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日電 據中金公司研究部微信公眾號“中金點睛”2日消息,阿里巴巴、騰訊控股、螞蟻金服、小米科技等35家“獨角獸”及“四新”紅籌股有望試水CDR新規。
國務院通過CDR試點意見,制度建設邁出實質一步
上周末證監會公告《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已經獲得國務院同意,同時證監會就《修改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中金公司認為,《意見》重點涉及三方面內容:包括1)正式認同開展中國存托憑證(CDR);2)明確境外注冊紅籌企業可以回歸A股上市;3)放寬A股市場新股發行要求,財務方面放松了對于特定企業在盈利方面的量化限制,對于股權結構、公司治理、投票權差異等問題也做了方向性的規定。本次《意見》的出臺標志著紅籌股回歸和CDR機制的正式確立及框架設立的方向性要求。
中金公司預計,除此次的《辦法》征求意見稿之外,未來還將有更多的配套性細則,包括:1)CDR開展的具體要求,如CDR發行比例以及與基礎證券的轉換方式、存托人及托管人資質要求等;2)IPO上市流程的相應調整,如對凈利潤虧損狀態企業的發行估值限定方式等。
高門檻下估測符合試點要求的“獨角獸”及“四新”紅籌股約35家
據中金公司介紹,高門檻下約35家公司有望入圍試點范疇。根據《意見》中對于試點企業的行業屬性(屬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軟件和集成電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量化標準要求(境外上市大型紅籌企業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內地非上市創新企業營收不低于30億元且估值不低于200億元),高門檻下可以納入試點企業的數量有限。我們基于IT桔子等第三方數據粗略篩選出35家有望符合當前標準的紅籌股公司(共5家,中概股4家,港股1家)和獨角獸企業(30家左右)。這35家公司目前的估值(或市值)超過10萬億人民幣。
中金公司表示,邁向“精品化”的新股市場,未來每年或因此新增兩到三千億元的融資需求。2017年新股發行438家,共計募資2300億元。在“IPO堰塞湖”問題逐步化解之后,2018年隨著審批從嚴及政策層面對于“四新”企業的支持,新股市場正逐步邁向“精品化”方向。
目前CDR機制尚未具體落實、盈利障礙化解后獨角獸的融資規模也難以量化,若簡單假設未來這可能的35家左右試點企業募資比例與阿里巴巴發行ADR時大致相仿,粗略估算募資需求在1-1.5萬億元左右,若這些企業在未來3-5年陸續登陸A股市場,每年新增的融資需求或在2000-3000億元左右。雖然巨型創新性企業登陸或回歸A股期間單體募資額相對較高,但在2015年底IPO繳款制度修改之后,大型IPO上市對于短期資金面的影響程度有限。
中金公司認為,對資本市場的中長期影響。增加對新經濟類公司包容性的預期近期已經引發市場對已上市的新經濟類公司的追捧,政策效應容易在以個人投資者為主的A股市場放大而引發波動。中長期來看,增加對新經濟類公司融資的支持將加速新老經濟結構轉型,高質量、“旗艦”性質的四新類海外中資股在A股上市也將有助于理性引導成長股估值,成長股內部將優勝劣汰、表現分化。具體影響的大小與效果快慢將視CDR上市的規模、節奏以及具體引入規則等方面的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