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注:本文是少數派會員 π+Prime 的免費試讀內容。π+Prime 是少數派推出的讀者權益增值服務,它是一個包含內容、周邊、活動權益在內的綜合服務。
2015 年 6 月 30 日,Apple 正式推出「Apple Music」音樂流媒體服務。同年 9 月 30 日,Apple Music 在中國大陸地區上線。相比于美國地區個人訂閱每月 9.99 美元的價格,中國大陸地區的個人訂閱價格為每月 10 人民幣,可以說幾乎是全球最低。
但對于喜歡聽音樂的人而言,國區 Apple Music 雖然價格低廉,但一直給人曲庫不全的印象。因此,很多人會選擇訂閱非國區的服務。這種選擇理由是否有事實支撐,隨著時間推移是否又有新的變化?此外,Apple Music 在眾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它們之間到底有什么異同,在此之間又如何選擇呢?
為此,這篇文章選取了常見的幾個外區——美國區、中國香港區(下簡稱港區)、中國臺灣區(下簡稱臺區)、新加坡區、日本區,與中國大陸區(下簡稱中區)的 Apple Music 進行比較,比較維度涉及在曲庫數量、功能差異、內容展示、多平臺使用、多 Apple ID 使用、訂閱付費等多個方面,同時也附帶介紹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相關功能,以期讓你在選擇 Apple Music 地區時能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編注:本文 最初發表 于 2020 年 3 月,獲得廣泛關注和支持,各渠道的閱讀量累計超過 16 萬次,在 Google 搜索引擎的「Apple Music 選區」等關鍵詞結果頁中居于首位。
本版系在原版基礎上更新,主要根據近年來 Apple Music 自身和音樂流播行業的變化,進行了仔細的增刪調整。主要包括:整體上新增了中國臺灣地區的對比;新增了關于 Apple Music 電臺、Apple Music TV、Apple Music on Apple News、支持杜比全景聲的空間音頻、無損音頻、聲控訂閱等新功能的描述;更新了配圖、表格;在定價和付款方式中考慮新增的 Apple One 方案等。
本文 首發 于作者本人的 博客 ,本次發布的版本為少數派與作者協作、詳細編校優化后的專屬版本。
在正式比較之前,讓我們首先回顧一下近一年多來,Apple Music 服務本身、Apple 媒體服務整體,以及 Apple 音頻產品發生的主要變化:
相信選擇非中國大陸區的朋友,大多數都是想獲得更全的曲庫。
這可以從官方說法得到印證。在 Apple 官網上的 Apple Music 介紹中, 中國大陸地區 的描述是「上千萬首歌曲」, 美區 的描述是「90 million songs」,即「九千萬歌曲」,差距不言自明。
并非如此。其他非中區宣傳曲庫數量和美區相當,但因為不同區上架的歌曲一般都是根據不同區的用戶喜好、歌手發展區域等,最終由版權授權決定,所以還是會有些差別。不存在某個地區所有的歌都有的情況。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全球不同地區時差的原因,某一歌曲/專輯可能存在先在時間早的地區上架,一段時間后才會在時間晚的地區上架,這樣因為時間的原因也可能造成曲庫的臨時不同。
比如,某個專輯設定了上線時間為某日凌晨零點,根據各個地區的時差,大概會按照日本——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的先后順序上架;美國可能晚于其他地區 12 小時左右。
至于中區和外區一個上千萬,一個九千萬,大到九倍的差別,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導致的:
曲庫差異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版權,在中國大陸地區尤其明顯。眾所周知,中國大陸地區的主流音樂播放軟件是 QQ 音樂、網易云音樂等本土服務,Apple Music 并不是主流,某些歌曲的版權自然爭不過主流平臺——特別是騰訊這個龍頭老大。
例如, TFBOYS的歌曲在新加坡區和中國大陸區的上線情況如下圖:
含有性描述、暴力、臟話、藥物等這些不得體內容的歌曲在 Apple Music 會被打上 E 標(E 在此指英文單詞「EXPLICIT」),也俗稱「臟標」。這類歌曲在中區會被進一步處理,處理的方式五花八門,例如:
Eminem 的專輯《 Music To Be Murdered By 》: 臟標版本 只上架了歌曲序號為 4、20 的兩首歌(對臟話作消音處理的 非臟標版本 則上架了全部的 20 首歌曲)。
Enrique Iglesias 的專輯《 SEX AND LOVE 》:名稱中的「sex」一詞在標題和封面中被隱去。
Nicki Minaj 的專輯《 Queen 》:專輯封面的裸露部分被裁剪。
Lauv 的專輯《~how i’m feeling~》:前兩首標題包含不得體詞匯的歌曲未上架。
根據國內法律法規和政策,部分歌手的歌曲不能上架或被要求下架。
