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信網絡詐騙已實現發案“兩年連降”、破案“五年連升”。昨天,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本市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情況:今年1月至7月,既遂案件數繼續下降3%、破案數上升35.7%,直接挽回或避免經濟損失7.4億余元,其中直接凍結涉案資金3.9億元,阻斷向涉案賬戶轉賬3.5億元,有效遏制此類犯罪高發勢頭。
搭建技術“防阻墻”
日均攔截詐騙電話21.5萬通
電信網絡詐騙離不開信息流和資金流。上海警方積極運用大數據和高科技手段搭建技術“防阻墻”,守住“信息進口”和“資金出口”。
在前端,嚴防詐騙信息“流入”。今年以來,日均攔截詐騙電話21.5萬通、封堵詐騙短信41.2萬條,全市電話、短信詐騙發案數同比分別減少17.9%、8.5%。針對多發的網絡詐騙,建立涉詐網址“黑名單”庫,日均阻斷對詐騙網站的訪問1267萬次。
在末端,嚴阻被騙資金“流出”。在接到群眾報警的同時,努力做到秒級止付響應,今年以來已直接挽回群眾經濟損失3.9億元。會同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創建資金防阻“安全盾”,最大限度阻斷銀行客戶向涉案賬戶轉賬,今年以來已避免直接經濟損失3.5億元。
首創“聯動勸阻”機制
累計預警3000余萬人次
在不斷扎緊源頭“籬笆”的同時,上海警方緊盯詐騙犯罪動向,織密預警勸阻“保護網”,及時發現并勸阻潛在被害人,今年以來已累計預警3000余萬人次。
上海警方在全國首創“聯動勸阻”機制,對潛在被害人采取分級、分類遞進勸阻模式,提醒潛在被害人避免受騙。今年以來,已累計發送提醒短信2900余萬條,撥打勸阻電話192萬人次,見面成功勸阻29.1萬人次,間接避免經濟損失約8.81億元。
同時,健全“接報即反查,反查即預警”機制。今年以來已勸阻800余人,最大單筆金額達300萬美元;搭建財會人員預警模型,及時發現冒充公司老板的詐騙信息12.5萬余條,成功避免1700家企業受騙。
組織3次跨省市收網
抓獲犯罪嫌疑人2700余人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變化快、手法新的特點,上海警方組建全警種參與的市、區兩級反詐專班,全力打團伙、斬鏈條、斷通道、追幕后。
上半年,針對網購、刷單、貸款、網絡直播平臺等階段性高發類案,上海警方組織開展了3次跨省市集中收網行動,赴全國26省抓獲犯罪嫌疑人2700余人,偵破案件1300余起,對犯罪分子形成了強大震懾。
瞄準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主要“幫兇”,深入推進“斷卡”行動,累計抓獲“銀行卡、電話卡”犯罪嫌疑人1.31萬人,打掉“卡頭、卡販”等上游團伙320個,循線深挖通訊、金融行業“內鬼”101人。
聚焦網絡裸聊敲詐勒索等新型犯罪,快查快打涉案黑灰產業鏈條。今年以來,共偵破網絡敲詐勒索案件93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00余人。
宣防和管控同步
提前打好反詐“預防針”
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可防性犯罪。上海警方踐行“全社會反詐”理念,不斷提升市民群眾識騙防騙意識和能力。比如,常態化開展社會面宣傳,線上推出現象級傳播作品,線下深入社區、樓宇、企業、校園,組織警力登門入戶宣講。今年以來已對21.6萬名高風險易被騙人員進行了防范宣傳提醒,提前打好反詐“預防針”。
隨著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的出現,新的詐騙手法欺騙性、隱蔽性更強;近兩年,作案手法已呈現從電話、短信向網絡端發展的明顯趨勢,網絡詐騙案件占比已超過85%,受害群體中90后人群占比達到62.7%。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是一場“斗智斗勇”的持久較量,必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