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資本邦了解到,近日,一場來自專網通信領域的“地震”持續發酵,除更早前“自爆”的上海電氣外,凱樂科技、中天科技、匯鴻集團、國瑞科技等涉足通信業務的A股上市公司相繼發布風險損失提示,涉及賬務規模已經超過百億。而當前暴雷事件的影響還在持續,通信行業仍處一片黯淡之中。
【凱樂科技新增23.05億逾期供貨合同】
7月28日,凱樂科技再度報收跌停,自曝出旗下專網通信業務出現供貨逾期事件后,該公司已連續三個交易日曝出跌停板。
凱樂科技7月28日晚間公告,經自查,公司專網通信業務預付賬款余額為62.27億元,其中出現供應商逾期供貨合同金額11.51億元,上游供應商已出現交付不及預期,若未來持續不能如約供貨或退回預付款,公司預付賬款可能存在損失風險;公司專網通信業務應收賬款余額為0.61億元,目前全部逾期尚未收回,應收賬款可能存在損失風險;公司專網通信業務存貨余額為2.11億元,目前下游交付短期已出現障礙,存貨可能無法足額變現,存在資產減值風險。
截至目前,公司專網通信業務預付賬款62.27億元,除前期公告中所披露逾期供貨合同11.51億元外,經公司自查,目前新增供貨商逾期供貨合同23.05億元,相關款項存在損失風險。整體來看,公司專網業務存在異常,上游供應商已出現交付不及預期,下游交付短期已出現障礙,存貨可能存在無法足額變現的風險。公司光纖光纜、通信硅管產業生產運營平穩。
凱樂科技表示,針對上述專網通信業務風險,公司正在全力核查執行異常合同的具體情況,應收款項逾期以及供應商原材料未及時交付的原因,并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前述風險事項。凱樂科技董事會和管理層將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和手段,盡最大努力減少損失。
所謂專網業務,一度是凱樂科技的核心業務。專網通信是指為政府與公共安全、公用事業和工商業等提供的應急通信、指揮調度、日常工作通信等服務。
公司2020年財報顯示,公司專網通信業務收入77.8億,占比達到91%。
自從7月21日爆出供應商逾期合同以來,凱樂科技股價已經持續大跌,截至7月28日收盤,公司股價為5.65元/股,較7月21日收盤價8.31相比,5個交易日跌去超過32%。公司總市值目前僅有56.34億元。
【多家公司遭殃】
凱樂科技之外,目前已經有上海電氣等多家公司出現逾期供貨合同,其中上海電氣涉及金額高達83億元,凱樂科技、中天科技都超過10億元,累計涉及金額已經超過150億。
5月,上海電氣爆雷,控股子公司上海電氣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應收賬款普遍逾期,公司對通訊公司的股東權益賬面值為5.26億元,另公司向其提供了77.66億元的股東借款。極端情況下,最終可能對公司的歸母凈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之后,“爆雷”大軍繼續擴張,包括上海電氣、凱樂科技、中天科技、宏達新材等。
5月31日,宏達新材發布子公司部分經營業務的風險提示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上海鴻翥、上海觀峰經營的專網通信業務存在部分合同執行異常以及部分應收賬款逾期及回收不確定的風險。具體影響包括,2.51億元存貨可能無法變現,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33.10%;以及存在1.21億元應收賬款逾期的風險,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5.96%。
6月2日,瑞斯康達發布關于全資子公司涉及重大訴訟的公告,公告顯示,自2020年6月起,瑞斯康達子公司專網通信業務下游客戶富申實業均出現逾期支付貨款的情形。而環球景行與富申實業均出現在上海電氣的違約客戶名單中。
7月13日,國瑞科技爆出風險提示,公司經營的多網狀云數據處理通信機業務存在部分合同執行異常(扣除已收到的預收款項或定金后對應的存貨約0.98億元)以及應收賬款約1.67億元逾期,可能導致公司發生損失的風險。
7月21日,中天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及江東電科存在部分高端通信業務相關合同執行異常,截至6月30日,合并口徑預付款項21.35億元對應原材料供應商交付不及預期、應收賬款5.12億元逾期、扣除已收到的預收款項后剩余未交付存貨貨值11.07億元。
7月23日,凱樂科技及匯鴻集團相繼發布重大風險提示公告。凱樂科技稱,自2020年5月起,先后與新一代專網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簽訂《產品購銷合同》,自合同生效后,新一代出現了逾期供貨的情形,經公司多次催討,新一代至今仍未履行相關義務。截至本公告日,新一代收到預付款合計人民幣11.51億元所對應的合同已逾期尚未交貨。
匯鴻集團表示,控股子公司江蘇匯鴻國際集團中錦控股有限公司經營的電子通信設備業務存在部分合同執行異常,相關業務風險事項涉及金額合計5.51億元。
7月28日,凱樂科技公告,除前期公告中所披露逾期供貨合同11.51億元外,經公司自查,目前新增供貨商逾期供貨合同23.05億元,相關款項存在損失風險。
【踩雷業務高度相似】
仔細研究發現,除凱樂科技外,其他幾家公司均發生了客戶違約。更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踩雷業務的購銷模式一致,均是下游客戶與公司簽訂銷售合同后僅預付10%的預付款,但是公司收到預付貨款后,向上游生產工廠進行采購需要預付100%的采購款。
例如,匯鴻集團就是如此,客戶預先支付10%的預付款,中錦公司匯鴻中錦向上游生產工廠進行采購,以6個月期限的銀行承兌匯票預付100%的采購款,并在收到預付款后180天內交貨,客戶對產品驗收合格后3個工作日內支付90%的尾款。
實際上,在上海電氣子公司”83億財務黑洞“中,有高達77.66億元為上海電氣向通訊公司(暴雷子公司)提供的股東借款。
目前,交易所已對多家上市公司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上市公司說明電子通信業務的相關情況,是否存在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為等。未來是否還會繼續“爆雷”現象,仍有待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