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早間開盤后,港股地產板塊整體下跌,其中佳兆業集團跌幅居前,一度下跌近13%。截至午間收盤,佳兆業集團股價下跌11.76%,至1.05港元/股。
此前于前一日晚間,佳兆業集團剛披露2021年前10月銷售數據。公告顯示,10月單月,集團錄得約81.95億元的合約銷售,同比下降30.49%,合約建筑面積約為43.20萬平方米。2021年1-10月,集團累計錄得合約銷售約957.44億元,同比增長23.2%,累計錄得合約建筑面積約558.7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1%。截至10月末,佳兆業集團完成本年度銷售目標的73.65%。
此外,于10月28日,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還將佳兆業長期發行人信貸評級由B調低至CCC+級,評級展望為負面。
標普警告,佳兆業有32億美元將于未來一年內到期的美元債,再融資存在重大風險。同時標普將公司的管理及管治評估由良好改為疲弱,以反映公司欠缺足夠風險管理。而負面的評級展望,則反映佳兆業不可持續的資本結構、大量債務短期內到期以及流動性減少。標普預計,佳兆業將在未來12個月內面臨巨大的償債壓力。
而更早些時候,穆迪也在10月18日下調了多家房企評級,其中包括佳兆業。穆迪將佳兆業企業家族評級由B1下調至B2,將評級列入負面觀察。穆迪預計,佳兆業在未來6至12個月流動性將減弱并增加融資風險,鑒于佳兆業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是否有足夠現金流,償還所有到期的離岸債券存在不確定性,因此進一步下調其評級。
穆迪指出,佳兆業有大量債務將在2022年12月底前到期,其中包括32億美元的離岸債券將在此期間到期或可贖回。離岸債券市場是佳兆業的主要融資渠道,占其截至2021年6月30日債務總額的58%。穆迪認為,鑒于離岸債務資本市場的動蕩和該公司近期離岸債券價格的下跌,佳兆業在以合理融資成本為其到期債務再融資方面也將面臨挑戰。
截至2021年6月30日,佳兆業擁有非受限現金380億元人民幣,而短期債務規模為250億元人民幣。穆迪預計該公司將使用內部現金償還部分到期債務,但此舉將減少其未來12-18個月內可用于業務運營的資金。如果債務資本市場的疲軟持續,公司的財務靈活性也將受到損害。
關注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