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志剛張菁菁楊陽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交通運輸戰略發展研究院、河南省樞紐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鄭州都市圈擴群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和空間條件支撐
《實施方案》融匯了各省市區新型城鎮化規劃的內容,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在全國新型城鎮化的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做強核心,先圈后群、強圈促群是戰略
我國當前乃至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真正具有世界影響力和都市連綿區意義的只有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城市群,這也是國家城鎮化格局中無可爭議的三極。
其次是由兩個超大都市圈組合的成渝經濟圈,稱其為第四極大概也沒太大爭議。
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在規模和體量上具有成為第五極的條件,關鍵的差距是核心偏弱。單純做大做強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難度很大,打造鄭州都市圈是最佳選擇。鄭州都市圈擴群,不僅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和空間條件支撐,更多的是全國城鎮化格局中競爭的必然選擇。
因此,做強核心,先圈后群、強圈促群是河南在城鎮化空間布局和形態優化必須長期堅持的戰略。
縣城為載體,強化就地城鎮化
河南城鎮化歷史進程中具有非常明顯的“兩端集聚”(中心城市與縣城)特征,越是人口外流的地區,縣城的地位和作用越發重要,能否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可負擔的公共服務,關鍵看縣城。
都市圈內的縣、農業地區的縣、生態地區的縣,分類分區施策,是下階段引導縣城發展的主要方向。
要將城鄉統籌做出實效,就要抓關鍵環節和舉措,這個關鍵點就是以縣域為單元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基礎設施城鄉一張網,是決定城鄉一體化的主要表征,在平原地區,全縣一張供水網、污水網、燃氣網,在技術和經濟上都是可行的,比分散建設效率要高得多。教育和醫療共同體建設,是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的主要發展方向,通過體制機制的優化最大程度地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可以有效解決公共服務空間上的不均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