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正在考慮按主要業務將企業分割成三部分。東芝將把自己和下屬企業從事的業務分成基礎設施、器件及半導體存儲器,重組成3家企業,分別上市。目力爭2年后實現。通過使收益結構和發展戰略各不相同的業務獨立,便于掌握各業務的價值。這是日本第一家大企業完全分割上市的案例。
日本的綜合電子電器企業業務廣泛,涵蓋國家基礎設施發電站乃至面向消費者的家電,支撐了日本的高速增長。可以稱為代表企業的東芝意識到市場,為了防止復合型事業體的企業價值減少,將對業務進行分割。這在日本的產業界將成為歷史性轉折點。
東芝正就列入將于11月12日公布的新中期經營計劃進行調整。東芝11月8日表示“在制定旨在提高企業價值的中期經營計劃過程中,業務分割正作為一個選項進行討論是事實”。
東芝的下屬企業從事發電設備、交通系統、電梯、硬盤(HDD)及半導體等多項業務。2020財年(截至2021年3月)的銷售額(3萬億543億日元)中,有6個部門分別達到了2000億~8000億日元。
東芝將把半導體存儲器以外的各業務分為發電設備等“基礎設施”及硬盤等“裝置”業務。半導體存儲器設想變成出資約4成的Kioxia Holdings的持股企業。最終還有可能將半導體包含在裝置中,組成兩家企業。
今后,為了解決法律和稅制的課題,將在股東大會上決議。現在的東芝股東將分配新成立的三家企業的股權。
東芝決定分割企業是為了解決擁有多項業務的復合型企業的市場評估比各業務價值合計要低的多元化折價(conglomerate discount)。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可著眼于未來數十年推進研究開發,而在半導體領域,雖受到短期內會發生變動的市場行情的左右,但仍需要進行巨額投資。有人指出,所需要的投資額、投資回收時間、資本效率不同,經營資源的分散會導致效率下降。
分拆之后,股東和投資者對各企業的業務更容易做出價值判斷。如果各企業估值提高,比目前“東芝”的總體估值還要高的話,就容易達到積極股東(Activist)等股東所設想的東芝的目標股票價值,還有助于探索在市場上出售等出路。
截止到3月底,東芝旗下共計擁有296家子公司和11萬7300名員工,要分拆成3家企業,需要進行繁瑣的工作。
東芝在6月召開股東大會之后,成立了由5名外部董事擔任委員的“戰略委員會”。戰略委員會十分重視擴大股東總收益率,推進了區分核心和非核心業務的工作。
為了使日本企業能夠靈活地進行提高企業估值的業務重組,日本經濟產業省2017年引入了在進行剝離子公司的“分拆”時暫緩征稅的制度。如果東芝充分利用該制度,可能成為運用該制度的首個大型項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日經中文網”(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日經中文網,36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