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在地鐵,上流君和一位窈窕的都市女郎擦肩而過,還來不及感慨她的精致妝容如何到位,鼻端就聞到了一陣香水味——
優雅的氛圍感中帶著一點點未知名花果的微酸,像是深秋的清冷與溫暖混合在一起。
上流君忍不住詢問身邊的朋友:“這是什么香水?”
朋友說:“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問問我們寫字樓物業,這味道簡直和我們大堂的香薰一模一樣!”
調香師們可能并不知道,他們精心調配出來的香水最終會被粗暴地分為:聞起來很酒店,聞起來很百貨大樓,聞起來很寫字樓……
在香水界有一則江湖傳言:買香水就像賭博,不翻車就謝天謝地了。
事實上,就算被形容為“夢回酒店大堂、百貨公司一樓”等,對當事人而言也并不一定是跌份兒的事,至少——它聞起來很貴。
怕的就是明明是很貴的香水,卻硬生生噴出了三無產品的廉價味兒。
好聞的香水美好得千姿百態,而翻車的香水充分展現了什么叫千奇百怪。
不少人表示,原來香水翻車最魔幻的副作用就是讓人無師自通“移形幻影術”,在聞到香水的那一刻,人就瞬移到了奇奇怪怪的地方。
有人噴完銀色山泉后,仿佛親臨了城鄉結合部的發廊,整個臥室都彌漫著濃郁的Tony味兒。
還有追求小眾香水的友友,被“被詛咒的血腥古墓味”所吸引,沒想到噴上后斬獲殊榮——像一年沒人住的老家房子的味道。這畫風落差不是一星半點,本以為是《情迷吸血鬼》,實際上是《春節回老家》。
羅意威的濱海假日,本以為是清新的海風吹過漂亮的浪花,比基尼美女在沙灘上風情萬種;
然而現實be like:仿佛置身于四十度大太陽下能把雞蛋都烤熟的柏油馬路上,一股子燥熱……
而更多情況下,則是香水變得不像是香水了。
它們有的散發著狗皮膏藥味兒,讓人噴完后一秒拿捏病弱傷殘的柔弱感,也給眾多打工人《如何正確請病假》的靈感啟發;
有的則會忘記自己是由草木花果的香味復合而成,卻低調而謙虛地散發著一股子菜味兒。
倘若某些香水被一些嗅覺細膩且想象力豐富的人盯上,事兒就大發了。
有網友曾深情評價:“納斯馬圖黑色煙草的味道,就好像一個有40年煙齡的大叔和你面對面說話時,呼出的口臭味。”
也有人噴完暗木之革后,被人以為掉入小便池——悲劇畫面感頓時有了,窘迫的眼神,無處安放的手腳,沾染氨水味的衣物在36.8℃的人體體溫下自然烘干……
好在有的“翻車”充滿了趣味,例如以玫瑰為主調的香水,令眾多吃貨誤以為是不久前吃了鮮花餅——很好,富家的高冷千金一下子就被拉入了塵埃里。
總之,香水廠家辛辛苦苦塑造的各種氛圍感,都因為一千個鼻子的一千種香評被一一打碎,有的還朝著詭異的方向持續奮力突變……
甚至有的香水被打上了治療便秘的tag,真·翻車重災區大型現場。
無論翻不翻車,在香評區,人均文學大師,可以說是:文字之精美,辭藻之華麗,想象力之豐富,讓科幻小說家都望而卻步。
清新、冷冽、醇厚、熱烈……疊加各類形容詞陳述香氛的層次,都只是香評文學的入門級水平。
而進階版的香評,一定得讓讀者身臨其境,于是乎,通感修辭在香評文學中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揚光大。
△有的香評,實則在高級開車
香評文學之基:令人浮想聯翩的香水名字
香評文學可以這么出彩,還得是沾了各類香水名字的光。
對于如今的香水來說,它們的名字就是場景的第一幕,且決定了故事走向——顯而易見,大多數香水都選擇了能讓人浮想聯翩的名字。
較為常規的香水名字主要基于華麗奢華的主題展開,如:蝴蝶夫人、帝王之水、橙色蘇丹、一千零一夜、沙特阿拉伯……
而不常規的,其中有一類明顯走的是復仇文學那股子決絕又深情的路線,例如:冥府之路、無人區玫瑰、白色浪漫、荒漠孤魂……
△所以冥府之路究竟是個啥味兒?| 來源:小紅書
還有一類則在世情邊緣游走,或正大光明透露著艷俗,或毫無顧忌地表達著open的態度,例如皮膚游戲、流浪者之歌、小偷玫瑰、事后清晨,以及Tom Ford 家的 Fucking Fabulous,中文直譯為“他媽的真棒”。
香評文學的行文思路:氛圍感拿捏住
在香評文學區,作者往往會基于香氛成分構建了多個高級的遞進畫面——不管故事的邏輯重不重要,反正氛圍得到位。
解放橘郡腐尸,是一款以皮革氣味為主導、香草貫穿整個香調的香水,各式各樣的花香、脂粉香氣混合其中,形成的奇特香調里甜美與腥臭并存。作為一款極其小眾而獵奇的香水,香評人總會大膽點題:
沒有人會去深究這具腐尸為什么一會是將死的,一會兒已經是腐尸了,更沒有人深究這具腐尸到底走到腐敗的第幾階段了,總之,只要渲染夠了這份感天動地、跨越生死的絕美愛情就夠了!