此外,部分內容可能因為審核而延遲上線。例如 Eminem 于 2020 年 1 月 17 日推出全新專輯《 Music To Be Murdered By 》。當時美區正常上架,中區不見其蹤影,很長一段時間后才姍姍來遲,這段時間可能就是用于完成內容認證,但聽眾嘗鮮只能晚別人一拍。
曲庫查詢和補足技巧
在線曲庫沒有的歌曲,可以自己上傳到 音樂資料庫 ,并同步到所有設備。
如果想知道確切的某首歌、某張專輯、某個歌手在某個地區的 Apple Music 上有沒有上架,可以通過 Apple 官方的「Apple Music 營銷工具」查詢,全球所有上線 Apple Music 的地區均可查詢,建議電腦端訪問。如果查詢不到則說明沒有在那個地區上架。
相比于曲庫的差異,不同地區 Apple Music 功能上的差異似乎討論的不多。實際情況是,根據不同地區對音樂內容的政策不同,相關功能也就會不同,而且差異還不小。
廣播電臺功能應該是功能差異中最容易發現的。如果你進入 Apple Music 的「Radio」(廣播)欄目,會發現相比非中區,中區的內容比較單薄。之前只有根據歌曲類型由機器自動生成的一些風格電臺,最近才新增了一些 Apple 直播電臺的點播(或者說錄播)節目內容,無任何直播內容。
具體而言,中區 Apple Music 缺少的內容包括「Apple Music 直播廣播電臺」和「地方音樂電臺」。
Apple Music 直播廣播電臺:目前包括「Apple Music 1」「Apple Music Hits」「Apple Music Country」三個直播電臺。
其中,「Apple Music 1」的前身是「Beats 1」,根據 Apple 的描述,「Beats 1 是一個 24 小時直播電臺,由 Apple 的 DJ 在洛杉磯、紐約和倫敦進行廣播。在 Beats 1 收聽由著名藝人和 DJ 主持的直播節目和獨家采訪,并發現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音樂。」
2020 年 8 月 19 日Apple 發出新聞稿 ,Beats 1 電臺升級為「Apple Music 1」,新增「Apple Music Hits」和「Apple Music Country」兩個電臺。
除了包括實時廣播以外,在 Apple Music 中還可以聽到往期的直播回放,看到相關視頻,如與歌手的訪談。Apple Music 也會根據 Apple Music 直播廣播電臺的內容,將相關歌手、專輯、單曲、播放列表打包成組,推薦給用戶。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你沒有訂閱 Apple Music,你也可以在限定時間內收聽 Apple Music Hits 和 Apple Music Country 直播節目,在所有時間收聽 Apple Music 1 直播節目。
地方音樂電臺:非中區的 Apple Music 還包括本地或其他地區與音樂有關的實時直播電臺。
下面這張圖幾乎在同一時刻截取了六大地區 Apple Music「廣播」模塊下的展示內容,供參考。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地區的內容明顯少于其他地區;日本區額外提供了很多本土內容,是除了美國區之外本地化做的非常不錯的一個地區。
朋友功能算是 Apple Music 在音樂輕度社交上的一些探索,隨 2017 年的 iOS 11 推出,其主要目的是可以與朋友更好地分享正在收聽的內容。除少數僅查看的功能外,下列朋友功能均未在中國大陸區上線。
「個人主頁」和「關注朋友」:每一個使用 Apple Music 的用戶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個人主頁,在主頁中可以看到正在聽的音樂、分享的自己創建的播放列表以及關注和被關注的用戶。這項功能沒有地區隔離;你可以關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的使用此功能的 Apple Music 用戶。當然,個人主頁是否公開、正在聽的音樂是否展示、自己創建的播放列表是私密還是公開完全由你自己控制。
「朋友們正在聽」列表和「Friends Mix」 智能歌單:當你關注了其他人后,就可以在「Listen Now」(現在就聽)模塊下看到「朋友正在聽」列表。同時,在 Apple Music 的各個地方(如專輯封面、播放列表封面、專輯詳情頁面、播放列表詳情頁面)可以看到正在聽的朋友的頭像。當關注的朋友足夠多時,Apple 會自動生成「Friends Mix」智能歌單,結合你的喜好,收錄近期朋友聽的歌,每周更新。你可以通過鏈接訪問其他人的 Friends Mix 歌單(中區用戶也可以)。
搜索別人公開分享的播放列表:當用戶創建的播放列表設置為公開時,你可以通過搜索功能搜索到這些播放列表。中國區僅支持通過鏈接查看,不支持搜索,且不支持查看用戶創建的播放列表的自定義專輯封面。
2018 年 Apple Music 推出了每日更新的全球及各個地區的 Top 100 歌單(例如 「Top 100: USA」歌單 )一般固定在「Browse」(瀏覽)模塊下展示。該功能在美區、新加坡區、日區已上線,港區、臺區、中區未上線。
