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如果你經常去健身房,可能會發現,運動健身的主要以年輕人為主。但事實上,年過半百的群體中,也有許多人每天都在堅持鍛煉。這篇文章來自編譯,文章介紹了幾位年過半百人士通過運動鍛煉重塑人生的故事。
里奇·瓊斯(Rich Jones)晨跑圖。圖片來源:Gary Calton
“有時候,我的確感覺我的說辭有點老套。”里奇·瓊斯(Rich Jones)說。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正在健身房的茶水間,穿著一套運動服。
無論是從他的談吐用詞,還是他減肥前(嚴重超標)和減肥后(身材輪廓分明)的身體變化對比圖,都能讓人直接聯想到萬千廣告和雜志所宣傳的內容。只不過,瓊斯已經年過半百,這也是他成年以后身材最好的時候。
“2019年8月9日,我來到了這家健身房。當時我54歲,體重高達127公斤。”瓊斯說。
他每周至少鍛煉六天,每次運動時間不少于90分鐘。他說:“我全身心投入到每項任務,鍛煉、上健身課、練普拉提,我甚至還嘗試了結合芭蕾和普拉提的新型態運動Barre。”
八至十周后,他就不需要依賴止痛藥來治療肩傷了。現在,除了上健身課,他還會通過騎自行車或跑步等方式來鍛煉。“就像每天刷牙一樣,我已經養成了運動的習慣,每天都要出去跑步。”瓊斯說。
這個減肥項目給瓊斯帶來的體型變化,是他以前從未經歷過的,他也對此感到非常激動(他在八個月內成功減掉43公斤)。單單只看前后照片對比,你可能難以了解他所經歷的許多重要轉變。
“我很享受爬樓梯不再氣喘吁吁的感覺,這讓我覺得自己身強體壯。”瓊斯說。運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對自己的看法。“通過運動我才發現,我之前沒有認識到的是,個人身體形象竟然與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以及與他人的交際方式息息相關。”他補充說。如今,即便是分手后再出去約會,他也能重拾信心。
人過半百,到底是哪些因素會促使人們在健身房里竭盡全力地鍛煉、嘗試跑馬拉松,或者每天堅持外出散步?
事實上,人們的動機是復雜的,人與人之間也存在差異,但具體而言,到了這把年紀,大家都開始感到死亡臨近的恐懼,不安之感油然而生,隨之而來的是對自我改變的渴望,以及跳出養兒育女或全職工作的束縛,這些原因都可能是影響因素。
有時,一絲不安也會逐漸轉變為緊迫感。瓊斯說:“我意識到,如果我再不行動起來,恐怕就沒有機會了。”他認為,時機是關鍵。他提前從警隊首席信息官的職位上退休下來,這一時機也很合適。“我不用再工作了,所以我的項目只需要圍繞自己轉,可以說,我就是我的工作。”
另一方面,對于還保持著身材、已經年過半百的人而言,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明確的“動力”。
瑪格斯·庫克(Mags Cook)之前就沒有考慮過減肥或保持身材。她說:“我總是在忙,沒有太多空閑時間。”已經快70歲的庫克,退休前是一名教師。在她59歲那年,她的一位朋友鼓勵她嘗試“公園跑”(Parkrun),從那個時候開始,她才算是真正地養成了跑步的習慣。
“我的丈夫2006年就去世了。每個周六都可以參加公園跑,我還是挺開心的。”庫克說。她很喜歡跑步,女婿還建議她參加跑步俱樂部。“我認為這是一個特別滑稽的想法,畢竟我當時都快60歲了,我根本不敢想象,自己成為一名跑者是怎樣的體驗。但事實上,這卻是我做過的最正確的抉擇,它給我帶來了非同凡響的體驗。”她補充說。
瑪格斯·庫克(Mags Cook)和女兒參加馬拉松比賽。圖片來源:Mags Cook
庫克每周跑三至四次,她說:“請不要太吃驚,我跑得并不快。”她說話很謙虛,事實上,她已經參加并完成了兩次馬拉松和一次鐵人三項,她還專門為此上了游泳課學習自由泳,并嘗試學習騎自行車,這也是她人生第一次學習騎車。
庫克說,她的想法很簡單,完全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值得注意的是,鐵人三項比賽包括在戶外水域的游泳比賽。“我無法形容我當時有多么害怕。但事實上,完成游泳比賽后,當我意識到自己完成了原以為做不到的事情時,我感到非常高興。”庫克說。
雖然庫克最初的目的不是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但她現在卻能夠感受到運動帶給她的變化。“我剛開始跑步時,還不到50米我就跑不動了,但我發現也不用一直保持快速跑的步伐,只需要慢慢跑就行了。”她說。
對53歲的沙希·侯賽因(Shashi Hussain)來說,在第一次新冠疫情封鎖期間,激勵她嘗試健步走的原因并不是想要身體健康,而是想要保持明智。“我喜歡社交,但因為疫情被隔離在家中,無法與親朋好友見面簡直太難了。所以,我決定主動讓這種局面變得更有意義。”侯賽因說。
