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獲悉,繼集采冠脈支架1月1日在廣東落地后,集采球囊也將于2月1日落地,其中,擴張球囊平均中選價為265元/個,降幅達92.23%。
作為國家集采冠脈支架首批落地的18個省區市之一,廣東已嘗“頭啖湯”兩周多了,這段時間里,患者是否真正“減負”?集采球囊落地后又將帶來什么變化?記者為此走訪了廣州多家三甲醫院。
患者放兩個支架省了1.5萬
1月13日,80歲的汕頭市民馬先生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辦理出院手續。5天前,他剛在這里做了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在已經堵塞了90%的前降支冠脈里放了兩個支架。這兩個支架均為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鈷基合金雷帕霉素洗脫支架系統,是這次國家集采冠脈支架中的國產品牌,集采前的價格約為8000元左右,集采后的價格是645元,兩個支架為馬先生省了1.5萬元左右。
據廣東省醫療保障局介紹,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的10個中選支架,廣東的原平均采購價為1.1萬元/個,現在平均降幅93%,最高降幅96%,最低降幅89%。今年廣東意向采購量為90108支,預計可節約費用10億元左右。
支架降價了質量還有保障嗎?
支架降價幅度這么大,質量還有保障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馬躍東副教授說,這批集采支架都是臨床使用比較成熟的產品,經過了時間和臨床實踐的考驗。以中山一院為例,現在用的集采支架有4個品牌,兩個是國產品牌,兩個是進口品牌,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馬躍東告訴記者,集采后進口支架與國產支架價格差不多,而且兩者在質量上沒什么差別,所以現在醫生選擇支架的主要依據是病人的血管病變情況,看適合哪一種就選擇哪一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給了醫生更大的自由度。
據了解,國家醫保局將和醫用耗材安全質量部門開展聯合監管,對所有中標產品的使用實現全過程追溯,最大限度保證產品質量,讓患者放心。
集采后球囊價最高降92.23%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廣東牽頭組織的七省(自治區)冠狀動脈球囊擴張導管類醫用耗材聯盟集團帶量采購將在2月1日在廣東落地,擴張球囊平均中選價為265元/個,降幅92.23%;藥物球囊平均中選價13191元/個,平均降幅44.45%。廣東今年意向采購量為16.8萬個,預計可節約費用7.5億元左右。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王士超副教授介紹,過去介入手術費用中占大頭的就是耗材,而在耗材中占主要費用的就是支架和球囊。目前,預擴球囊國產的價為2600元左右,進口的則為3350元-3500元。而且介入術中所用的預擴球囊是可以反復用的。以馬先生為例,他這次手術只用到了1個預擴球囊,是2600元,等到集采球囊落地后,如用350元的那種,球囊費用可再省225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