在 2019 年年末,Apple Music 又推出了全球和各地區的年度 Top 100 歌單(例如 「Top 100 Songs of 2019: Global」歌單 )。當時曾在每日 Top 100 歌單的地區的「Browse」(瀏覽)模塊下做過推薦展示,現在這些歌單可以通過搜索或鏈接訪問。
Apple Music 中的「電視與影片」大部分是自制的與音樂有關的電視節目(如 Apple Music 曾經主推的《 Carpool Karaoke 》《 Planets of the Apps 》)、「Up Next 系列」(如《 Up Next: Billie Eilish 》),音樂紀錄片《 The Changes Interview 》,一般均自帶中文字幕。
電視與影片常與其他內容打包到一起做內容推薦,如搭配歌手、歌曲、專輯、播放列表,甚至是 App Store、iTunes Store 中的內容等。
該功能未在中國大陸區上線。
在 Apple Music 中,曾經有專門的入口進入「電視與影片/TV&Movies」模塊,目前該入口在幾次改版后下線,該模塊被弱化,但未停止更新。電視與影片目前可以通過搜索、鏈接或者編輯內容推薦訪問。
2020 年 10 月,Apple Music TV 直播頻道在美區上線,24 小時通過視頻+音頻的形式不間斷直播與音樂相關的內容,相關推薦位會根據內容的編排靈活推薦 Apple Music TV 的內容,同時 Apple TV+ app 中一般也會有相應的入口。需要注意的是,Apple Music TV 因為只在美國地區上線,所以只能通過美國 IP 訪問,使用其他地區的 IP 在即使是訂閱了 Apple Music 美區的情況下也無法訪問。
同時,由于美區有上線 Apple News 服務,故在 Apple Music 中包含相關 Apple Music on Apple News 的引流入口。
在 Apple Music 音樂流媒體推出之前,全球許多個國家或地區(不包括中國大陸地區)一直可以通過 iTunes Store 付費購買歌曲或專輯。
iTunes Store 目前仍在運行,其與 Apple Music 的區別在于:iTunes Store 屬于電子音樂商店,其中的歌曲只要你購買了,那就屬于你自己;而 Apple Music 屬于音樂流媒體服務,其中的歌曲會隨著版權等因素發生變化——一首歌現在可以聽,并不代表你永遠可以聽。
此外,根據版權的授權,部分歌曲可能存在在 Apple Music 中沒有上架,但在 iTunes Store 中上架的情況。例如,「Justin Biber」的專輯 《Purpose (Deluxe)》 中的第 11 首歌《Where Are ü Now》未在 Apple Music 中上架(呈灰色不可播放狀態),但可以在 iTunes Store 中通過購買整張專輯的方式獲得。
同一個 Apple ID 下,在 iTunes Store 中購買的音樂會自動進入 Apple Music 的資料庫。
iTunes Match 是 Apple 于 2011 年推出的一項服務。如Apple 官方描述 ,「通過 iTunes Match,您可以在自己的所有設備上訪問您的所有音樂,甚至還可以訪問您從 CD 等其他來源導入的歌曲。」
簡而言之,iTunes Match 的功能主要是 (a) 匹配(不等于上傳)用戶導入的音樂和 (b) 在設備間同步音樂資料庫,可以說是「Apple Music 音樂資料庫」的前身。
Apple Music 推出后,涵蓋了 iTunes Match 的所有功能。iTunes Match 不再推廣,但并沒有停止運營,現在你仍可以通過 iTunes Store 的頁面底部找到入口,按年訂閱 iTunes Match。
中區的情況比較特殊。由于早期中國大陸地區沒有 iTunes Store 功能,也就沒有推出過 iTunes Match,現在的 Apple Music 也就不包括 iTunes Match。但在實際情況中,中國大陸地區的 Apple Music 在使用資料庫上傳歌曲后,某些歌曲可以呈現「已匹配」狀態。
但是,2019 年 1 月 有網友發帖 稱,原來上傳后狀態為「已匹配」的無壓縮、無 DRM 保護的歌曲變成了「已匹配」的有壓縮、有 DRM 保護的歌曲,而非中區不存在這種情況。2019 年 2 月 又有網友發帖 稱,自己上傳的歌曲不僅存在上述問題,歌曲還出現了不明雜音,不知此情況是否為個別現象或是 bug。故此功能在中國大陸區的具體規則十分模糊。
「類似藝人」是指在 Apple Music 的歌手頁面的最底部,會推薦其他相似的藝人/歌手。非中區都包含此功能,只有中區沒有顯示此模塊,但想不出不顯示的原因,很迷惑。
下圖比較了歌手「 周杰倫 」的頁面在新加坡區和中區的區別:
「音樂向導」可以理解為 Apple Music 中某些官方機構、組織創建的播放列表合集,這個功能隨著 Apple Music 改版被弱化,從之前的專門入口演變到現在只能通過搜索或鏈接訪問,但并沒有停止更新。
非中區的音樂向導基本一致,但中區只包含部分向導,未包括的部分即使通過鏈接也無法訪問。例如,以「music」為搜索關鍵字搜索音樂向導:
Apple Music 中顯示的歌曲信息可分為兩類:「標題」,包括歌曲名稱和專輯名稱;以及「曲庫顯示語言」,即標題之外的歌曲相關信息的顯示語言,如專輯介紹、歌單推薦語、歌單封面、歌手名字等。
