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15日,36氪WISE2021新經濟之王峰會在上海舉行,今年我們以「硬核時代」為主題。“硬核”是當下時代和大環境帶給中國新經濟企業的挑戰和機遇,一方面要求企業關注技術創新,找到自身“硬核”壁壘;另一方面要求企業回饋社會,展現更多“硬核”責任與擔當。在從商業模式創新的“應用時代”邁向技術創新的“硬核時代”之際,我們與上百家硬核企業匯聚一堂,聚焦宏觀政策、智能制造、半導體、新能源、新消費等熱門賽道,全方位探討各領域如何構建以創新驅動的硬核競爭力。
36氪CEO馮大剛認為,“硬核”有兩層的含義:一是企業的科技含量、制造含量要求加強;二是要企業更加重視承擔社會責任。
馮大剛用一句話來概括“硬核時代”:從過去的“模式創新”到今后的“科技/技術創新”,從過去的“只考慮自己”到今后的“考慮社會”。
36氪CEO馮大剛
以下是馮大剛的演講實錄(經36氪編輯):
大家早上好,歡迎各位來到36氪舉辦的2021年WISE新經濟之王峰會,我是36氪的CEO馮大剛。
WISE大會作為36氪年度最重磅IP,已經舉辦了9年,今年我們首次將線下會場設在上海,首次與抖音建立獨家合作關系,進行線上線下傳播聯動。這也說明即使外部環境變化無常,我們還是可以找到解決方案。
今年,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感觸:互聯網變硬了、企業需要轉向硬核。
什么是“硬核”?我認為這里有兩層含義:一是企業科技含量、制造含量的要求加強了;二是企業要更加重視承擔社會責任了。因此我們提出“硬核時代”這個概念,并將它定為這次WISE大會的主題。
為什么我們會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提出“硬核”?因為時代和環境要求我們必須變“硬”。
回顧過去十年新經濟的發展,大多數企業的創新主要集中在商業模式。然而,近年國際環境漸趨復雜、各國爭相調整供應鏈,這些都要求中國企業更加關注技術創新——對已有技術應用的創新以及發明原創性的技術。
另一方面,宏觀政策調控也為我們指明了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今天的企業家不僅僅要有硬核實力,還要有躬身入局的硬核責任與擔當。這里的社會責任包括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更多的社區貢獻、更積極的節能減排。
36氪CEO馮大剛
用一句話來概括“硬核時代”,就是要從過去的“模式創新”到今后的“科技/技術創新”,從過去的“只考慮自己”到今后的“考慮社會”。
我一直認為中國創業者是全世界最硬核的,他們經歷了太多的紛繁復雜的變化,當前的大變局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所以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很快的適應調整。但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我們要問自己: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我們應該怎樣應對時代給我們的挑戰,不負時代給我們的機遇?每一個企業都應該思考自己所在的行業是不是能做到全球領先,思考怎樣能提高自身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含量,思考怎樣才能成為帶領整個行業實現產業升級的“引擎”。
十一年來,36氪已經從最開始的一個微信公眾號,發展成一個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企業服務平臺。比如我們去年8月上線的“企服點評”平臺已經上線商家端,正式從內容生產者轉向運營平臺。我也在無時不刻的問自己:36氪怎樣能夠成為帶領整個媒體、知識行業完成“轉型”的驅動者之一?甚至成為全球“媒體轉型”的一個好案例?
同時,我們也不要認為硬核就沒有泡沫,即便在“硬核時代”也要從各自的實際情況出發,避免盲目跟風、一擁而上的情況,警惕硬泡沫。
最后,我想特別感謝今天能夠來到現場參與的嘉賓和觀眾,也要感謝所有在線上參與的嘉賓和觀眾,希望你們能在本次大會期間有所悟、有所得。接下來讓我們共同期待“硬核”嘉賓的精彩演講,我宣布2021年WISE新經濟之王峰會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