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分紅1.2億元
近3年,倍杰特合計決議分紅1.2億元。
2018年5月30日,公司召開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2018年第一季度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同意向股東現金分配利潤4,000.00萬元。
2019年5月6日,公司召開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2018年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同意向股東現金分配利潤4,000.00萬元。
2020年4月25日,公司召開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2019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同意向股東現金分配利潤4,000.00萬元。
公司、董事長、董秘均背警示函
2016年3月8日,倍杰特股票在股轉系統掛牌交易,轉讓方式為協議轉讓。證券簡稱:倍杰特,證券代碼:835686。
因倍杰特未在2016年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四個月內編制并披露年度報告,股轉公司對公司出具了警示函,對公司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出具了警示函。
2017年6月28日公司收到股轉公司出具的《關于對未按期披露2016年年度報告的掛牌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責任人采取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股轉系統發〔2017〕659號)。由于公司未在2016年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四個月內編制并披露年度報告,違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信息披露細則》(以下簡稱“《信息披露細則》”)第十一條之規定,構成信息披露違規。
公司的董事長、董事會秘書未能忠實、勤勉地履行職責,違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以下簡稱“《業務規則》”)第1.5條的相關規定。鑒于上述違規事實,根據《信息披露細則》第四十七條及《業務規則》第1.4條、第6.1條的規定,股轉公司對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對公司董事長、董事會秘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招股書稱,上述被出具警示函的措施為股轉公司的自律監管措施,不構成發行人本次發行上市的實質性法律障礙;除前述措施外,公司此次違規事項不涉及行政處罰。
倍杰特時任董事長即權秋紅;董事會秘書即盧慧詩,現已更名權思影。
2017年11月17日起,倍杰特在股轉系統終止掛牌。
實控人夫婦曾占用1917萬元二人全款買下23套房
據倍杰特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因歷史推出的員工購房激勵制度,導致2017年公司存在少量資金被實際控制人權秋紅和張建飛以借款方式占用的情況。
截至2016年末,公司存在對實際控制人權秋紅、張建飛的其他應收款1191.05萬元、726.19萬元,合計1917.24萬元。權秋紅、張建飛于2017年5月5日前向公司歸還上述款項,并參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向公司支付利息323.25萬元。具體情況如下:
2014年1月,公司推出員工激勵制度,對于計劃在公司連續工作十年以上的且愿意購房的員工,根據激勵條件公司出資個人購房總價的30%作為首付款,公司與購房員工簽訂十年的勞動合同和借款協議書,員工十年期滿后,購房借款無需償還,如員工提前離職,需要全額償還購房首付款及利息。由于該激勵政策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逐步落實,且購買時開發商要求以自然人的名義簽訂購房合同,另外公司考慮到以個人名義購買房產可辦理按揭貸款的政策能夠緩解公司資金占用,因此購買該住房時暫以股東權秋紅、張建飛名義簽訂了購房合同,由其代公司持有用于公司員工激勵的房屋而形成相關的其他應收款項。
2014年2月,公司向廊坊京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支付92套住房的首付款。經公司征求員工意見,當時僅有13名員工愿意購房,合計購房13套,其中12名員工的購房激勵款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10年攤銷,另外一名員工權思影,因其股東身份于2015年將其購房款歸還公司;剩余79套期房30%的總價款1917.24萬元轉為23套住房的全款,權秋紅、張建飛分別持有14套、9套。截至2016年末,公司實際控制人權秋紅、張建飛因上述事項形成對公司借款分別為1191.05元、726.19萬元。因開發商原因,不能在規定的日期內辦理產權證書,權秋紅及張建飛于2017年5月5日向公司歸還完畢上述借款,并參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向公司支付利息323.25萬元。
倍杰特招股書表示,發行人實際控制人權秋紅、張建飛系因公司員工購房激勵政策的客觀需要而代公司暫時持有房屋,導致形成相關的其他應收款項,并非是出于個人原因而主動發起的資金占用行為;上述事項已依法履行決策程序,相關款項已于2017年5月5日歸還公司,并參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向公司支付利息,不存在損害公司利益的情形。報告期初至今,除上述事項,不存在其他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的行為。
報告期4遭罰
倍杰特在報告期內4度遭處罰。
公司子公司托縣倍杰特由于未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條之規定在規定期限內申報房產稅、土地使用稅,于2017年8月29日收到國家稅務總局托克托縣稅務局“托地稅限改(2017)271號”《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終止違法行為并予以糾正并處以行政罰款500元。