一般情況下,標題在各個地區都是一樣的,以原始語言顯示。但根據專輯在全球的發行情況的不同,也存在專輯和歌曲名字被翻譯成當地語言的情況,比如部分中文歌曲在美區是以英文名呈現的。
曲庫顯示語言則比較混亂。各個地區的 Apple Music 支持的顯示語言是不同的,一個地區并不會支持全球所有語言,而一般只支持一種「主要顯示語言」(根據對應地區的用戶的常用語言來決定),加上英文作為后備。
以 iPhone 為例,如果 iOS 系統的語言設置為 Apple Music 在本地區支持的顯示語言的某一種,那么 Apple Music 就會以系統設置的語言展示;如果 iOS 系統的語言設置為 Apple Music 在本地區不支持的顯示語言,那么 Apple Music 就會以「主要顯示語言」展示。
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邏輯,把五個地區的 Apple Music 在不同系統語言下展示情況列舉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
中區、美區、新加坡區可以在系統設置為簡體中文時顯示為簡體中文,其余語言下均為英文;
港區、臺區在除英文系統下均顯示為繁體中文;
日本區只有在系統設置為英語時顯示英語,其他情況下均顯示為日語(包括系統設置為簡體中文的情況)。
過去,美區并不支持以中文展示,但在 2021 年 10 月,美區的所有 Apple 服務進行了更新,增加了對簡體中文本地化的支持。換言之,美區用戶只要將系統語言設置為簡體中文,就可以看到簡體中文的 Apple Music 曲庫信息。
值得特別提及的一點是,日語歌曲的歌曲信息在日區非日語系統環境下和其他區所有語言環境下一般都以「羅馬音」形式展示,這是許多人吐槽的一點。
在音樂軟件中,除了自己搜索、通過外部鏈接訪問、機器智能推薦,發現音樂的另一種途徑是人工內容推薦;這一部分也是 Apple Music 在推出時強調的亮點之一。
實際上,人工內容推薦在 Apple Music 中占據了較大的篇幅,整個「Browse」(瀏覽)模塊幾乎都是人工內容推薦。比如:帶有推薦語的最新專輯推薦,根據時間、節日、時事等編排的歌單列表推薦,本地特別發行專輯推薦,近期本地熱門影視原聲歌曲推薦,熱門藝人 MV 推薦,即將發布專輯推薦等。
根據各地區用戶對音樂的偏好不同,即使在曲庫差不多(除中區)的情況下,Apple Music 推薦的內容也會不同。概括來看:
中區、臺區、新加坡區內容推薦以華語音樂(偏國語)和歐美音樂為主;
美區內容推薦以歐美音樂為主;
港區內容推薦以華語音樂(偏粵語)和歐美音樂為主;
日區內容推薦以日語音樂和歐美音樂為主,且本土內容特色凸顯。
下面這張圖幾乎在同一時刻截取了六大地區 Apple Music 「瀏覽/Browse」模塊下的展示內容,供參考。筆者截圖時正值 2021 年萬圣節前夜,可以看到美區的內容推薦中包含了許多與萬圣節相關的內容,且十分醒目,整體上內容十分充實;新加坡區、日本區也有少量的與萬圣節相關的內容推薦,且得益于日本地區獨特的文化,日本區本土特色內容十分突出;港區、臺區相比前三個區少了地區每日排行榜的展示;中區則在港臺區的基礎上又少了 Apple Music 電臺的推薦。
Apple Music 是支持多平臺的音樂流媒體服務,除了 iPhone 和 Android 手機,你還可以在其他 Apple 設備(iPad、Mac、Apple TV、Apple Watch、HomePod 等)、Windows 電腦、網頁端、第三方智能設備(電視、游戲機、智能音箱、支持 CarPlay 的汽車等)上使用。
下面具體講一講 Apple Music 在不同平臺上的功能以及對選區的影響。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 這些蘋果的自家主要產品系列自然不用多說,系統原生支持 Apple Music,所有地區帳號均可在上述設備正常使用。
HomePod 和 Apple TV 的情況則相對特殊:
對于 HomePod,即使在上登錄未發售地區的 Apple ID,也可以正常使用 Apple Music。
對于 Apple TV,由于 Apple TV 未在中國大陸地區發售,使用國區 Apple ID 登錄 Apple TV 將看不到「音樂」,無法正常使用 Apple Music,本文測試的其他五個地區的 Apple ID 可正常使用。(B 站上有 UP 主利用漏洞,讓使用國區 Apple ID 時也可在 Apple TV 上使用 Apple Music,但筆者不推薦這么做。)
Apple 設備上近來與 Apple Music 相關的新功能主要包括:
從 2019 年的 macOS Catalina 開始,Apple Music 和 iTunes Music Store 從 iTunes app 中分拆成了獨立的「Music」(音樂)app。
2021 年 6 月起,搭配合適的 AirPods 系列耳機、HomePod 系列音箱,你可以在 Apple 硬件設備上體驗支持杜比全景聲的空間音頻功能和無損音頻功能,對于 Apple Music 訂閱用戶完全免費。
2021 年 10 月起,Apple 為 HomePod mini 新增了三款全新配色,同時在新聞稿中提到「更多地區支持多用戶聲控識別:今年晚些時候起,Siri 將支持所有可購買 HomePod mini 地區的多用戶聲控識別功能,用戶可以在家享受根據喜好定制的音樂,收聽自己的播放列表,使用個人請求功能等。」因此,家庭中的不同用戶可以通過不同的聲音操控 HomePod,從而只播放屬于自己的 Apple Music 播放列表。