于是,她開始每天健步走,利用散步的時間給親朋好友打電話,以便彌補無法見面的遺憾。漸漸地,她每天的步數從5000步增至10000步。“然后是12000步和15000步。現在,我每天基本上能走20000至30000步。”她說。
在外散步的沙希·侯賽因(Shashi Hussain)。圖片來源:Sarah Lee
要達到這個步數目標,就必須重視時間的投入與承諾。侯賽因是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一名經理,她將每天的步數目標拆分為幾個小目標,分別在上班前、午餐后和下班后完成。她住在英國東南部的埃塞克斯郡(Essex),她經常在家附近的街道和公園散步,并且還會在運動期間完成一些雜項事情、探索新的地方,并拍攝好看的照片。
“散步也是一種學習;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植物花卉的知識。”侯賽因說。她的體重也減輕了,走壞了兩雙運動鞋,健康狀況也得到了改善。“我丈夫走路總是很快。以前,我幾乎要跑著才能趕上他,但他現在發現我的呼吸和步伐都有了變化——我不再有氣喘吁吁的感覺了。”她補充說。
對這兩名女性來說,疫情期間,運動給她們帶來了極大的精神鼓舞。庫克參加的跑步俱樂部在封鎖期間為成員設置了跑步任務。“他們讓我們保持運動,這太好了,封鎖也因此變得如此不同。”庫克說。
“跑步是最佳心靈良藥。”侯賽因說。能夠堅持散步,她也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為此,她甚至還會強迫自己完成目標。周末步數較少的時候,她甚至會在丈夫睡著后獨自去散步,完成當日的步數目標。“它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侯賽因說。庫克也表示,“運動也讓我變得更加勇敢。”
雖然庫克、瓊斯和侯賽因都可能處于他們一生中的最佳狀態,但并非每個該年齡段的人都是如此。據英國公共機構Sport England的一項研究,55歲以上的人中,有42%都沒有保持運動的習慣,但整體而言,英國成年人沒有保持運動習慣的僅占29%。這一數據也并不奇怪,運動健身行業的目標群體也主要是年輕群體。
克里斯·扎倫巴(Chris Zaremba)。圖片來源:fitnessoverfifty
對此,克里斯·扎倫巴(Chris Zaremba)就非常了解。他也是50歲后才通過運動改善并提高了自己的健康狀況。如今,他是一名個人健身教練,專門為50歲以上群體提供健身指導。
扎倫巴還自創了“健身房恐嚇”(gymtimidation)一詞,來描述許多年長人士對健身俱樂部的感受。“鎮上新開了一家健身房,結果他們在里面播放著吵鬧的音樂,整個健身房都是廢舊工業設計風格,到處都是鏡子——這對40歲以上的群體來說是極其不友好的,簡直是愚蠢至極。”
瓊斯贊同地說:“感覺他們就在對我們評頭論足。”他去過不少健身房(有的健身房只是一個配備了健身設施和音樂的房間),但都不感興趣。最后,他找到了一個對年長人士比較友好的小健身房。
50歲時,扎倫巴對運動完全不感興趣,體重也超標。他第一次進健身房的體驗也讓他感到很糟糕。“健身房里的每個人都比我身材好。”他說。不過,他也以驚人的方式克服了這種疑慮。
后來,他多次參加了馬拉松,以及一次鐵人三項,并在2014年贏得了健身模特和肌肉模特(類似健美)等比賽的世界冠軍。前不久,他還出版了一本書——《50歲開始健身》(Fat to Fit at Fifty),在書中介紹了他的健身旅程,并提供了有關健身技巧。
50歲后努力保持健康體型是一種樂觀的行為,能傳達出你想要積極對待下半生的意圖。“我經常聽到有人說,‘現在開始健身已經太晚了。’”扎倫巴說,“但我卻認為,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我50歲時根本不運動,到了55歲,我算得上是世界上同齡人群中最健康的人之一。”
他指導的健身對象目標都算不上宏大,“他們主要追求的是在獨立生活的基礎上延長壽命,做到腿腳靈活,享受快樂、獨立的生活。”他補充說。
像扎倫巴這樣的非凡故事有沒有可能會讓人喪失信心,而不是備受鼓舞?老年醫學顧問、《衰老并不可怕》(The Book About Getting Older)一書作者露西·波洛克(Lucy Pollock)表示,“像‘所有人都可以跑馬拉松’這樣的頭條新聞并不合理,事實也并非如此。”
但是,50歲后保持健康并不一定就非要穿著萊卡纖維運動服,也不一定非要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
