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生日當天,王立云正在進行電話流調
每一場與疫情的戰斗,都有許多為抗疫勝利而默默付出的人。
4月25日凌晨5點,陳瑞芳和同事拖著疲憊的身體趕回鄭州航空港區某酒店。他們已連續工作21個小時,而3個小時后,他們又要投入新一天的流調工作。自本輪鄭州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已連續鏖戰了10多天。
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專訪鄭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調溯源專班工作人員,為你揭秘這群不舍晝夜的“福爾摩斯”,是如何查找疫情傳播鏈條的。
“流調”在如履薄冰中與病毒賽跑
“喂,你好,請問是×××嗎?……在鄭州航空港區的流調大廳中,身穿紅色疾控工裝的流調隊員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著,通話聲、敲擊鍵盤聲、筆尖與紙張的摩擦聲交織在一起。
來自鄭州市疾控中心的流調隊員陳瑞芳正一手拿著電話,一手在筆記本上飛快進行著記錄,這一通流調電話,她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了六七頁。她看了一下通話記錄,這通流調電話打了整整2小時12分鐘。
一次完整的流調,一般會打幾次電話進行補充核實。鄭州疾控流調隊員王立云介紹,通常會先通過電話流調進行整體軌跡的框架搭建,然后再逐步進行細化填充,有時候還會添加流調對象的微信進行信息交叉驗證比對,流調報告上每一字都要有根據,經得起檢驗。
有一個密接者與一個陽性病例是同事,曾在一個房間短暫有交集,并且吃過東西,在前期流調中,這個密接者并沒被掌握,在同步流調中,通過其他接觸路徑的梳理匯集,在一個次密接者口中獲得信息,最終確認了這個密接者的存在,而這一個可能的防疫漏洞,通過細致的流調與信息交叉被成功封堵。王立云說:“作為流調隊員,與病毒賽跑的過程,更多時候是如履薄冰,大家心里非常清楚,每晚一分鐘,病毒就多一分繼續傳播的可能,多一分風險,但是調查時耐心、細心一樣不可少。”
“真恨不得透過屏幕為他們戴好口罩”
電話流調其實僅是流調的一種形式。陳瑞芳介紹,“流調是流行病學調查的簡稱。除了電話,還包括面對面、現場調查、視頻循證等多種手段,通過被調查者的行程軌跡,研判其可能感染的來源、被感染的風險人群、被污染的場所和環境,從而達到控制疫情蔓延的目的。”
電話流調無法直觀展現陽性病例生活和工作的場景,特別是在公共區域如何對重點人群進行判定,包括有些人相互也不認識,這就需要流調人員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深入一線,進行現場研判和數據調取。
“下一次現場,至少需要一個小時,等脫防護裝備時才發現,自己的衣服早已濕透。”陳瑞芳說,除了現場流調和當事人回憶,監控視頻往往成為重點人群判定的有力助手。
“雖然戴口罩已成為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但有些人往往在關鍵時刻‘掉鏈子,觀看監控回放過程,很多人由于口罩佩戴原因被判定為密接者,讓人既惋惜又無奈。”談起口罩佩戴問題,王立云說,“前兩天在一次流調觀看監控過程中,有一個人與陽性患者距離也夠安全,出現時間也不長,視頻中能明顯看到佩戴著口罩,按照規定頂多判定為重點人群,但是通過鏡頭慢放發現,他的口罩僅僅蓋住了嘴,鼻子完全露在了外邊,沒有辦法,密接沒跑了。”
“想到多了一個密接就要拍大腿,真恨不得透過屏幕幫這個市民把口罩戴好。每多判定一個密接,就會多N個次密接和風險管控人群,盡管看起來規范戴口罩似乎是‘麻煩’了一些,卻是為自己,為他人,為共抗疫情,省去了更大的麻煩。”王立云說。
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已成常態
20日,凌晨1點,回到酒店的王立云拿出手機,看到家人中午發來的生日祝福微信,才意識到當天是她36歲的生日。看時間太晚,怕鈴聲影響家人休息,她又將已經打好的回復短信一個字一個字刪掉。
“最近真是太忙了,大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已經成為一種工作常態,很多時候零點之后才能結束。”陳瑞芳說。
鄭州疾控有著一套迅速反應的流調值班制度,一旦有疫情,值班人員需要立刻趕往現場進入戰斗狀態。
1個小時內到現場;2小時內要出基本信息;4個小時出核心報告;8個小時內對特定人群所到場所管控到位;24小時出終結報告。
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賽跑,為了能盡快控制住疫情,這些流調隊員不舍晝夜,分秒必爭。
4月25日凌晨3點,夜幕籠罩四野,航空港區流調大廳的燈光依然明亮。終于完成手頭的流調工作,在返回酒店的車上,鄭州疾控流調隊員們頭倚靠車窗,早已沉沉睡去。而早上8點鐘,也就是幾個小時后,他們又將投入新一天的流調戰斗。
“人生而平凡,人生而不凡。在每一場與疫情的戰斗中,都有許許多多為了抗疫勝利而默默付出的人,是我、是你,也是他,每個人都是這場抗疫阻擊戰的無名英雄。”這是王立云在36歲生日當天,在結束一天流調工作后,寫給自己的生日祝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五一節將至,向每一位勞動者,向每一位疫情阻擊戰線上默默付出與堅守的“普通人”致敬。
提醒
流調人員不會問這些信息
流行病學調查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環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公民有法定義務,配合支持這項工作,向流調人員提供真實、詳細信息。但陳瑞芳也提醒說,配合流調時要擦亮眼睛,謹防被騙。
她表示,在進行流調工作時,流調人員不會以任何理由發送二維碼讓流調對象掃描,不會索要銀行卡號、密碼或驗證碼,不會以任何理由發送鏈接讓流調對象點擊,不會推銷任何產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流調對象付費,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流調人員加入QQ群、微信群,不會以任何理由讓流調對象轉賬和進行所謂的“資金核查”。(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李佳熊卓甜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