勁”、“博味園”、“長壽”等。從收入構成來看,魚制品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2021年,魚制品收入總額8.22億,占總收入的74%,雖然已經是高占比,但相比2020年的87.53%,已經下降了十幾個百分點,相對應的禽肉制品和其他產品收入占比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勁仔食品也意識到了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2021年明顯加大了新品開發力度,相繼推出了短保豆干、素毛肚、魷魚、無骨鳳爪等新產品,來豐富產品矩陣;而在三大主要品類上,也推出了新的品類包裝和新的口味,優化產品結構,尋找新的增長點。
產品開發的投入,直觀地反映在財報上。2021年,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為2406萬,同比增加了141%。不過,休閑食品賽道向來競爭激烈,研發費用的投入后續能否為企業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還有待時間驗證,畢竟現在細分的肉制品、豆制品領域都已被周黑鴨、良品鋪子等頭部休食品牌占據,而勁仔食品在產品結構、SKU數量上與頭部品牌的差距也不是短時間能追上的。
近幾年,伴隨著消費升級,休閑零食行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產值規模不斷擴大,被業內認為是未來快速消費品市場中最具前景、最具活力的行業之一。借著行業的東風,勁仔食品憑借風味小魚仔已經做到了細分領域的第一,但很顯然,這個天花板并不高的細分領域第一并不能支撐其在休食這個大賽道的想象空間。未來,勁仔食品想在休食領域站穩腳跟,還有不少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