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敲鐘七年之后,今日,微博登錄港交所,完成二次上市。
港股交易首日微博即跌破發行價,截止發稿,跌6.52%至255港元(發行價為272.80港元/股)。
昨日(12月7日),微博的暗盤交易收跌5.43%,報258港元。而微博美股股價,在2018年創下142美元的歷史最高價后,已一路滑落至33.48美元,市值縮水逾75%。
微博近日發布的2021年Q3財報顯示,受東京奧運會影響,微博三季度凈利和活躍用戶增長亮眼。微博三季度MAU(月活躍用戶)為5.73億,DAU(日活躍用戶)為2.48億,再創歷史新高。總營收6.07億美元,同比增長30%,凈利潤為1.82億美元,同比增長435.29%。
過去三年間,微博的營收與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放緩。2018年至2020年,微博凈利潤分別為5.73億美元、4.93億美元、3.15億美元,呈逐年下滑之勢。
微博的收入主要由兩大塊構成,一個是廣告和營銷收入,一個是增值業務收入。其中,廣告和營銷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比一直在八成左右,嚴重依賴廣告收入和缺少新的變現方式,給微博的抗風險能力帶來巨大挑戰。
今年下半年以來,受到在線教育、金融保險、文娛游戲行業廣告投放量銳減的影響,互聯網企業廣告收入集體降速。
廣告收入在百度集團的收入占比超六成,三季度百度廣告收入同比增速放緩至6%,而一、二季度同比增速分別為27%和18%;騰訊三季度廣告收入也僅同比增長 5%,而騰訊新聞的媒體廣告收入則同比下降了4%;字節跳動商業化產品部全員大會傳出消息稱,公司國內廣告收入過去半年已停止增長,而此前這一增速甚至超過200%。
除了整體廣告行業的不景氣,微博廣告收入承壓還受到中小企業廣告投放意愿變弱的影響。
微博的廣告收入主要包括SME(中小企業)和KA(品牌商)。其中,SME廣告主要是效果廣告,KA廣告則是品牌廣告。從過去兩年的趨勢來看,KA廣告的收入占比在逐漸擴大,SME廣告收入占比則在萎縮。
中小企業主要是以投放效果廣告為主,強調是變現率,SME廣告的占比下降,可能與中小企業認為微博廣告的變現率不高有關。而抖音和快手為首的短視頻平臺,利用算法上的優勢令推送更加準確,廣告變現效率更高,得到中小企業的青睞。
據QuestMobile數據,在抖音、快手、小紅書、微博四大流量生態中,微博明星名人在整體KOL(意見領袖)數量中的占比最高,達到43.7%。
微博上的明星大V基于其社交影響力吸引眾多粉絲,作為整個在線娛樂生態里聲量最大的平臺,微博正是通過KOL圈住大批流量,同時招攬大量的品牌廣告。
對于品牌來說,與明星聯合營銷,是其快速打開市場、突破圈層的重要方式。品牌在這過程中還與粉絲保持深度溝通,這種與粉絲共創的方式,無論是對實現產品轉化率,還是對提升品牌的影響力,都有巨大促進作用。
然而,從今年夏季開始,微博的娛樂生態正在悄然變化。在Q3財報電話會上,微博CEO王高飛表示,“從去年底,微博就開始降低熱搜娛樂內容占比,相關管理政策出臺前,娛樂內容穩定在25%左右”。而2020年12月,微博熱搜的娛樂內容占比達到34%。
微博熱搜為了改頭換面“去娛樂化”,在熱搜榜主頁降低娛樂信息比重,并給劇集、綜藝等宣發類的內容打上提示性標簽。微博還下線了“明星勢力榜”,取消“超級話題榜”模塊中的明星、CP、音樂分類超話排行,終止“超話”打榜,加強對互撕謾罵話題和違規賬號的治理。
上述動作,無疑將會對微博的流量和廣告收入增長帶來負面影響。“去娛樂化”持續加碼后,一些微博平臺上的流量明星正在轉向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擁抱當下最熱門的直播帶貨。
微博一直看好短視頻的前景。一方面,作為老牌社交產品,微博需要在社交關系沉淀的基礎上,鞏固自身的社交護城河。另一方面,如何找到更高效率的變現模式,開辟新的商業化途徑也是微博的重中之重。
微博早就開始嘗試和布局短視頻。從2013年的秒拍算起,微博在短視頻領域多次發起沖鋒。近年來,微博陸續上線過秒拍、小咖秀、愛動小視頻、河豚小視頻等產品,也一度取得過亮眼成績:易觀在2017年曾發布報告,秒拍以61.7%的用戶滲透率,坐上國內短視頻的頭把交椅。當年第一季度,視頻收入占微博廣告收入的18%。
2020年7月,微博上線視頻號。為了推廣視頻號,微博宣稱給出“10億精準廣告投放資源以及300億頂級曝光資源”;微博同時還宣布,向視頻號分成5億現金,構建視頻廣告分成模式。
微博視頻號更加強調商業廣告、變現。微博CEO王高飛曾表示,微博在視頻市場的優勢在于熱點和明星視頻。微博不僅需要激活視頻創作,還需要提升商業化變現能力,以期媲美專業短視頻平臺。
當前短視頻行業競爭依然很激烈。除了抖音和快手領銜之外,多家巨頭均在加碼布局。微博在短視頻領域“起個大早,趕個晚集”,仍未能占領短視頻領域的高地。
2021年是微博成立的第12年,當初曾被看作是Twitter的中國門 徒,如今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但面對漸行漸遠的用戶紅利和過度娛樂化的風險,微博未來的流量密碼到底在哪里,還沒人能給出明確答案。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雪豹財經社”(ID:xuebaocaijingshe),作者:王洋,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