2015 年 11 月,Apple Music 正式上線五個月后,Apple Music Android app 正式發布,你可以通過Google Play或者 從 Apple 網站直接下載 。Apple Music Android app 可以 與 Chromecast、Android Auto 結合使用 。
在 Windows 中,你需要通過安裝iTunes app使用 Apple Music 相關服務。所有地區帳號均可在上述設備正常使用。
2019 年 9 月,Apple 上線了網頁端的測試(beta)版 Apple Music。 2020 年 4 月,Apple Music 網頁版正式上線,可以通過https://music.apple.com/訪問。
此后,Apple Music Web Beta 版 仍然保留,被用來公開測試一些即將上線的功能。例如 2020 年 8 月,Apple Music Web Beta 版開始測試與 iOS 14、iPadOS 14 對應的新樣式、新模塊,「為你推薦」調整為「現在收聽」,搜索更加突出了按類別搜索,整體個性化內容推薦更加豐富。
值得注意的是,在筆者的電信網絡環境下,當登錄網頁版的 Apple Music 時,輸入完帳號和密碼提交后,存在一直卡住無法登錄的情況; 通過非中國大陸地區的 IP 訪問時,則可以正常登錄,估計是由于登錄時某個訪問的域名訪問不暢導致的。
2020 年 4 月,Apple Music 以獨立 app 的形式在三星智能電視上線,這是 Apple 的媒體服務在第三方設備上的又一次擴張。可以預見,支持 Apple TV app 的智能電視、電視盒子(如 LG、Amazon Fire TV、Sony)在未來應該也會上線 Apple Music app。
圖 / 三星
2021 年 10 月, Apple Music 同樣以 app 的形式在 Sony PlayStation 5 游戲機上上線 ,這是 Apple Music 首次在游戲機上上線。
在第三方智能電視和游戲機上使用 Apple Music 可以具體見 官方的支持說明文檔 。
關于第三方電視端的 Apple Music 值得注意的幾點:
和 Apple TV app 以及 AirPlay 2 功能一樣,Apple Music app 目前不支持國行設備。其中,LG、三星國行設備可以通過換區解決(可參見少數派上的 換區指南 ),其它國行設備暫時無法解決;
同一設備上,Apple Music app 和 Apple TV app 的帳戶登錄是獨立的。也就是說你可以在同一設備上使用不同的 Apple ID 同時登錄兩個 app,這在 Apple 自己的設備上是無法實現的;
你可以在第三方電視端的 Apple Music app 中登錄并正常使用國區 Apple Music,這在 Apple TV 上也是無法實現的。
你可以將 iPhone 與你的 Apple CarPlay 車載連接,從而在汽車的中控界面中使用 Apple Music。支持 CarPlay 的車型可 前往 Apple 官網查看 ,所有地區的 Apple ID 都可以在 CarPlay 中使用 Apple Music。
你可以在 Amazon Echo、Amazon Fire TV、Sonos 上連接 Apple Music 帳戶以使用 Apple Music 服務,具體可 查看官方說明文檔 。
從 2020 年 12 月開始,你還可以在 Google Nest 音箱和顯示屏系列設備中使用 Apple Music 服務,具體同樣可查看官方說明文檔 。
在第三方智能音箱設備上使用 Apple Music 可能需要設備支持銷售地區的 Apple Music 帳戶。
利用Apple 提供的 MusicKit ,開發者可以在自己的 iOS app、Android app、網頁應用(web app)接入 Apple Music 服務。這可以是部分功能接入,也可以是全功能接入。
實現上,第三方 iOS app 需要通過請求「媒體與 Apple Music」權限訪問 Apple Music 內容,而 web 端 app 需要通過 Apple ID 授權第三方登錄的方式登錄使用。
常見的第三方應用包括:
Web app: Musish 、 Apple Music Web Player From Naveed Golafshani 、 feverTunes 、 Zachary Seguin Music 。
第三方 iOS app(全功能播放器類):Marvis Pro 、 Soor ? 、 SongOwl 。
第三方 iOS app(特定功能輔助工具類):Shazam(歌曲識別)、MusixMatch(顯示歌詞)、SongShift(歌曲遷移)、Mixmum(自定義歌單)、MusicHarbor(歌手關注)。
此外,任何人都可以在其網頁中嵌入自定義 Apple Music 內容(參見 我個人博客的「Music」頁面 )。訪問時,如果訪客未登錄,歌曲只可以試聽,登錄 Apple Music 訂閱帳號后則可完整播放。
