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平凡但不普通的愛情故事。
因為春運,有一對相愛的人獲得了寶貴的3分鐘見面時間,在漯河站上演現實版《三分鐘》。
當工作與家庭需要平衡,當職責與愛情需要取舍,他們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
K457上的“鐵路夫妻”
1月18日18:45,K457次列車準點從鄭州火車站發出,這是一趟由新鄉開來的列車,K8037在此變換成為K457重新啟程,它將順著京廣線一路南下,再經由輪渡運輸,跨過瓊州海峽,抵達海口,隨后原路返鄭。
這樣一趟漫長的旅程大約需要花費兩個34小時15分鐘,時間跨度長達4天。從中原大地到江南水鄉,再到椰影婆娑,沿途風光旖旎,但對于列車乘務員來說,日復一日的是職責與瑣碎。
對于婚姻步入第六個年頭的“鐵路夫妻”——付圓圓和姜志勇,這一趟旅程有些特別。
他們是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鄭州客運段海口車隊不同班組的兩名乘務員,平日里都負責K457次列車的旅途值乘。出乘一趟需要整整4天,結束后可以休息4天。姜志勇和付圓圓出乘排班時間間隔5天,這也意味著,每個月同時待在家里的時間只有4天,其余時間想見面,只能寄希望于列車短暫的交會。
“今天是因為臨時調班,我才能和他一起出乘一段,得到了一次非常寶貴的見面機會。”付圓圓說,“每次出發前,我們都會盡可能想辦法告訴對方自己所在的車廂位置,算準時間兩列車快要交會時,我們會跑到對應的車廂,用補票儀器上的激光燈‘閃’兩下,這是我們心照不宣的小‘暗號’。”
漯河相遇三分鐘
“暗號”總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失靈”,夫妻倆幾乎沒能在工作時間真正見面。
1月18日,由于春運調圖,列車在漯河站有了3分鐘的會合時間,兩人終于第一次真正在工作時間碰上了面。
18日18:45,K457準時從鄭州火車站出發,付圓圓按捺不住激動。20:39,她值乘的列車到達漯河站,20:48駛出往南至海口,而丈夫姜志勇值乘的列車,將在20:45到達漯河,20:51北上鄭州。
這也意味著,在漯河站,他們獲得了3分鐘的見面時間。
領票、點名集合上車、整理核對票據、幫旅客補票,付圓圓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時間進入20:00,工作告一段落的付圓圓,開始往丈夫提前告知的7號車廂挪動,不時往丈夫車來的方向望。
“窗外一片漆黑,好在列車里的事情不算多,我對見面抱著非常大的期待。”付圓圓回憶。
與此同時正在歸途的姜志勇,也在焦急地盯著自己的手表,上車手機需要上交,他聯系不上媳婦,車行至信陽,姜志勇開始緊張:“兩輛車到底會不會停到同一站臺呢?圓圓有空見面嗎?3分鐘能不能找到她?”
20:39,付圓圓的列車準點到站,她長舒一口氣,對講機里傳來消息,歸程車時間準點,和她所在的車停靠同一站臺。
再有6分鐘,丈夫就要進站了,但她臨時接到同事委托,要幫忙交接班,將乘客落下的皮包交給地方站。
20:45,姜志勇順利到站。服務好乘客后,他沒能見到妻子的身影,時間只剩不到1分鐘。
他掏出糖果塞進妻子手中,身后的行車鈴響起
遠遠地,姜志勇看到了妻子熟悉的身影,他飛快跑去,拍了拍那個心心念念的人。
付圓圓有點驚訝,抬頭:“你怎么在這里?我以為今天見不到了。”
姜志勇給了她一個擁抱,把手伸進口袋,掏出一把糖果塞進妻子手中。
身后的行車鈴已經響起,來不及多說,兩人又匆匆跑回各自的列車。
“我聽到他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一路平安’。”付圓圓笑了。
十幾秒的見面,對于姜志勇來說已經十分滿足,“這是我第一次把給她準備的糖果送到了她的手上。”
姜志勇說,自從付圓圓生了孩子,就有了低血糖的毛病,因此出門在外,他總是隨身裝一兜糖,“但是從來沒送出去過,那次是第一次出乘中見面成功。”
按照春運排班,姜志勇今年的春節要在工作崗位上度過,“上次休息的時候我已經把年貨置辦了一些,熟食也做好了,像油炸這種活兒我來干就行。”
每個月最珍貴的、能見面的4天時間里,家里的飯菜都會格外豐盛,付圓圓說:“今年年夜飯我在家也會準備得豐盛一些,他安心工作,我在‘大后方’等他。”
鄭州客運段融媒體工作室主任陳有會介紹,在鄭州客運段,像姜志勇、付圓圓這樣的“鐵路夫妻”超過680對,平均每個家庭夫妻二人每年相聚的時間不超過1300小時。
盡管聚少離多是生活常態,但姜志勇、付圓圓夫妻二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尊重彼此對職業的追求,共同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能為許許多多回家的人提供服務和保障,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姜志勇說。(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郝瑞鈴/文時碩宋若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