2017年9月25日,托縣倍杰特收到呼和浩特市托縣地方稅務局“托地稅簡罰(2017)220號”《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簡易)》,要求其終止違法行為并予以糾正,同時處以行政罰款500元。上述事項發生后,托縣倍杰特積極按照《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的要求進行整改并于2017年9月25日全額繳納該項罰款。
2019年8月1日,由于2016年以來未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條之規定足額申報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和印花稅等,托縣倍杰特收到國家稅務總局托克托縣稅務局“托稅簡罰(2019)115682號”《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簡易)》,要求其終止違法行為并予以糾正,同時處以行政罰款1,000元。
托縣倍杰特已于2019年8月16日注銷。
此外,公司于2019年5月20日因2019-01-01至2019-01-31印花稅未按期進行申報事宜,違反《稅收征收管理辦法》第六十二條被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大興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罰款200元。
尚未了結訴訟8起
據倍杰特招股書,發行人及其子公司截至目前正在進行的訴訟、仲裁達8起,相關進展情況如下:
1、發行人與天源熱電買賣合同、安裝工程承包合同糾紛。
2020年1月,發行人向山東省桓臺縣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訴狀》,主張:發行人與天源熱電于2016年7月30日簽訂了鍋爐補給水處理系統設備(貨物)買賣合同、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合同標的分別為2,565.26萬元、209萬元,后雙方于2017年5月18日分別簽署補充協議將買賣合同標的變更為2,765.26萬元,將安裝合同標的變更為289萬元。發行人按合同和協議于2017年7月初完成了設備安裝,并于2017年7月15日將竣工圖紙資料移交予天源熱電,但天源熱電拖欠發行人1,284.3436萬元合同價款至今未付,故請求法院判令天源熱電支付上述款項及相關利息。
根據山東省桓臺縣人民法院于2020年7月17日出具的“(2020)魯0321民初430號”民事調解書,上述案件審理過程中,發行人變更訴訟請求為判令天源熱電支付貨款9,953,436.10元并支付利息,安裝合同及補充協議涉及的289萬元部分撤回另案主張。經法院主持調解,發行人與天源熱電達成協議,主要約定如下:天源熱電應支付發行人貨款9,953,436.10元,自2020年7月30日起分7個月,每月30日前支付原告貨款125萬元,余款1,203,436.10元于2021年2月28日付清;如天源熱電未按前述約定期限按時足額付款,需另支付發行人相應利息,且發行人可就未支付款項及利息全部申請強制執行。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發行人已收到天源熱電根據前述調解書支付的全部貨款9,953,436.10元及相關訴訟費用。
經核查,發行人已就安裝合同及補充協議涉及的289萬元另行起訴,訴請法院判令天源熱電支付安裝款289萬及利息,并承擔訴訟費用。天源熱電提起反訴,主張發行人未按合同約定施工,導致工期延后,截至目前仍有大量工程未完工,訴請法院判令發行人支付天源熱電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逾期竣工違約金3,898,610元,并繼續履行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完成剩余工程供貨、施工。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案尚在審理中。
2、山東倍杰特與孟慶軍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2017年9月14日,孟慶軍向準格爾旗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訴狀》,主張:山東倍杰特因承包內蒙古天河水務有限公司發包的內蒙古準格爾旗薛家灣大路新區高含鹽廢水再生利用處理工程項目建設需要,與孟慶軍掛靠的內蒙古維邦建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維邦集團”)簽訂了土建部分施工承包協議和機電安裝協議,孟慶軍作為實際施工人進場施工,孟慶軍訴請法院判決山東倍杰特、內蒙古天河水務有限公司向其支付拖欠的工程款暫計100萬元及相應的利息。
根據山東倍杰特出具的《答辯狀》,土建施工承包協議和機電安裝協議的主體均為維邦集團,孟慶軍不具備訴訟主體資格,公司未欠付維邦集團工程款且孟慶軍并非實際施工人。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案件尚在審理之中。
3、發行人與鄂爾多斯市東巨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巨建設”)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2019年11月12日,東巨建設以發行人、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化工分公司為被告向烏審旗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東巨建設于2017年4月30日承建了發行人建設的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化工公司生活污水改擴建BOT項目并與發行人簽訂了編號為BGTZTJG-2017-04的《土建工程合同》,約定合同價款為660萬元,并約定東巨建設在工程變更確定后提出變更工程價款的報告經發行人確認后予以調整合同價款。工程建設過程中,東巨建設對發行人在工程設計方案中未列明且未列入工程概算的分項提出增加合同價款的報告并經發行人確認后進行了調整,調整后的工程總造價為1,066.5951萬元,該工程經雙方及監理單位三方驗收合格后交付發行人使用。截至目前,發行人向東巨建設已支付工程款654.35萬元,尚有412.2451萬元未支付,特訴請法院判令被告向其支付工程款412.2451萬元及相應利息。