除了 App Store 和 Apple Music,Apple 媒體服務還包括 iTunes Store(影片、電視節目、音樂、鈴聲和提示音)、Apple Arcade、Apple TV+、Apple TV Channel、Apple Books(圖書、有聲書)、Apple 播客、Apple News(含 Apple News+)、Apple Fitness+。
2020 年 9 月,Apple 將自家的多個服務打包成 Apple One,可以以優惠的價格一站式使用 Apple 提供的多個付費服務。具體檔位包括:
個人套餐:含有 Apple Music、Apple TV+、Apple Arcade、50GB iCloud 存儲空間和 iCloud+ ,可供一個人使用;
家庭套餐:含有 Apple Music、Apple TV+、Apple Arcade、200GB iCloud 存儲空間和 iCloud+,可供最多六人的家庭成員共享使用;
高級套餐:含有 將 Apple Music、Apple TV+、Apple Arcade、2TB iCloud 存儲空間和 iCloud+、Apple News+、Apple Fitness+,可供最多六人的家庭成員共享使用。
根據政策和版權的限制, 不同地區提供的 Apple 媒體服務不同 。下表比較了六個地區的 Apple 媒體服務的提供情況。
總的來看,美區的 Apple 媒體資源擁有獨占的 Apple News+、Apple Fitness+ 和 Apple One 高級套餐,最豐富、功能最齊全。其次是日區、新加坡區、臺區;港區因為沒有 Apple Arcade 服務,所以不支持任何等級的 Apple One 套餐,整體顯得有點掉隊。
此外要注意,同一功能在不同的地區提供的內容也是不同的。例如:
中區 App Store 因政策因素不能上架一些類型的 app;有的 app 則因版權、業務等綜合因素上架的是「特供版」;其他地區也偶有類似情況。這需要結合自身需求綜合考慮。
Apple TV app 可以支持訂閱第三方流媒體服務,或者搜索、展示來自第三方流媒體 app 的內容,如 Disney+、Amazon Prime Video,該功能目前在美區、日區帳號中提供,但支持范圍不同(具體支持列表參見 Apple 官方網站)。
在使用某一個地區的 Apple ID 時,你可能也會用到其他 Apple 媒體服務,這就會產生在同一設備上使用多個 Apple ID 的需求。
以 iPhone 為例,系統中的 Apple ID 帳號分為「iCloud 帳號」和「iTunes Store 與 App Store 帳號」:
iCloud 帳號負責管控與云同步相關的功能,例如同步照片、通訊錄、日歷、備忘錄、Safari 收藏夾、鑰匙串以及 iCloud 云盤功能,需要注意的是,目前 Apple Store app 關聯的是 iCloud 帳號。
iTunes Store 與 App Store 帳號可簡稱為 Apple 媒體帳號,負責管控系統中所有與內容和媒體相關的功能,例如 App Store、Apple Music、iTunes Store、Apple TV+、Apple News、Apple Fitness+、Podcast、Books、TestFlight。
同一臺設備上登錄的 iCloud 帳號和 Apple 媒體帳號默認相同,但也可以不同。其他 Apple 設備的邏輯大體相似。
由于非中區 Apple ID 付款方式終歸不如中區便利,在中國大陸使用非中區 Apple Music 的用戶,一般還同時擁有一個中區 Apple ID,常用于 App Store 的付費應用和服務的購買和訂閱或者下載只在中區上架的 app(如 Bilibili)。但基于上述邏輯,你無法在同一臺設備上讓 Apple Music 登錄 A 帳號,App Store 登錄 B 帳號,Apple TV+ 登錄 C 帳號……于是你就不得不有切換 Apple 媒體帳號的需求。
對此,不同設備的切換方式各不相同:
對于 iOS 設備(及通過其管理的 HomePod)和 Mac,可借助系統自帶 iCloud 鑰匙串、1Password 等工具自動填充密碼,減少輸入,簡化流程;
對于 Apple Watch,其 Apple 媒體帳號與配對的 iPhone 保持同步,因此不存在單獨切換的問題;
對于 Apple TV,由于 Apple TV 定位于家庭中多用戶使用的設備,在 Apple TV 中可登錄多個 Apple ID;且從 tvOS 13 開始,需要切換 Apple 媒體帳號時可一鍵完成,無需輸入密碼。
在切換 Apple 媒體帳號時,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 iOS 設備和 macOS 設備上切換 Apple 媒體帳號時,已下載的內容中屬于 Apple Music 的內容會被從設備本地移除(屬于用戶自己上傳或從 iTunes Store 購買的內容不會被移除)。
重新登錄此 Apple ID 后,需在開啟Apple Music 資料庫后重新下載。不過,系統內也可能保留有上次下載內容的緩存,此時可無需下載快速恢復原有內容。
第二,Apple 媒體服務的賬號與設備設有綁定90 天的綁定期。具體如下:
