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向球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規劃
新型城鎮化建設如何分類解決好農村人口去留問題?
作為農業大省、農業人口大省,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6.45%,而全國的平均城鎮化率為64.72%。
“十四五”期間,加快推進我省新型城鎮化步伐,要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讓留在農村的農業人口也能夠享受到城鄉均等化的公共服務。
新型城鎮化要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上下功夫
首先,要把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的門檻降下來。在戶籍制度管理上開綠燈,允許其舉家進城落戶,并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
其次,要把農業轉移人口勞動技能素質提起來。開展面向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讓農業轉移人口的勞動技能素質得到大幅度提高,增加其就業創業的成功率。
再次,要把農業轉移人口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起來。確保把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險統籌納入整體參保覆蓋范圍,將隨遷子女納入流入地義務教育保障范圍。
新型城鎮化要在城鄉融合發展上做文章
一要把農民土地承包權穩定下來。通過土地流轉、經營權入股等方式放活農村土地的經營權,讓留在農村的農戶有地種、讓更少的農戶有機會種更多的地,實現規模經營效益。
二要把農民收入提升上去。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勞動效率,增加農戶的經營性收入;把農民手中的宅基地使用權、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等紅本本盤活,增加農民財產性權利收入;讓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三要把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完善起來。推動城鄉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促進向村覆蓋、往戶延伸,讓村莊美起來、亮起來,實現生態宜居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