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美好未來、融匯古今中外……4月24日上午,在江蘇南京舉行的2021年中國航天日啟動暨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儀式上,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我國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全稱“祝融號”。
火星車全球征名活動自2020年7月24日啟動,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參與,歷經作品提交、評委函審、初評入圍、網絡投票、終審評審五個階段。此前,遴選出弘毅、麒麟、哪吒、赤兔、祝融、求索、風火輪、追夢、天行、星火共10個名稱作為命名范圍并開展了網絡投票。最終,它的名字正式命名為:祝融。
祝融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時掌火之官。首輛火星車命名來自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我國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脈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國第一輛火星車,是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的跨時空融合,體現著航天人的科學夢想和浪漫情懷,彰顯著中國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
根據國家航天局發布的消息,祝融英文名稱采用直接音譯方式確定為:“Zhu Rong”。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我國行星際探測的首趟征途,計劃一次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在國際航天界亦屬創舉。將首輛火星車命名為祝融號,寓意點燃我國行星際探測的火種,指引人類對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續探索和自我超越。
專家介紹,新時代背景下賦予了這一名稱新的內涵。“祝”,表達了對人類踏進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激勵航天人追逐夢想、勇于探索。“融”,體現融合、協作,表達中國人和平利用太空、增進人類福祉的格局和愿景,融合國內、國際,融合歷史、現代和未來,旨在為人類社會和諧發展做出航天貢獻。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和祝融號滿載航天夢想,踏上了奔火之旅,已完成入軌并環繞火星70多天,期間還拍攝了一系列火星“大片”。
祝融號火星車重約240公斤,長3.3米、寬3.2米、高1.85米,火星車上長得像翅膀的是太陽能電池板,幫助火星車長時間執行任務。
祝融號火星車上帶有地形和多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磁場探測儀等6臺科學載荷,可以全方位了解火星,并將珍貴的數據和照片回傳給大家。
預計2021年5月中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器部分與祝融號火星車即將登陸火星,實施火星表面的著陸與巡視探測。據新華社
同步播報
周邊產品“Q版祝融”成都造
此次大會特別為火星車制作了AI形象。它是基于成都科幻品牌“賽凡科幻空間”設計的Q版火星車變化而來,而這個名字對于科幻愛好者來說并不陌生。2019年新春,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橫空出世,伴隨著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由賽凡科幻空間開發的正版周邊產品,在淘寶眾籌平臺達到了近八百萬的成績,超過七萬人涌入其淘寶店認購商品,并曾創下平臺電影周邊眾籌的全新紀錄。
本次主題活動,賽凡科幻空間也受邀參加,與眾多航天愛好、工作者齊聚航天日現場。
2019年,賽凡科幻空間獲得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授權,并成為是四川唯一一家取得授權,設計生產中國火星探測工程、中國探月工程正版相關產品的品牌。
2020年中國的第一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踏上火星的征程,探火計劃公布的同一時間,賽凡科幻空間發售相關正版聯名周邊,陸續推出多款航天主題產品,并以附加值高、原創性強、設計精美等特點受到愛好者歡迎。截至目前,該系列產品已銷售過百萬。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正通過這家成都科幻創意公司推出的航天衍生產品,關注中國航天新發展,并由此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隨著第六個中國航天日的順利落幕,包括Q版火星車在內的多款相關主題周邊,已經在賽凡科幻空間淘寶店上線。
談及Q版火星車立項之初,創始人孫悅表示,希望它既保留航天精神,又更加容易被大眾接受,“用其形象傳達出本次任務的不易和獨有意義,引發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關注探火事件本身,是我們特別開心的事。”只要看到它,便可以聯想到火星車工作的場景,它代表了中國人永不止步的航天精神,亦為日常帶來一絲關于太空的遐想。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