當在一臺設備(包括 iOS、Android、Mac、Windows 設備)上使用不同的 Apple ID啟動 Apple 媒體下載功能(如開啟 Apple Music 音樂資料庫,下載 iTunes Store 購買的音樂、電影、電視劇)時,系統會提示你需要將此設備與當前登錄的 Apple 媒體帳號綁定,90 天內不能使用其他 Apple ID 的 Apple 媒體下載功能。
綁定后,若再使用其他 Apple ID 開啟 Apple 媒體內容下載功能時,系統會提示此設備已與其他 Apple ID 綁定,并告知還剩余多少時間。(若不小心錯誤地觸發綁定,可聯系 Apple 官方客服,有一定幾率可以提前解綁。)
第三,由于 App Store 和 Apple Music 的登錄賬號相互關聯,同登同退,更換 Apple Music 賬號對 app 下載和更新會產生影響。其機制是:
下載:對于從 A 帳號下載的 app,在登錄 B 帳號的情況下,只要 B 帳號所在地區的 App Store 有上架此 app,無需切換回 A 帳號就可檢測到該 app 的更新,并可以正常更新,但第一次更新時可能要求輸入 A 帳號的登錄密碼。
內購和訂閱:對于 A 帳號購買的 app 的內購和訂閱,一般情況下只能在登錄 A 帳號的情況下才能恢復購買;在使用 A 帳號下載的 app 中,不能在登錄 B 帳號時進行內購和訂閱的付費。
這里的一個技巧是,如果只在某一個地區上架的應用需要更新,或者想要臨時查看其他地區的 Apple Music、App Store、Apple TV 內容,可以通過這個 小工具 ,快速切換當前設備 Apple 媒體服務到對應的地區,檢查 app 更新并完成下載更新。但注意,該工具僅是通過一個鏈接跳轉到了其他區的 Apple 媒體服務,并沒有修改 Apple ID 的地區,你也不能購買/播放其他地區的應用/音樂。
真心期望 Apple 能在未來的版本中將各個媒體服務的 Apple ID 獨立,不過希望渺茫??。
傳統的 Apple Music 訂閱方案包括個人訂閱、學生訂閱(需定期驗證學生身份)、家庭訂閱(可與其他同一地區的五個人組成家庭組)三種。
同時在 2021 年 10 月,Apple 宣布即將在部分國家和地區(一般為 HomePod 發售的地區)推出「Voice」(聲控)方案。此方案相比個人訂閱方案,不支持在非 Apple 設備上使用,不支持空間音頻、無損音頻、歌詞顯示、緩存歌曲到資料庫幾個功能,更像是一個特別適應于在 HomePod 上想聽就聽的入門級訂閱方案。
不同方案的功能對比如下圖所示:
在購買 Apple Music 服務時,不同地區的價格也不一樣。六大地區的具體訂閱價格如下(人民幣換算參考 2021 年 10 月底中國銀聯各貨幣對人民幣匯率,僅供參考,請以即時的匯率為準,下同):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中區比其他地區便宜數倍,美區最高,其次是日區,港區和新加坡區價格相當,臺區相比便宜不少。
隨著「全家桶」Apple One 服務的推出,通過 Apple One 訂閱獲得 Apple Music 也是一個選擇;很多用戶期望借此通過更便宜的價格用上多個 Apple 服務。故也將美國、新加坡、中國臺灣、日本四個地區的 Apple One 服務訂閱價格對比如下:
同 Apple Music 服務的訂閱價格類似,美區價格最高,但在這四個地區中也只有美區提供內容最全的 Premium(高級)套餐。如果選擇普通家庭套餐,則新加坡區和日本區的人均價格相當,臺區相對更便宜;至于個人套餐,日本區的反而最便宜,其次是臺區、新加坡區。
付款方式可能是使用非中區 Apple ID 除注冊過程之外的另一個重大障礙。根據Apple 官方的描述 ,六個地區的 Apple ID 支持的付款方式如下表:
因為 Apple ID 支持的付款方式中的信用卡和借記卡嚴格限制為本地區發行,所以除中區外一般情況下各個地區最便捷的付款方式還是通過充值卡。
對于中國大陸用戶,充值卡最方便購買的是美區,其次是港區、臺區、日區,再次是新加坡區。之所以比較這點,是因為通過第三方購買充值卡一般都會比正常匯率高一些,越方便購買的溢價越少。(2020 年 7 月,中國臺灣地區 開售App Store 充值卡,這使得中國大陸地區用戶便捷使用臺區 Apple ID 成為可能。)
目前只有美區、日區充值卡可 通過 Apple 官方網站購買 ,10 美元/1000 日元起售,通過 Email 發送,可使用中國大陸發行的 Visa、Mastercard 或 American Express 銀行卡支付。
對于除充值卡外,中國大陸用戶常用的一些付款方式,在此簡要說明,不做詳述:
美區:可先用美區 Paypal 綁定中國大陸發行的 Visa 或 Master Card 銀行卡,再綁定 Apple ID。但這種方式綁定成功率低,且根據網上反饋,有較高風險被風控;如果通過此方式為 Apple ID 充值,還有較高風險被封 Apple ID,無法挽回。
港區:可用中國香港地區發行的 Visa 或 Mastercard 虛擬儲值卡,如拍住賞、八達通 O! ePay 充值。但開卡可能需要中國香港手機號,且需驗證護照或港澳通行證,充值不方便。或者可以使用 AliPay HK,即中國香港版支付寶充值,但同樣需要中國香港手機號,驗證護照、港澳通行證,充值也不方便。
日區:可用中國大陸地區發行的部分 JCB 信用卡。
看來,想要曲庫豐富、功能齊全,訂閱價格就高;想要訂閱價格低,曲庫就不豐富,功能就不齊全。那曲庫豐富、功能齊全、價格低廉就不能兼得嗎?
