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京東之后,騰訊再次減持東南亞互聯網巨頭Sea Limited。
1月5日,騰訊發布公告稱,已完成交易減持Sea Limited 14,492,751股A類股,從而使持股權從21.3%降低至18.7%。公告還顯示,騰訊于Sea所持有的投票權預計將減少至10%以下。
此外,根據Sea周二發布的聲明,公司計劃于今年2月的股東大會上提議改變股份結構,將B類股投票權從一股三票上升至一股十五票。
同時,騰訊也將把所有B類股轉換成A類股,使Sea CEO李小冬成為B類股的唯一持有者。屆時,騰訊的投票權將減少到10%以下。
據彭博社報道,騰訊減持Sea的價格為每股208美元,較周一收盤價折價6.9%,截至周二收盤,Sea跌11.41%。
行業內,Sea被稱為東南亞的“騰訊+阿里巴巴”,其從游戲平臺發家,后拓展至電商和數字金融。去年9月,Sea股價曾一度漲至353.9美元高點,李小冬也隨之成為新加坡首富。不過Sea最新市值已然腰斬。
近年來,騰訊在Sea的控制權逐年減少。據年報顯示,2019年騰訊擁有29.1%的投票權,2020年降低到25.1%,2021年為23.3%,主要是由于被發行的新股稀釋。
受騰訊減持Sea影響,騰訊系股票今日集體下挫。拼多多大跌逾10%,富途控股跌逾7%,京東、貝殼、蔚來均跌逾6%。
此前騰訊減持京東,被業內解讀為騰訊面對反壟斷趨勢做出了主動應對舉措。如若這一解讀無誤,那么未來騰訊減持的名單或許將越來越長,比如拼多多、美團、滴滴、快手等。
關注獲取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