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電池商裝機量低位徘徊
能否抓住技術變革決定了未來出路
相較于寧德時代、比亞迪,其他二三線電池企業的市場份額多維持在個位數。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如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孚能科技、鵬輝能源等電池企業,5月份裝車量均不足1GWh,市占率多在5%以下。結合歷史數據來看,二三線電池企業裝車量長期均維持在低位,多處于緩慢爬坡狀態(見圖2)。
雖然在市場份額上難與寧德時代、比亞迪抗衡,但二三線電池企業有望在新能源市場未來整體規模擴張、技術變革中分享行業紅利。
“新能源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不僅是電動汽車,新能源儲能需求也在快速增長,供不應求是長期的狀態。這種情況下二三線電池企業都會活得比較好。因此儲能電池要比動力電池的要求會低一點。這也給二三線的電池企業提供了發展空間。”裘伯元說。
另外,不排除一些二三線電池企業依托技術變革實現彎道超車。“第二梯隊的企業也有各自的優勢和機會,如特斯拉研發的無極耳電池(4680型電池),對于這類新的電池技術,一些二線的企業反而搶先研發,如此一來,通過提前布局,未來一旦技術成熟、實現規模放量,它們將有望在這類跑道上超越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張翔向《紅周刊》分析指出。
墨柯表示,“現在的電池技術正處于革命性變化的前夜,比如鋰離子電池正在向半固態電池和固態電池方向發展。二三線電池企業的機遇正在于是否能夠抓住這類機會,率先把相關的產品推向市場。如果沒能很好把握住這類機會,它們將很有可能繼續充當整車廠次級供應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