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18”年中購物節的到來,消費者的購物熱情被點燃,物流企業也進入到一年中較繁忙的時間段。國家郵政局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今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400億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日均業務量超過2.66億件,日均服務用戶超過5億人次,行業服務民生作用更加凸顯。
國家郵政局預計,2021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950億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快遞業務量突破400億件用時僅5個月,比2017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首次達到400億件提前了7個月,比2020年提前約2個月,再次刷新紀錄。
毫無疑問,今年“618”大促期間,極其龐大的快遞量會讓全國的物流業如火如荼。“經歷多年的‘雙11’‘618’考驗,現在大促期間的電商服務都是常態化狀態,今年更是這樣,基本可以滿足此期間的物流服務需求。”有資深業內人士表示。
物流業火爆相關主題基金受益
據了解,隨著“618”年中大促的到來,各大物流公司也在加班加點,全力投入到“618”當中。特別是“快遞進村”方面,各大快遞公司全網上下紛紛發力,從組織安排、安全、產能建設等方面多措并舉、全力以赴助力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
業內專家指出,我國是全球物流大國,物流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物流行業保持了快速的發展,整個社會的物流總量不斷上升。“在結構調整、產業優化、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物流業也將面臨信息化、智能化、市場升級等新的發展機遇。物流是電商業務戰爭的延續戰場,也是零售業升級的基礎設施競爭。未來電商的競爭,已不是平臺的競爭,也不是單一的供應鏈之爭,而是在新技術、新物流的驅動下,供應鏈生態的競爭。”該專家表示。
實際上,今年隨著今年“618”的臨近,相關概念板塊已經表現出超越大盤的漲幅。首先收益的,莫過于電商板塊;其次,直接受益于電商的物流及快遞板塊也受到市場關注。
目前,市場上名字中冠以“物流”的主題基金并不是很多,其中,尤以工銀瑞信物流產業股票基金最為突出。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11日,工銀物流產業股票今年來、近一年、近三年和近五年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2.17%、90.72%、168.28%和213.4%,均排名同類前列并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自2016年3月成立以來年化收益達26.01%,獲得銀河證券三年期五星評級。
對于物流板塊后市表現,不少機構表示看好。海通國際證券就指出,主要快遞公司業務量、收入增速回歸常態,申通、韻達、圓通、順豐4月業務量增速均處于25%-40%之間,疫情帶來的低基數效應逐步消除。
而隨著5月底京東物流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交易,安信證券認為,快遞行業賽道需求增長確定性較強,依舊是增量行業,而供給端,份額向頭部加速集中,關注各家快遞企業份額的分化以及格局變化。
從物流到全市場能力非“帆”
觀察工銀瑞信物流產業股票基金的收益率走勢圖可以發現,當滬深300指數、同類都掉頭向下時,它卻一穩如常。2017年至2020年,連續四年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及同類平均。
記者查閱工銀物流產業一季報,被其靚麗的超額收益能力所折服。在過去3個月、6個月、1年、3年、5年及成立以來所有的時間段,該基金超額收益分別為10.12%、30.44%、75.07%、149.61%、203.18%和207.05%。
公開資料顯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張宇帆,2007年加入工銀瑞信基金,現任研究部汽車行業高級研究員,2016年工銀物流產業股票成立以來她就一直管理,2020年開始同時管理工銀新興制造混合。
張宇帆目前在管基金數量比較少,卻都是“精品”,業績都非常出色。其中,她管理時間最久的是工銀物流產業股票,已超過5年。截至2021年6月11日,五年間上證綜指僅上漲了14.94%,工銀物流產業股票則取得了239.1%的投資回報,跑贏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率高達212.49%。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工銀新興制造自2020年8月20日成立以來已取得37.7%的累計回報,9個月時間里大幅跑贏業績基準達29%,可見張宇帆在制造、金融、消費等領域的投資配置也均實力不凡。
多年的行業研究員經歷練就了張宇帆超凡的選股能力。張宇帆認為,投資機會主要來自成長性、行業本身的周期及國產化替代與政策支持。“尋找潛力細分賽道,深入挖掘長期成長空間廣闊、行業需求增長旺盛、具有良好商業模式及在產業鏈中占據相對強勢地位的、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并與優質公司共同成長。”
不得不說,張宇帆最大的特點就是回撤控制能力強。近一年來,工銀物流產業波動率為20.71%,夏普比率高達3.04,最大回撤僅有5.36%。工銀新興制造成立以來的最大回撤也僅有6.48%,遠低于同類平均15%,2021年市場波動情況下以來取得了9.93%的回報,大幅優于同類平均水平。
一只基金想要保持較小的回撤率,主要有幾種方式,其一,分散自己的持倉行業構成;其二,降低股票持倉占比;其三,降低前十大持倉占比,也就是增加持倉的股票只數,以分散風險;其四,通過基金經理的敏銳感覺,不斷主動調整持倉結構,獲得最優組合。顯然,張宇帆四種方案融會貫通。
從張宇帆的持倉可以發現,她圍繞產品主題,結合宏微觀環境構建產品組合,對組合的管理較為靈活,能夠參與進市場風格的切換,在情緒接近尾聲時,又提前回歸主線落袋為安。值得注意的還有同樣由張宇帆掌管的工銀新興制造混合基金,該產品關注新能源汽車、汽車電子、消費電子、5G應用、云計算、半導體、新能源發電、工業自動化等8個具有良好成長前景的高端制造領域。
立足自身能力圈并逐步拓展,把握安全邊際,尋找長坡厚雪,貫徹價值投資……張宇帆不斷完成著自我修煉。在她的投資生涯中,不斷有新事物涌現,科技更迭換代,創新此起彼伏,持續的學習能力也成為了張宇帆的必備技能,能力圈的不斷拓展也帶來了亮眼的業績回報。“618”消費購物之余,不如“種草”這樣一位長期低調不逐熱點的寶藏級基金經理,任性消費、理性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