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水滴互助發布公告,原互助計劃將于2021年3月31日18點正式終止。而3月24日,輕松互助平臺曾突然發布關停公告。看起來,水滴互助和輕松互助都是公益的,很多病人從這樣的平臺都拿到了救命錢,怎么說關就關呢?
首先來看下被關的各種互助平臺,其實不止是水滴互助、輕松互助平臺,還有今年1月15日,美團關閉其美團互助業務。
為何會被關停呢?看下相關部門的說法,1月22日,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曾表示,“我們覺得美團互助偏離美團主業,以及逆選擇風險不斷增加是它關停的主要原因,下一步將對網絡公司做網絡互助進一步關注,了解它運行的方式,分析其風險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也就是說,相互寶、水滴互助、輕松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看起來是公益,但其實是保險業務,所以,如今定義為非持牌經營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
這也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寫照,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非常神奇,能把很多非法行業用互聯網包裝成高大上的行業,比如P2P明明是非法集資,卻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即互聯網金融。”714高炮“明明是高利貸,卻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即”網貸“。
而水滴互助也因合規性問題面臨強監管,本來水滴籌作為目前國內免費大病籌款平臺,為很多患者籌集了救命錢,值得稱贊,可是,沒想到水滴公司卻去融資,去推廣商業項目,這讓大家大吃一驚,不少人認為“這是在以獻愛心的名義做生意”,而水滴保險更是明顯的商業項目。
水滴公司和輕松籌這種將公益與商業混在一起的模式是肯定要收到監管的。
2020年9月8日,銀保監會打非局發文《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明確將網絡互助平臺定義為非持牌經營的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并提出堅持對所有保險活動實行嚴格準入、持牌經營,嚴厲打擊各類非法商業保險活動。
所以,互聯網公司還是多做點善事,不要老想著賺錢,做公益是好事,但不能借公益想著賺錢的事。要賺錢可以,就專心做賺錢的事情,不要與做公益的事情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