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確是虛擬經濟騰飛的元年。大量 “元宇宙”、“NFT”這樣的虛擬經濟流行詞匯,出現在了2022虎年春晚。更玄乎的是,小品《還不還》一經播出,與沈騰提到的“狗王Dog King”相應的虛擬幣DogeKing,在外網暴漲將近6000倍。
但不得不說,大眾對于對虛擬經濟的態度依然是模糊的,有人認為NFT是唬人的噱頭,也有人認為NFT前景無限。定位于數字文化領域具有獨立觀點和價值導向的《遇鑒家》,希望以NFT系列專題,展開一場NFT與相關生活方式融合的祛魅之旅。目前,北京冬奧會各項賽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讓我們首先從體育領域開始吧。
2020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了27000多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5萬億元。中國人均體育消費已達到1063.8元,并有望在2022年突破3000元。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體育正逐漸由以體育賽事為主的部分人的狂歡,轉向了人人都向往參與其中的大眾活動。
2022年冬奧會上世界新青年的icon谷愛凌的走紅,以及賽事之外年輕人對于滑雪運動的癡迷和參與度,體現出的是全新的消費能力、消費理念與體育運動之間相互賦能的關系。
而作為虛擬經濟時代的全新消費方式,NFT(非同質化代幣)的出現,也勢必將為體育行業打開新的格局。2020年5月,國家體育總局印發《促進體育消費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要鼓勵和引導體育企業利用區塊鏈等新技術,創新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
作為非同質化加密幣,NFT本身既是一種貨幣,又可以被編寫入相應的各種時間、所有者、交易過程等數據。而作為公平競爭的平臺,體育賽事本身也有著嚴謹、公平的規則。
在體育賽事與NFT的雙重確權下,每個體育運動員在比賽中的影像、音頻甚至運動軌跡等數字資料,或許都可以被鑄造成初始于個人的NFT,并且在后續的交易以及個人價值的不斷提升中增值。
2021年,美國NBA球員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灌籃視頻鑄成的NFT就曾以20.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2.3萬元)的價格被售出。
眾所周知,體育賽事是在公平透明的情況下舉行的。大眾在收看體育賽事進行的同時,也是賽會成績的共同見證者。
在規則之下,運動員的成績是公正、獨一無二且僅屬于個人的。在這樣的背景下,運動員在賽事中獲得的各種成績、名次、紀錄,或將均可被鑄造成NFT,方便更公開透明的珍藏與擁有。
每一位觀眾對于比賽的見證,也可以使參加賽事時的門票鑄造成NFT,在線上經濟時代的購買和核驗動作,也可以通過NFT的透明性更好地完成。
NFT的持有者甚至可以替賽事機構做出部分決策,譬如,西班牙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在2020年推出了球迷代幣,持有者有權決定球隊更衣室內的墻壁裝飾。
競爭性,是競技體育最具魅力的本質之一。運動員不斷突破自我、追求最優成績,同時也成就了自身的價值和魅力。作為一種非同質化加密幣,NFT恰巧適合為運動帶來的種種價值佐證。
2022年1月10日,全球最受矚目的體育賽事之一澳網在Decentraland上公開發售的一組6776個NFT,稱為“ArtBall NFT”。觀眾不但可以在虛擬世界中觀看比賽,還可以參與一場同樣激烈的“抽獎”。如果賽事中任意一個勝球落在用戶購買的NFT空間中,機構都將獎勵相應所有者,該NFT的價值也會相應飆升,而且NFT所有者還將在未來收到包含積分、虛擬可穿戴設備和其他好處的空投。由此可見,體育賽事的過程和結果都可以賦予NFT更多的價值。
體育賽事的公開性造就了其功利性,在備受矚目的體育賽事中,資本的加入和運作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一種本質貨幣,NFT背后的巨大商業價值與體育賽事的巨大商業價值,完全是可以聯動的。
回顧歷屆大型體育賽事背后,一定伴隨著限量紀念幣、紀念郵票等周邊商品的發售。2021年6月,這一傳統的收藏方式已經被NFT打破。國際奧委會就曾與Animoca旗下子公司nWay共同推出奧運會收藏NFT徽章。根據收藏品不同的稀缺性,東京奧運會發行收藏NFT系列價格也從9美元到499美元(約合人民幣57元-3175元)不等。
同時,體育機構在元宇宙中,還可以通過NFT玩出更多融資新花樣。譬如,通過虛擬房產平臺,機構可以號召觀眾以建造虛擬主場體育館的方式,通過NFT進行融資。
而作為體育賽事的贊助商,一向保留著推出賽事聯名產品的慣例。在虛擬經濟的語境中,限量聯名產品是否也能通過NFT,擁有更多紀念意義和商業價值呢?
在激烈的角逐和可觀看的運動美感中,體育賽事的大眾娛樂性不言而喻。而NFT本身就是大眾娛樂在數字時代的虛擬產物。在電子競技、偶像經濟中,NFT早已有了不俗的表現。這些經驗同樣是體育界可以借鑒的。
在大眾娛樂中,偶像養成的形式,成就了更優質偶像的誕生,也在偶像與粉絲間建立了更緊密的情感聯系。在體育賽事中,運動員本身就是更值得尊崇的偶像。
從積極層面來說,娛樂精神與大眾資本的注入,可以讓運動員獲得更優質的訓練資源,在激發體育成績進步的同時,運動員與粉絲間的關系,也早已突破了觀看與被觀看的傳統形式。
2021年,NBA就曾經鑄造過明星球員的收藏卡片NFT,運動員和粉絲雙方均可通過自身的種種努力,提升卡片的價值,以此使得粉絲經濟更快速、更公正的變現。
現在,讓我們回到大眾最關心的話題——NFT是否是全新的炒作噱頭?
從歷屆體育盛會發布的紀念徽章到吉祥物,每一件賽事周邊產品都因各種新聞、事件、故事的加持,被賦予了大量附加價值。而NFT的本質同樣是收藏品。在收藏品的任何領域中,無論是藏品的締造者,還是藏家,都有權利通過正當的手段,擴大其持有藏品的附加價值。恰恰是NFT的種種特性,讓這其中的過程更加透明、可讀。
2022春節假期, 2022北京冬奧會周邊商品也應期開售。不少人為了收藏到心儀的周邊商品,甚至排隊長達12小時。與此同時,“黃牛”的出現以及惡意倒賣的新聞也層出不窮,這似乎是體育賽事周邊產品銷售的老問題。
目前,國際奧委會已經宣布,官方授權冰墩墩數字盲盒將于北京時間2月12日凌晨01:00在Flow鏈上交易市場nWayPlay發售,總共500個,每個99美元(約合人民幣629.8元)。與此同時,北京冬奧會官方授權手游《Olympic Games Jam: Beijing 2022》也在Flow鏈上發行。
如果你買到了冰墩墩,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給大家。
2021年12月,在谷愛凌即將出征北京2022冬奧會之際,奢侈品牌巨頭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已經搶先發布了由她演繹的Twist手袋廣告大片。對于體壇巨星們來說,體育精神與時尚態度趨于同質。
在下期內容中,遇鑒家將與大家聊聊,時尚行業如何利用NFT施展拳腳。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谷雨未來文化科技”(ID:gh_57999c6fe4c8),作者:遇鑒家,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