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千禾味業發布2021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56億元,同比增加10.91%;歸母凈利潤為1.32億元,同比下降41.09%;基本每股收益為0.17元。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上漲疊加銷售費用增加,千禾味業業績一直處于增收不增利情況,股價也持續下挫。截止10月27日,千禾味業股價自年內高點已回撤過半。
高額銷售費用連累業績
2016年3月7日上市的千禾味業,主要從事高品質醬油、食醋、料酒等調味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形成了以上述產品為主的調味品產品系列和以焦糖色為主的食品添加劑產品系列。
對于凈利潤下滑,千禾味業在三季報中表示,主要是由于報告期內廣告宣傳及促銷費增加。同時,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4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78%。對此,公司也將其歸因于廣告宣傳及促銷費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千禾味業的營業成本為7.94億元,其中銷售費用高達3.1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62億元增加超20%。
事實上,千禾味業的高額銷售費用早已引起上交所關注。今年8月27日,上交所下發了《關于千禾味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半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工作函》,在要求公司說明業績下滑等相關問題的同時,還要求其解釋近期大幅增加在江蘇衛視投放廣宣費用的原因、用途及效果。據了解,2020年11月與2021年3月,公司分別與江蘇衛視簽訂廣告合作合同及其補充協議,相關合同及協議總金額為9800萬元。
具體來看,今年以來,千禾味業的高額銷售費用明顯拖累業績。據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6億元,同比增長10.82%;實現歸母凈利潤6581.28萬元,同比下降58.09%。
從營業成本來看,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業成本為5.12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4.02億元增加了1.1億元,同比增幅達27.39%。同時,公司上半年銷售費用為2.34億元,其中促銷及廣告宣傳費用為1.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3億元,同比增長279.68%。
股價自年內高點腰斬
在調味品這一擁擠的細分賽道上,千禾味業區外影響力有限,品牌影響力仍弱于海天、廚邦等全國性龍頭。因此,為拓寬市場進行大手筆廣告投入也不難理解。
但從目前情況看,高增長的銷售費用,隨之而來“侵蝕”了利潤,進而影響了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
盤面顯示,自今年2月份到達51.37元/股的高點后,千禾味業股價就開始大幅回調。截止10月27日,公司股價已自高點回撤超50%。
10月28日,盡管三季報業績增收不增利,然受食品飲料板塊持續回暖的影響,千禾味業報收漲停,股價為23.41元。
事實上,不止是千禾味業,調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股價在年內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WIND數據顯示,自今年初截止10月28日,中炬高新、金龍魚均跌超40%,加加食品、恒順醋業、海天味業也分別下跌了34.43%、29.29%、24.09%。
據了解,今年以來,原材物料、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大幅上漲,給調味品行業帶來不小的挑戰。業績面上,調味品行業的上市公司中,加加食品、千禾味業、中炬高新、恒順醋業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分別同比下滑82.23%、58.09%、38.51%、14.62%。同時,龍頭海天味業業績也增長乏力,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小幅增長3.07%。
前不久,調味品巨頭海天味業發布公告,對醬油、蠔油、醬料等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調整,漲幅在3%-7%不等。
這次時隔五年的提價,對于調味品行業而言或許是一個風向標。此次提價,市場普遍解讀為行業利好,或引領新一輪的行業漲價潮。而千禾味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將靜觀其變。
對于上述相關問題,金融投資報記者聯系上市公司,截止發稿時,仍未獲得回復。(本報記者 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