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月13日-15日,36氪WISE2021新經濟之王峰會在上海舉行,今年我們以「硬核時代」為主題。“硬核”是當下時代和大環境帶給中國新經濟企業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要求企業關注技術創新,找到自身“硬核”壁壘;另一方面要求企業回饋社會,展現更多“硬核”責任與擔當。在從商業模式創新的“應用時代”邁向技術創新的“硬核時代”之際,我們與上百家硬核企業匯聚一堂,聚焦宏觀政策、智能制造、半導體、新能源、新消費等熱門賽道,全方位探討各領域如何構建以創新驅動的硬核競爭力。
在WISE 2021峰會上,遠景科技集團零碳戰略總經理張元分享了未來碳中和賽道中最大的機遇點,也即是Decarbonization(脫碳)和Digitalization(數字化)結合。未來30年是碳中和沖刺的關鍵時間段,但人們面對的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地球氣候系統,如何實現碳中和成為目前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
36氪供圖
“工具”在應對這一龐大、系統性的工程中,顯得尤為重要,而日益成熟的物聯網技術和智能化設備提供了解決方案,智能物聯網正在成為“新電網”。
根據張元分享,遠景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在雙碳目標提出前,遠景已經布局了EnOS?智能物聯網平臺,該平臺目前已經承載了360GW的能源資產,連接了全球1.1億個終端智能設備,并承載新加坡“智能國度”系統。在連接和整合的意義上,智能物聯網平臺將成為未來各個國家、各個城市、各個工廠打造零碳最核心的基礎設施。
另一Digitalization的載體則是零碳產業園。零碳產業園可以將富集的可再生能源及產業群整合在一個載體中,實現工業迭代,會成為碳中和時代的“新基建”。遠景已經在鄂爾多斯這一以煤炭為主的資源型城市落地“遠景零碳產業園”,匯集了零碳能源供給系統、產業、智能基礎設施,并將給當地創造超過2萬個綠色工作機會。
在愈發嚴峻的碳中和目標下,數字化和碳中和將組成新的生態,未來這一賽道也將更加豐富,并涌現更多玩家。
以下是張元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
非常高興來到36氪今年WISE的會場。
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個月在格拉斯哥閉幕,這個氣候大會非常有意義,因為它打響了全球碳中和的發令槍,全球絕大部分國家都在大會上承諾,要在本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目標。
大家知道在人類工業革命之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差不多是100PPM,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到達了410PPM,地球的溫升也超過了1度。
地球的氣候系統是一個復雜的非線性系統,啟動它很困難,讓它停下來也非常的困難,所以未來30年是全中國、全人類向碳中和沖刺的30年。這是全人類目前為止面對的最大挑戰,但是其中也蘊含了巨大的機遇。
當風電、光伏、儲能替代煤炭成為新煤炭,動力電池和氫能成為新石油,就需要一個智能物聯網去替代傳統的電網,成為新電網。
Decarbonization(脫碳)和Digitalization(數字化)這兩個D的結合,將是未來人類在碳中和沖刺賽道里最大的機遇點。
在“雙碳”目標提出之前,遠景就布局以EnOS?智能物聯網平臺,去打造新電網。目前為止,它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物聯網平臺,承載了360GW的能源資產,連接了全球1.1億個終端智能設備。像新加坡的“智能國度”的整個系統建立在遠景EnOS?智能物聯網平臺上。它是未來各個國家、各個城市、各個工廠打造零碳最核心的基礎設施。
36氪供圖
基于數字技術,我們希望去賦能企業和城市,去做一個開放的安卓操作系統,遠景EnOS?的智能物聯網和我們現在手機上的ios、安卓系統一樣,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它和硬件解耦,它作為一個終端的平臺沉淀了遠景大量的碳管理模型、能源管理模型、機器管理模型,可以把這些碎片化的終端設備和發電側連接在一起,去賦能一個城市、一個工廠、一個社區實現碳中和。
現在遠景在做的另外一個新的基建項目,叫做零碳產業園,因為我們發現,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比如中國,可再生能源富集的地方和終端的產業相隔非常遠,現在有一個解決方案,就是建大量的特高壓,把發電和負荷結合在一起,但是我們有的時間不多,我們只有30年去完成這個進程。通過什么形式把我們富集的可再生能源和大量的工業產業放在同一個載體里面,形成新工業的迭代,這是一個巨大的命題,我們認為,零碳產業園將成為碳中和時代的新基建。
目前,我們在鄂爾多斯打造全球第一個零碳產業園,它的意義就是內蒙古鄂爾多斯是世界的煤炭中心,中國將近六分之一的煤炭產自鄂爾多斯,我們認為在一個煤炭城市去實現碳中和的轉型是有標志性意義的。
我們在鄂爾多斯打造的零碳產業園包含四大主要的特征:
1、它需要打造一個零碳的能源供給系統,我們通過風、光、儲和智能物聯網的協同,為園區提供100%的可再生能源,并且提供安全穩定的電力供給。零碳產業園不會碰到限電的問題。
2、我們在產業園里匯聚零碳的產業與科技,現在我們在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布局了20GWh的動力電池和儲能工廠,我們聯合一汽解放將在那里落一個全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電動重卡的生產基地,同時把整個電池的上游,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一整個零碳產業聚集在這個產業園里面。未來,零碳產業園生產的電動重卡將替代鄂爾多斯現在33萬輛柴油重卡,這是零碳產業與科技的結合。
3、零碳產業園將做到對能源和碳排放的實時監控,在零碳產業園生產出來的每一個工業產品,就會自動帶上碳標簽,這為中國未來產品突破碳關稅的限制,向歐美出口,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4、我們希望通過零碳產業園帶動當地的低碳轉型,我們預測零碳產業園在完全建成的時候,會為當地帶來超過兩萬個新的綠色工作機會,并且培育一系列的綠色企業。
我們的目標是在這個產業園里面實現百億度的綠電本地消納,實現千億元的產值,并且每年減少上千萬噸的碳排放。
我們不僅在鄂爾多斯打造這個模式,還正在通過零碳產業園的新基建和智能物聯網的新電網,把這個模式向全國和全球推廣。
最后,我們也希望去打造一個新的創新生態,今年遠景和紅杉成立了百億碳中和基金,希望培育零碳的創新生態,希望創新的初創企業和我們一起在數字經濟和零碳產業相結合的賽道上,共同開發零碳新生態,為全球的碳中和沖刺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