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紅是非多,狐紅也是。
對于24小時駐守互聯網的年輕人而言,或許都曾聽聞過“川沙妲己”玲娜貝兒的名號。這只熱愛冒險、喜歡解謎的粉色狐貍,在網絡社交平臺可是女明星級別的角色。可愛的外表、元氣治愈的行為,通過互聯網用戶的裂變式傳播,玲娜貝兒被粉絲奉為“國民閨女”,迅速晉升為迪士尼新一代“銷量冠軍”。
不過,僅出道兩月有余的玲娜貝兒,最近卻因“男女游客區別對待”、“拒絕游客請求、‘踩心趕人’,消極營業”而陷入“下頭”爭議。雖然有粉絲稱“玲娜貝兒是在為博主指路,并不是要趕人走”、“互動時間沒這么短,博主斷章取義”,但含有不少負面討論的“黑熱搜”仍一度登上微博、抖音等熱搜前列,甚至有網友因玲娜貝兒的不同扮演者開始“站隊”。見慣了大風大浪的網友們,這次難得表現出了疑惑:“這瓜我還真沒見過。”
迪士尼給予玲娜貝兒的背景設定相當簡單,演職人員憑借極其豐富的肢體語言,與游客的面對面互動,讓玲娜貝兒變得鮮活——機靈俏皮、元氣滿滿,成為了大量互聯網“云游客”的共識。
玲娜貝兒的幾位扮演者,因為玩偶服上身之后褲腿長短不同,粉絲們便開始以七七(七分褲)、九兒(九分褲)、堆堆(堆堆褲)加以區分。其中,九兒甜美呆萌,會向那些喊“兒兒”的游客,掰著手指教對方念自己的名字;堆堆是“社交牛逼癥患者”,擁有“狐狐祟祟”、搖尾巴等出圈時刻,隨時保持活力滿滿;而七七則被稱為“拽姐”,會因直播黃牛干擾普通游客互動而做出“拔劍”的舉動。
有粉絲表示,此次“翻車”的演職人員“呆呆”是入職不久的新人,或許是想延續之前演職人員賦予玲娜貝兒的“傲嬌”屬性,結果卻不盡人意。
在“玲娜貝兒下頭”話題討論區,有部分網友的激烈爭論不以為然:“玲娜貝兒不就是線下啞巴版企業勢vtb嗎,更換中之人引發關于靈魂與皮囊的討論,太常見不過了。”
所謂“企業勢vtb”,是指從屬于企業或事務所的虛擬UP主,能獲得公司的技術、資源支持,“中之人”即角色身后的扮演者。如果是偏向直播領域、與觀眾實時互動的虛擬UP主,很大程度將依賴的中之人的臨場發揮水平,因此中之人的個性與行為將影響虛擬UP主的屬性。更何況先入為主的觀念,會讓優秀的扮演者與形象深度綁定。近日宣布無限期停止活動的絆愛,曾引發的較大爭議正與其中之人息息相關。
某種意義上,同樣仰仗角色背后的人來完善人設的玲娜貝兒,和虛擬UP主的確有著相似之處。只不過中之人與觀眾隔著互聯網,而玲娜貝兒背靠的迪士尼線下樂園,扮演者則身穿皮套、僅用肢體語言與游客交流,相關物料的制作與傳播大多由游客完成。
因此一旦被網友發現,新人“呆呆”的表現與先前的扮演者塑造的形象反差太大,加上玲娜貝兒現有的出圈程度,勢必會在互聯網掀起巨大波瀾。
不過面對“玲娜貝兒下頭”的話題,出乎大多數網友意料的不僅是“人偶居然能塌房”,該角色的粉絲構成更是堪稱“神奇”。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許多喜愛玲娜貝兒的粉絲會以“七九堆”的說法區分扮演者。扮演者保持情緒高漲是相當辛苦的,所以玲娜貝兒扮演者有三個不難理解,可“七七”“九兒”“堆堆”分別有各自唯粉,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迪士尼一貫以來的做法,是降低“扮演”的存在感,強調“角色是真實存在的”。但不少投入真情實感的粉絲,總會試圖通過各方面加深對角色的了解,包括區分背后扮演者這一行為。
但歸根結底,同一只人偶能出現不同的“唯粉”,和玲娜貝兒所屬的“迪士尼達菲”系列IP的運營策略分不開,這個亞洲迪士尼限定的系列IP,旗下角色所走的道路與流量明星如出一轍。
如果說星黛露已經走上了“迪士尼流量明星”的巔峰,那么玲娜貝兒的成功便按下了加速鍵。玲娜貝兒存在于表情包、短視頻里,隨著網友對肢體語言的充分解讀,將可愛的小狐貍形象逐步完善。這也難怪,許多粉絲將玲娜貝兒視作“女兒”,通過觀看視頻、購買周邊、現場互動來收獲“養成”的幸福感。
對于具備消費能力的年輕人來說,玲娜貝兒所起到的作用,同樣和流量明星相似,為消費者提供情感寄托。隨時隨地元氣滿滿,就能讓觀眾暫時忘記現實的煩惱,進入“看到她就開心”的狀態。
面對“玲娜貝兒下頭”話題的突然發酵,有網友戲稱“這恐怕是前頂流星黛露”買的熱搜,還有人打趣“說不定是對家威震天在背后推動”,儼然學到了頂流明星粉絲混戰的精髓。這也正為迪士尼做出了提醒——既然要吃流量的紅利,就要承受網絡輿論的風起云涌。在玲娜貝兒火爆之前,北京環球影城《變形金剛》威震天的經歷也證實了這一點。本因“碎嘴子”躋身網紅行列,吸引到許多路人觀眾前往打卡,卻又因臺詞“愚蠢的人類”被不懂設定的游客投訴,后續漸漸淡出熱搜。
過去,迪士尼向粉絲宣告“角色是真實存在的”的底氣,在于線上線下角色所保持的一致性。米老鼠、“迪士尼公主”等老牌動畫明星的塑造,有影視內容作為基礎,人設交代得明明白白,線下迪士尼樂園的角色,也不會讓游客“出戲”從而聯想到皮套背后的扮演者。
而玲娜貝兒的人設與故事卻沒有確切定論,完全交付于扮演者與消費者來完成。試想,如果此次“玲娜貝兒下頭”的事件發生在米老鼠、白雪公主、胡迪扮演者身上,熱搜標簽只會是“工作人員不敬業”,而并非“XX角色下頭”。從這個角度看來,如何為“達菲”系列IP尋找到更加穩妥的運營模式,守護好為“童心”營造的“夢境”,是迪士尼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ACGx”(ID:acgxclub),作者:ACGx,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