根據烏審旗人民法院于2020年10月作出的“(2019)內0626民初2829號”民事判決書,東巨建設于2019年12月撤回對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化工分公司的起訴,烏審旗人民法院予以準予,烏審旗人民法院認為東巨建設與發行人簽署的涉案合同合法有效,支持工程造價鑒定意見書中確定的鑒定金額2,871,648元,判決發行人給付東巨建設前述工程款及利息。發行人已于2020年11月向鄂爾多斯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主張一審審理程序和判決違反法律和最高院司法解釋,違反合同約定,認定事實錯誤,鑒定程序、依據違法,鑒定項目結論錯誤,請求依法撤銷“(2019)內0626民初2829號”民事判決。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案件尚在審理中。
4、山東倍杰特與北京鑫平舒保溫建材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2019年11月6日,北京鑫平舒保溫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平舒”)向聊城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申請書》,主張:山東倍杰特與鑫平舒雙方就內蒙古中煤遠興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綜合水處理工程于2016年12月5日簽訂了《防腐、保溫施工合同》、2017年5月5日簽訂了《保冷施工合同》,合同簽訂后鑫平舒按質按量完成了工程并已驗收合格,兩份合同總價款為137.4853萬元,山東倍杰特陸續給付了73.78萬元,尚欠63.7053萬元,特提請仲裁庭裁決山東倍杰特給付工程款63.7053萬元及利息。
聊城仲裁委員會于2020年9月14日作出“(2019)聊仲裁字第304號”裁決書,裁決山東倍杰特給付鑫平舒工程款63.7053萬元。根據山東倍杰特于2020年10月提交的《撤裁申請書》,山東倍杰特主張仲裁庭的組成和仲裁程序違反法定程序,裁決所依據的證據系偽造,認定數額錯誤,申請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撤銷前述裁決。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案尚在審理之中。
5、山東倍杰特與北京鑫平舒保溫建材有限公司工礦產品買賣合同糾紛。
2020年10月,山東倍杰特向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訴狀》,主張:山東倍杰特于2017年6月10日與鑫平舒簽訂了一份《工礦產品買受合同》,鑫平舒開具材料費發票和收據后,未向山東倍杰特供應材料,請求法院依法判令鑫平舒歸還材料款684,778元及利息。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案尚在審理之中。
6、發行人與江蘇興洋管業股份有限公司工礦產品買賣合同糾紛。
發行人于2020年7月收到北京仲裁委員會送達的江蘇興洋管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洋管業”)《仲裁申請書》。根據該《仲裁申請書》,興洋管業主張發行人支付工礦產品買賣合同項下的未付貨款226,503.14元并賠償逾期支付的損失。
根據發行人出具的《答辯書》,發行人與興洋管業發生兩筆業務,其中一筆業務相關款項已全部付清,另一筆業務因存在質量問題、安裝調試不合格,部分款項未支付,且興洋管業所主張的款項已過訴訟時效,發行人對興洋管業所主張的欠款數額和損失均不認可。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仲裁案件尚在審理之中。
7、發行人與權二佳民間借貸糾紛。
2020年10月21日,發行人向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訴狀》,主張:發行人與權二佳于2014年4月1日簽訂勞動合同,約定期限為2014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間權二佳為解決住房問題,于2015年7月15日向發行人借款254,059元首付款購房,后權二佳于2017年10月26日離職,經發行人多次催討仍不歸還,請求法院判令權二佳立即歸還前述款項及利息。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案尚在審理之中。
8、發行人、烏海倍杰特與普信環保不當得利糾紛、追償權糾紛。
根據南京普信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信環保”)作為原告向烏海市烏達區人民法院提交的2份《民事起訴狀》,普信環保主張:2014年依據其與烏海市烏達區人民政府簽訂的合同,普信環保在約定特許經營期限內負責“烏海市烏達經濟開發區污水擴建及中水回用工程BOT項目”投融資等事宜并享有約定收益,之后發行人、烏海倍杰特全面負責該工程施工、運營等工作。經雙方對賬,確認發行人、烏海倍杰特收取了普信環保應收未收水費291.19萬元,并以普信環保應收水費147.16萬元折抵其運營期間產生之債務,且普信環保為發行人、烏海倍杰特墊付工資款38.32萬元,雙方就前述款項協商還款未果,故訴請法院判令發行人、烏海倍杰特返還前述款項并支付利息。
發行人、烏海倍杰特答辯如下:普信環保以同一內容、事實重復起訴,此前起訴均被駁回;發行人、烏海倍杰特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間未收取水費,并為普信環保墊付幾百萬元運營費,不存在不當得利;且普信環保經營烏達區污水廠期間收不抵債,僅與烏海倍杰特計算收入賬、不計算支出賬,拒絕提供原始賬目,并于2018年私自收取應屬烏海倍杰特托管期間水處理費;2017年污水處理費由普信環保收取,且職工與普信環保建立勞動關系,普信環保應當為其職工發放工資;普信環保將污水處理廠移交政府,發行人、烏海倍杰特與政府簽訂協議并從政府重新接收污水處理廠,與普信環保沒有債權債務和合同關系。根據烏海市烏達區人民法院于2020年10月作出的“(2020)內0304民初1110號”民事裁定書,普信環保于2020年10月向烏海市烏達區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烏海市烏達區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查詢并凍結發行人、烏海倍杰特賬戶存款510萬元。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該案件尚在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