和腐尸相比,“是他穿過大雨滂沱擁我入懷”的大吉嶺茶,或者“假如可以,我想用余生的每一秒記憶,都是關于你的香氣”的蔚藍,亦或者“動了情的痞子,連刀都拿不穩了”之類的故事,都顯得遜色不少,至少它們都發生在人間。
香評文學的出其不意:王家衛+反矯情
毫無疑問,“愛情”是香評文學最大的主題,如果說古早風格的香評大多數還是:
噴了香奈兒就更有干勁的年輕女孩兒,畫著精致的妝容,穿著細高跟鞋,眼角眉梢卻難掩青澀與稚氣,抱著文件夾穿梭在窗明幾凈的寫字樓里,留下窈窕而倔強的背影……
即:在香評里,完成了價值觀的輸出以及自我的成長塑造。
那么如今主流的香評文學對標的就是王家衛的電影劇本,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的傷感、迷失、愛與遺忘,不明覺厲且令人琢磨不透。
正如一位網友總結,香評文學的兩大主流方向,其一是全世界都想和我睡,其二是這味道像和我一塊睡的男人(或女人)。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香評文學中又衍生出了另一后現代化支流,上流君愿稱之為:反矯情香評文學。
噴著Burberry淡香水的優雅英倫風男士,在一位反矯情網友腦海中聯想出來的畫面是這樣的:
他并沒有從咖啡館或圖書館里走出來,也不是身著昂貴風衣、眼神憂郁、拿著黑色長柄雨傘的紳士;
而是從高級澡堂子里剛搓完背的奶爸,本著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原則,用起了梳妝臺上的客用廉價香水,回家以后和老婆一一報備澡堂地址以及付款記錄。
也有資深買手自述意外炸車經歷,浩浩蕩蕩寫下一篇小作文,全程咆哮道:“齁人的古怪花香+廉價化妝品粉塵+奇怪的塑料味……那濃艷濃甜的味道能把我的屁股熏得肥碩起來,連生三胎都毫不費勁。”
△來,筆給你,大大會寫就多寫點
事實證明,不會寫電影劇本的爆梗反矯王者不是一個好的香評人。
而比起香評文學的內卷,更驚悚的莫過于香水本身的內卷。
香水的內卷一向秉承著硬核派作風:即便累禿了十個調香師,表面依然矜持而高冷地以最精英的姿態推出新品。
然而,內卷到一定程度,是會瘋魔的。如果說“腐尸”還是調香師從文學作品提取些許藝術靈感,在故事走向上設置地讓人有些看不懂,那么有一些香水,真的從立意上就開始令人不知所措了。
據媒體報道,今年福特發布了一款新香水,對,就是那個汽車公司福特,為了回饋廣大客戶,以加油站為包裝靈感的福特新香水主打的就是一股“汽油味”,可以說是非常賽博朋克了,只要噴上這款香水,每一個人都是高級汽車人。
而在福特推出跨界汽油香水之前,俄羅斯人更是藝高人膽大,反手就是一款總統主題香水。
向來以搞怪為最高準則的Lady Gaga也曾推出過自己的周邊香水——FAME香水,據Gaga姐表示,這款香水是用自己的血液和男性的精液分子調和而成,目的就是希望粉絲能感覺從肌膚上擁有她自己。
同樣表現出對“血液”迷戀的還有意大利香水品牌blood concept,推出了以4種血型為主題的香水。
而在仿真某類物品氣味的內卷之路上,奇葩能人更是比比皆是。
曾幾何時,微軟副總裁Patrick McCarthy因為喜歡錢的味道,于是推出了香水“His Money”。
Demeter則推出了專門送給吃貨的骨灰級香水——小龍蝦香水,別問,問就是一整個被饞到。
一向在極端正經和極端不正經兩邊來回橫跳的日本人,自然也不會放棄在香水界展現他們工匠精神的機會:
女子更衣室的味道、吹奏部女高中生頭繩的香味、少女腳心的香味、女高中生大便的味道……是正常人聽了會大呼離譜的程度了。
總之,在調香師與試香人瘋狂內卷的當下,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哈姆雷特就有一千種香水與香水測評。
而香水作為承載了人類情感、欲望的物品,無論是五花八門的香評還是奇奇怪怪的氣味,說到底透露的還是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這也正好能解釋,過于意識流的香評,實在太私人了。
或許,再回顧一下你的朋友在降智階段是怎么盲目夸自己對象的,你就更能體會,私人意識流是有多不靠譜。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網易上流”(ID:heyupflow),作者:持墨,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