印度區似乎是一個有潛力的選擇:
印度區同樣是九千萬的曲庫,功能齊全;
個人訂閱價格為 99 盧比每月,折合人民幣約 8.91 元;聲控訂閱和學生訂閱價格為 49 盧比每月,折合人民幣約 4.41 元;家庭訂閱價格為 149 盧比每月,折合人民幣約 13.41 元,平均每人折合人民幣約 2.24 元;
但現實并沒有那么美好:
印度 Apple ID 的付款方式僅支持印度發行的銀行卡,和通過印度銀行卡、本土支付方式(如 Net Banking、RuPay、UPI)充值 Apple ID 余額,不支持充值卡。這使得想要付款難上加難;
印度區的 Apple Music 內容推薦本地化程度很高,印度風味十足。
所以,即使印度區價格低廉、曲庫豐富、功能齊全,也并不推薦,除非你能搞定付款方式、也不在乎印度本地化的內容推薦,并對同時使用的其他 Apple 服務沒有什么要求。
Apple Music 作為一項全球音樂流媒體服務,在全球都有布置服務器,但在中國大陸地區使用 Apple Music,因為地域、運營商網絡等因素,可能在訪問某些服務/功能時加載速度過慢或無法加載。
下表列出了 Apple Music 各個功能模塊的主要訪問域名(可能有遺漏或過時),其他非主要訪問域名(如圖片加載、服務器判斷等)未列出,若相應服務加載存在問題(特別是播放緩沖問題)可針對性檢查自己的網絡情況:
綜上,文章從在線曲庫、包含功能(廣播電臺、朋友、Top 100 歌單、電視與影片、iTunes Store、類似藝人、音樂向導)、曲庫語言、內容推薦、多平臺使用、多 Apple ID 使用、訂閱價格、付款方式多個方面對六個常見地區的 Apple Music 及其相關功能進行了對比闡述。
來看下面這張總結性表格:
一句話總結:
中區:曲庫較小,功能缺失,簡體中文界面,Apple 媒體資源匱乏,價格低廉,適合對曲庫沒有強烈需求、用不到 Apple 更多媒體服務、懶得折騰的你;
美區:曲庫豐富,功能齊全,英文和簡體中文界面兼顧,Apple 媒體資源豐富,充值卡容易購買,適合鐘情歐美歌曲、使用 Apple 全家桶服務的你;
港區:曲庫豐富,功能齊全,繁體中文界面,Apple Arcade 遲遲不推出,Apple One 亦卡在路上,略顯掉隊,充值卡購買難度中等,適合鐘情華語歌曲(偏粵語)和歐美歌曲、對 Apple 媒體服務沒有強依賴、不介意繁體中文的你;
臺區:曲庫豐富,功能齊全,繁體中文界面,Apple 媒體服務基本齊全,充值卡購買難度中等,價格相對低廉,適合鐘情華語歌曲(偏國語)和歐美歌曲、偏愛多個 Apple 媒體服務、不介意繁體中文的你;
新加坡區:曲庫豐富,功能齊全,簡體中文界面,Apple 媒體服務基本齊全,充值卡購買難度較大,適合鐘情華語歌曲(偏國語)和歐美歌曲、偏愛多個 Apple 媒體服務、有穩定充值卡購買渠道的你;
日區:曲庫豐富,功能齊全,英文和日語界面兼顧,沒有中文支持,本土特色十足,Apple 媒體服務基本齊全,充值卡購買難度中等,適合鐘情日語歌曲和歐美歌曲、偏愛多個 Apple 媒體服務、不介意日文/鐘情于日本文化的你。
看到這里,你已經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在心中做出選擇了嗎?
題圖來自 Unsplash:@giorgiotrovato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少數派”(ID:sspaime),作者:北極熊不不,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