據Sport England的凱特·戴爾(Kate Dale)表示,“關于年長人士想要變得更加健康,普遍有兩種看法。一種是坐在輪椅上的運動,一種則是像73歲的網紅跳繩大叔(Skipping Sikh)那樣保持高強度運動。他真的很了不起,但你沒必要嘗試這種高強度運動,你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
這一點至關重要,正如波洛克在書中寫道,有關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有效延長年長人士的壽命,關鍵還可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這里的年長人士還包括耄耋老人。
波洛克表示,她工作中最有意義的一部分,就是看到身體虛弱、行動不便的年長人士能重新找到活力并獨立行動。“令人驚訝的是,在較短的時間里,少量運動也能夠迅速產生積極變化。很多人可能都做不了深蹲,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什么運動都做不了。”
布萊恩·內森(Brian Nathan)無法完成芭蕾舞中的下蹲動作(非常接近深蹲,但要優雅得多),但82歲的他,在英國皇家舞蹈學院(Royal Academy of Dance)專門為55歲以上的芭蕾初學者和之前有一定基礎的人士舉辦的“銀天鵝”(Silver Swans)課程上可以完成單腿下蹲動作。
內森于從三年前開始學習芭蕾舞。“我的想法很簡單,我必須動起來,但我極其排斥運動,也不喜歡游泳,于是我想,能不能嘗試去跳舞。”內森說。內森發現,芭蕾舞也是難以想象的困難,“銀天鵝課程的老師對我們非常友好,他們非常理解我們,知道我們年紀較長,所以不會一直讓我們練習。”他補充說。
布萊恩·內森(Brian Nathan)。圖片來源:Brian Nathan
年輕的時候,內森是非常出色的交際舞舞者,他也喜歡打板球和橄欖球。“那個時候,我發現女孩們都喜歡跳舞,所以,我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舞者。”內森回憶說。
然而,自從有了六個孩子后,再加上自己創辦的工具設備租賃公司業務發展也非常成功,“我就沒空去運動了。”內森說。但如今,內森每周的運動計劃卻讓我自愧不如。
“星期一,我會跟同齡人士打板球和網球,這些運動都非常有趣;星期二休息;星期三,我會參加皇家舞蹈學院舉辦的另一項芭蕾課程;星期四也是休息;星期五我會練習跳芭蕾舞。”內森說。
內森表示,他取得了明顯的進步。“現在我非常有動力,希望可以變得更好。我希望能隨著音樂跳出優美的舞蹈動作,但目前還做不到,但我每周還是希望繼續嘗試。今天早上我們在散步,但用芭蕾行進步的方式走路卻非常困難。我記得三年前嘗試過這種走路方式,我根本做不到。現在,我的表現好多了。我能看到自己的明顯變化。”他說。
運動方式多種多樣,具體取決于個人情況、健康狀況、資源、時間和意愿。“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諒解。”波洛克說,“接受自己的運動邊界,在限度范圍內選擇恰當的運動方式。”
對于希望挑戰自我的人,扎倫巴建議嘗試參加一些阻力訓練,以及可以提高心率的運動。他說,一定要努力戰勝肌肉減少癥,這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或不活動而導致骨骼肌在質量、品質和強度等方面產生退化性損失的癥狀。
運動可以讓你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靈活、協調,對日常生活也有益處,讓你保持敏捷、防止跌倒。這里的運動也并非是高強度運動。
扎倫巴建議,開始可以從“門框”拉伸這種簡單運動開始。波洛克建議,無論是多么低強度的運動,只要有進步,都要給自己鼓勵。“發現自己相較于上周有什么進步。多鼓勵自己,并時刻提醒自己在短時間內已經取得的進步。”她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50歲后開始運動似乎還可以鼓舞并帶動身邊的朋友和家人一起運動。庫克已經成功地帶動了幾位好友開始跑步,她自己現在經常跟女兒一起跑步。侯賽因也帶動了許多朋友一起運動。
“在我的帶動下,許多人都開始嘗試運動,我很樂意看到這一局面。”侯賽因說。她還提到,她的母親現在都在堅持健步走,每天步數能達到10000步至15000步。“她說我真的幫了她,不然,她每天也沒什么事情可做。”侯賽因說。
“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把自己稱為大家的榜樣。”瓊斯說,“但我兩個20歲出頭的兒子都開始意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為這是一種共同的覺醒。”
譯者: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