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講干貨和硬邏輯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 犀牛娛樂
犀牛娛樂原創
文|小福 編輯|樸芳
奧密克戎的攻勢之猛烈顯然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近幾日來,全國本土疫情持續蔓延,多個省市都出現了復數感染者。與此同時,包括上海、深圳在內的多個城市的影院也相繼傳來了停業的消息。這是自復工以來,國內第一大票倉城市上海的首次失守。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3月11日,全國影院總數降至10400家,營業率僅有91.4%。
當然,伴隨而來的,還有瀕臨冰點的大盤。
在過去的一周里,日票房持續低迷,3月10日大盤一度降到1702.48萬,創下了全面復工以來除了2021年除夕之外的日票房最低成績,直接打回了2020年復工初期的水平。
按照開張影院數量粗算,平均每家影院的單日票房收入僅有1000多元。而現實更加骨感,有很多影院從業者都直言每天只能賣出個位數電影票。
疫情片荒的雙重壓力不斷為冰冷的電影市場施壓。來到本周五后,好不容易等來了新片上映,誰知從業者們等來的不是救世主,卻是兩部“詐騙”無果的愛情片。
好片無人賞識
爛片無人信任
在距離白色情人節最近的一個星期五,愛情片時隔一個月再度返場。
老地點,老味道,兩部片名長達11字的愛情新片《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在3月11日一齊登陸市場。
然而在多地疫情復發的大環境下,這兩部映前熱度微弱的影片似乎難以拉動觀眾觀影熱情。截至3月12日,《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的累計票房僅達870萬+,《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則未突破300萬大關。兩部新片加在一起,還不如一部上映了一個半月的《水門橋》的兩日累計票房多。
至于口碑方面,由于觀影人次有限,截至目前這兩部影片在貓淘平臺仍未開分。
為何這兩部新片會無人問津?不能否認的是,來自影片本身的無知名卡司、無IP、映前熱度低、前期口碑鋪墊不足等問題可能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影響因素。
但另一方面,這兩部影片的長片名,也變成了雪上加霜的減分項。
過去幾年間,按照這套命名公式生產的各類疼痛青春、狗血愛情故事頻繁進入市場,在無數觀眾的心中留下了不少“心理陰影”。在很多觀眾眼中,這類拗口、矯情且無記憶點的超長片名,已經是愛情題材電影的“爛片”標配。
恐怕這也就是為什么,明明影片還沒上映,網上吐槽這兩部新片片名的聲音卻已經此起彼伏。
負面聲量之大,甚至誤導了很多網友——事實上,《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并不是一部流水線爛片,而是由王紅衛、莊麗真監制,曾經入圍過北影節主競賽的潛力之作。
當然,也不能說這就是觀眾們冤枉了好片子。
綜合影片內容與網友評價來看,《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是一部作者性較強的非傳統愛情商業片,并不符合主流觀眾的審美口味。盡管這部影片的豆瓣評分達到了7.2,不過貓淘平臺上的很多觀眾似乎不解風情,直呼該片“無病呻吟”、“流水賬”。
像這部影片在主流市場的遭遇,每年沒有十部也有八部。畢竟,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平衡自古是一個難題,多這一部也不奇怪。
更別說影片最具爭議的片名,沿用了近十年間主流青春愛情劇集、電影的標準命名套路,對觀眾的誤導性極強。
至于同日上映的臺灣電影《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則更像是一次誤判的“精打細算”。
這部影片早在2020年8月就在中國臺灣地區上映,內地公映前豆瓣評分便停留在5開頭,屬于標準的流水線愛情爛片。
從這部影片的片名、題材、口碑到引進的檔期,都不得不讓犀牛君回想起三年前同期上映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認真對比之下,可能這次的《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內容水準還要更高一些。
然而觀眾選擇爛片也是需要賣點的。哭點夠強、話題夠強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僅憑物料就能成為短視頻平臺爆款,加上精準打擊受眾人群的314白色情人節檔期,幫助這部爛片一躍成為異軍突起的黑馬,在內地斬獲9.58億元。
(《可不可以》映前想看數量遠低于《比悲傷更悲傷》)
但同期不同命,從片方動作來看,《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同樣也采取了短視頻平臺重布局,靠特殊檔期和11點11分開片的儀式感營銷策略。然而一樣都是品質堪憂的項目,到了這部作品只剩下上映兩日票房不足一千萬的體量。
可能在這之中,短視頻營銷對目標人群的觸達程度和整體大盤的冷淡,加劇了《比悲傷更悲傷》《可不可以》這兩部同類影片的表現差距。
與此同時,觀眾對長片名愛情電影的信任缺失,更讓這些影片失去了預想中的捷徑,只得直面慘淡現狀。
錯不在觀眾
對于這類愛情片而言,中國觀眾已經給過了太多次機會。
回想一個月前的情人節,《十年一品溫如言》《好想去你的世界愛你》《不要忘記我愛你》三部爛片控場之下,還能穩拿超過2.5億的日票房。
僅僅一個月后,這兩部影片只剩下悄無聲息撲街的結局。
總體來看這兩部影片和情人節新片并無太大差異,依舊是靠片名、題材吸引觀眾進場。只是在疫情多點復發的大環境下,這兩部影片檔期優勢弱,又本身缺乏IP及知名演員陣容,映前熱度較低,導致了愿意走進影院的觀眾數量進一步下降。
而長片名,也不再是這類青春愛情片吸引入場的穩贏手段。
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開始,在這將近十年時間里,采用這套命名風格的項目越來越多,但其中的高品質項目卻越來越少。當一批又一批觀眾懷揣期待走進影院卻發現自己成了上當受騙的“大冤種”,最后承擔觀眾離場后果的,其實是未來的更多新片。
這樣的事情在中國電影市場已經上演過太多次。
前有“快樂家族”參演電影必爛片定律,后有流量明星參演主旋律電影必爛片定律、諧音梗片名必爛片定律......經過了今年情人節,恐怕以后還會加上一個情人節首映愛情片必爛片定律。
這些定律曾經都是吸引觀眾的利器,只是由于市場投機項目的大量涌入,導致這些曾經奏效的項目開發方式都演變成了對標爛片的定律。在這背后,都是國產影片對觀眾耐心的一次次消耗。
在我們看來,《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如果有一天我將會離開你》這兩部影片無非是在接受選擇的后果。在商業電影市場,比片方更加精明的觀眾總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無論是靠片名取巧還是靠主創陣容討喜,沒有任何捷徑能夠永遠奏效。
而對于電影行業而言,越是在低谷之時,這些負面案例越是值得警醒。許多從業者總在抱怨觀眾不進電影院、不愛看電影了,又何嘗不是因為這些“詐騙電影”一次又一次傷害觀眾,不珍惜觀眾的信任。
長此以往,再堅固的市場,也禁受不住這些。
END
犀牛娛樂備用號↓↓↓
【合作 | 投稿 | 應聘】
歡迎添加微信120165518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道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于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簡歷或作品請投遞至郵箱120165518@qq.com或加工作人員微信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