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醫療器械行業廣闊的增長空間,年初才登陸A股的惠泰醫療(688617.SH)迎來業績的飛躍。
7月1日,惠泰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泰醫療”)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上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07億元至1.17億元,同比增加166.66%到191.59%。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惠泰醫療在公告中解釋,公司采取系列措施,通過研發不斷優化、升級產品,2021年上半年各產品線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度增長。
資料顯示,今年一月份登陸A股市場的惠泰醫療,是一家專注于電生理和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脈通路和電生理醫療器械為主導,外周血管和神經介入醫療器械為重點發展方向的業務布局。
從業績來看,2018年至2020年,惠泰醫療實現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44億元、0.81億元和0.9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07.74%、84.58%和21.3%;從行業影響力來看,惠泰醫療在國產心臟電生理設備中市場占比第一,是國產電生理領域龍頭,有機會成為未來電生理領域大規模國產替代的主力。
研發投入逐年上升業績猛增
7月1日,惠泰醫療發布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1年上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07億元至1.1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6687.47萬元到7687.47萬元,同比增加166.66%到191.59%。
同期,該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0.94億元至1.03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5772.43萬元到6672.43萬元,同比增加159.13%到183.94%。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惠泰醫療在公告中解釋,公司采取系列措施,通過研發不斷優化、升級產品,持續開展各類市場營銷活動,不斷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2021年上半年各產品線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度增長,其中冠脈及外周產品線在產能擴充、交期縮短后銷量增速明顯。
事實上,2020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響,導致惠泰醫療主要產品上年同期可比基數較小。隨著2021年上半年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各大醫院手術量的逐步恢復,該公司主要產品的國內市場需求得到恢復且公司主要產品銷量持續增加。
據悉,惠泰醫療主營為電生理、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從2018年至2020年,惠泰醫療實現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0.44億元、0.81億元和0.9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07.74%、84.58%和21.3%;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實現扣非后凈利潤0.4億元,同比增長了525.68%。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幾年惠泰醫療還保持著較高的研發強度,2020年,惠泰醫療的研發費用為7190萬元,同比增長了2.1%;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5%。近三年來,惠泰醫療研發投入分別為5338萬元、7042萬元和7190萬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達22.08%、17.43%和15.00%。
憑借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惠泰醫療在外商環繞的領域搶下了一塊市場,2019年公司在電生理醫療器械國產品牌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在冠脈通路醫療器械國產品牌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三。
血管介入器械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據悉,醫療器械行業可分為高值醫用耗材、低值醫用耗材、醫療設備、體外診斷四大類,惠泰醫療的主要經營領域電生理以及血管介入均為高值醫用耗材下的細分領域。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惠泰醫療在電生理醫療器械領域分別實現9698.60萬元、11923.97萬元和17284.58萬元的銷售收入,年均復合增長33.50%;在冠脈通路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領域分別實現銷售收入1042.32萬元、7601.21萬元和14036.47萬元,年均復合增長266.97%,為最主要的業績增長來源。
2020年,惠泰醫療來自醫療器械的收入占比為99.8%,如果按產品劃分,其中來自電生理的收入占比33.2%,來自冠脈通路的收入占比為40.5%,來自外周介入類的收入占比為13.8%,來自OEM的收入占比為12.3%。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一月份登陸A股時,惠泰醫療就表示,要把上市募集資金8.40億元,主要用于血管介入類醫療器械產業化升級項目、血管介入類醫療器械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這背后,其實是醫療器械行業整體增長勢頭的良好。事實上,在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推動下,醫療器械行業整體步入高速增長階段。
從細分領域上看,我國高值醫療耗材類器械(不含設備、IVD及低值醫用耗材)第一大領域為血管介入及植入市場。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相關研究報告,2018年我國血管介入器械市場規模達91億元。2018年,我國電生理器械市場規模為33億元。
實際上,我國血管介入領域還處于發展初期,研究機構預計到2023年,中國血管介入器械(不含支架)市場規模將翻倍,達到183億,該行業具有極其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