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業里對377原料(全稱:苯乙基間苯二酚)格外關注。
這兩天,更是流傳出地方藥監局“開始動員企業召回377非特化妝品,并將對宣稱美白功效、超量使用377的依法進行查處”的消息。
△圖源小紅書 見水印
此外,還有人透露:“如不注銷不召回的在市場上被抽查到的(377非特化妝品),相關負責人處年收入的1.5倍到3倍處罰,禁業十年,企業處20萬以上處罰?!?/p>
△圖源微博
據此,一位配方師向聚美麗表示:“關于藥監局的消息沒辦法核實。但據我所知,監管司以及各地的街道,對那份文件的解讀的力度還是有挺大區別的。我們公司所在地的街道主任要求立馬召回(含377的普通化妝品),但是有一些(街道)只要求整改備案手續或者注銷,連停止銷售都有不同的力度?!?/p>
針對377非特化妝品,后續相關部門是否會發布明確的通知或文件,聚美麗也將持續關注。
而實際上,377風波的影響力不止于化妝品行業內,甚至在市場端都有一定的話題度。
聚美麗在對377風波的原委進行梳理時發現,涉及到的大部分品牌仍持觀望態度,相關產品仍在各大電商平臺官方店鋪售賣。
經過幾天的發酵,聚美麗注意到品牌們不再觀望,而是紛紛下架了377相關產品,并委托分銷/代理店鋪進行清倉。
目前,潤百顏、百植萃、PURID樸理、John Jeff、畢生之研、德瑪潤、惜玥、TLAB、TOUT VERT等品牌已經在其天貓官方店鋪中下架了377非特化妝品。但是,還有少數幾個品牌仍在其官方店鋪中售賣相關產品。
此外,在抖音和小紅書上,聚美麗還發現“377清倉了”、“377不能用于普通化妝品備案”等成為了美妝博主們的視頻素材之一。
△圖源微博、小紅書
在微博和小紅書上,甚至有博主發布一些正在清倉處理的377有關產品,為消費者們“做功課”。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些博主把這種撿漏的行為稱作“發7難財”,一些沒能撿到漏的消費者也紛紛表示“可惜了”。
△截圖自小紅書
根據一些博主發布的“攻略”,百植萃377面膜每片清倉價為3.2元,悅膚佳377VC精華液清倉價為38元兩瓶,John Jeff377精華清倉價為39元,TOUT VERT煥亮精華液清倉價為45元或49.9元。
△圖源小紅書、微博
在聚美麗發布《377啟示錄:從此再無“普通護膚品”?》一文之后,有粉絲留言,補充了兩點信息:
其一,2012年,德之馨將苯乙基間苯二酚(俗稱“377”)作為新原料備案成功時,美白產品還未被納入特殊用途化妝品中。
其二,《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把苯乙基間苯二酚列入其中,但沒有功效說明。
據此,聚美麗查詢了藥監局官網和《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后文簡稱《目錄》),證實了其提供的信息。藥監局官網信息顯示,2013年12月16日,美白產品被納入特殊用途化妝品管理之中。
△截圖自藥監局官網
根據《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苯乙基間苯二酚也確實沒有額外的功效說明。
△截圖自《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
此外,該粉絲還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既然《目錄》中沒有注明苯乙基間苯二酚的功效)之后查法規的人(在)使用這個原料(時)怎么知道這個原料只能使用于美白產品呢?之前使用是參照那份批準使用的公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批準4-(1-苯乙基)-1,3-苯二酚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的公告(第71號)》),新版目錄更新后,(化妝品中原料的)使用以目錄為準,為什么還要去研究目錄里面某一個原料當初是怎么進入目錄的呢?”
與之呈相反觀點,一位配方師對聚美麗表示,對于未申請美白特證的產品,“亮白”、“亮膚”、“凈顏”等“擦邊球”式的宣傳用語也是標配。等品牌申請到美白特證,該產品的宣傳話術又可以更新為“持證美白”了。在美白產品中,這種做法是十分常見的“潛規則”。
在備案注冊上“耍小聰明”,在廣告宣傳上打“擦邊球”,這樣的品牌真的能夠走得長遠嗎?
幾位配方師均在采訪中表示,對這些品牌的未來發展感到擔憂。
另外,據配方師介紹,特殊化妝品注冊周期長、耗費資金高昂或許是新銳品牌們顧慮的主要問題。
聚美麗也對被卷進這次風波中的品牌方進行了采訪。某品牌對聚美麗表示,目前與377有關的產品已經下架。此外,相關產品的美白特證也在申請中,“預計明年4月或者5月可以( 申請)下來。”
此外,聚美麗還發現,此前藥監局對于化妝品的監管主要集中于產品端,主要依賴于抽檢和消費者的舉報。但涉事商品已經在市場上流通,難免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因而,產品端的監管具有一定的滯后性。
這次377風波或許釋放了一個信號——國家將從原料端拉高門檻,從源頭處就淘汰掉不合規的產品,阻止其向市場流通。
在化妝品行業的發展中或許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化妝品監管體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但作為品牌/企業,應該考慮的也絕非是如何鉆法規的空子、如何打功效宣稱的“擦邊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聚美麗”(ID:jumeili-cn),作者:Echo,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