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毛豆新車網運營主體——金毛豆技術開發(北京)有限公司(簡稱“金毛豆公司”)因涉嫌虛假宣傳“包購置稅,包首年保險、送一年保險”等,被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萬元,處罰文號為京海市監工罰(2020)440號。
獨立行業分析師唐欣告訴時間財經,毛豆新車在宣傳中使用誤導性語言,容易引起消費者誤解,并產生商業糾紛,被罰是應得的,未來對新車互聯網平臺金融方面的監管會更加嚴格。
唐欣還表示,作為汽車垂直平臺,流量獲取是最為關鍵的,購車群體的更新換代速度比較快,很難通過一次性的廣告轟炸建立長久傳播效果。基于此,對毛豆新車廣告傳播的限制,實際上會給其業務帶來明顯沖擊。
根據官網介紹,毛豆新車成立于2017年9月,是以線上數據和技術驅動、線下毛豆新車店服務相融合的一站式汽車新零售服務平臺。借助普惠金融等互聯網創新產品,毛豆新車將開新車門檻降至3000元起,與此同時,毛豆新車店遍布全國200余個城市,下沉至四、五線城市。
極光大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底,毛豆新車App用戶滲透率已連續20個月位居新車購置平臺行業榜首,為行業第二名的3倍左右。
時間財經多次聯系毛豆新車網方面,截至發稿時間,暫未獲得回復。
虛假宣傳
上述處罰主要涉及“毛豆新車”App及網站的宣傳問題。毛豆新車網網站及App運營主體為金毛豆技術開發(北京)有限公司,毛豆新車網業務運營主體為“瓜子融資租賃(中國)有限公司”,該公司由瓜子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金毛豆技術開發(北京)有限公司在其“毛豆新車”App下載頁面、App首頁、網站相關頁面等多處位置宣傳“包購置稅,包首年保險”、“包購置稅,送一年保險”等相關表述。
“包購置稅”是在融資租賃合同約定的付款方案中,消費者向毛豆新車支付固定金額的首付和月供,融資租賃購車模式電商平臺的服務方案包含了購置稅在內,消費者無需再自行或另行向稅務局支付。
“包首年保險”、“送首年保險”是融資租賃購車模式電商平臺向消費者收取的金額,是根據融資租賃合同收取融資租賃款,包括首期款和每期月供/租金。消費者向平臺支付的款項是依據合同發生的融資租賃款,依據合同,客戶無需向平臺支付保險費性質費用或者無需自行去向保險公司支付首年保險相關費用。
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核查發現,在消費者實際購車過程中,毛豆新車將車輛購置稅和保險疊加進以舉報人名義申請的貸款中,沒有為消費者免除上述兩項費用。
“0首付開新車”
實際上,毛豆新車更為人知的還屬“一成首付就能買車”的廣告。在上述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的處罰中,也詳述了相關內容。
據處罰書,金毛豆公司在其“毛豆新車”App下載頁面、網站相關頁面、電梯及4S店廣告投放位多處位置宣傳“0首付開新車”、“0-1成首付買新車”等相關表述。
經查,金毛豆公司運營的毛豆新車網實際開展業務為汽車融資租賃業務,為消費者提供的是分期購車的融資服務。消費者通過與毛豆新車簽訂融資租賃服務協議,向平臺按照融資租賃合同約定支付固定金額的首付款、月租金/月供,一定期限結束后,消費者通過支付尾款將車輛過戶至自己名下。
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核查發現:1.“毛豆新車”App在車輛分期方案中為消費者提供了不同的選擇方案,消費者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2.消費者可以通過查看“融資租賃模式說明”對毛豆新車運營模式進行了解;3.在購車方案詳情頁中,“毛豆新車”對車輛所有權有明確說明:“毛豆新車負責辦理新車車輛上牌,根據您所選擇的產品,車牌登記在我司(毛豆或其關聯公司)名下。在租賃期間,車輛所有權歸我司所有。”;“融資租賃期內,車輛所有權歸屬毛豆,一年之后您可以提前支付所有款項后,取得車輛所有權”。
由此可見,“毛豆新車”在消費者購買車輛時,已為消費者提供了解融資租賃模式的渠道,載明了消費者購車的具體金融方案,并明確了車輛所有權的歸屬。
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車輛作為大件貴重商品,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舉報人在下單購買前應仔細閱讀相關方案內容,并在交易前對自己履約能力做出合理的評估與判斷從而謹慎消費,其因自身判斷不足而導致的風險應當自負。
至此,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不能認定“毛豆新車”開展的業務類型為租車業務,亦無法認定舉報人反映的“0首付開新車”、“0-1成首付買新車”內容虛假。
值得注意的是,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報道,南京的陳先生在網上看到毛豆新車網“一成首付就能買車”的廣告后,打算通過毛豆新車網買車。
銷售員跟陳先生說,先轉賬14980元,然后把這個錢打到銀行系統里,銀行評估一下陳先生有沒有資格,能不能貸款買車,驗證完后隨時可以返還給他們。期間,陳先生夫婦倆收到了許多驗證碼短信息,并按銷售員的要求輸入了這些驗證碼。
結果等到第二天,陳先生妻子發現,自己的毛豆新車網App顯示,他們已經成功申請了貸款,并且簽了一份融資租賃電子合同,此前用來驗證貸款資質的14980元也變成了首付款。更讓陳先生夫婦吃驚的是,合同還規定,這輛小轎車的所有權需先登記在毛豆新車網名下,只有還完貸款,小轎車才能過戶給他們。
《山東商報》此前的報道也顯示,家住山東淄博的消費者遭遇了同樣的問題。貸款買車變成了租車,還的貸款成了租金,并且花“高價”購置的新車辦完過戶也成了“二手車”。在整個購車期間,銷售從未對該消費者提到與“融資租賃”相關的任何信息。且通過計算,雖然毛豆新車網給出的首付款要低于在4S店購車,但48期分期全部還完,卻相當于購車多花7萬多元。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時間財經,這其實是行業普遍存在的一種復雜現象,汽車金融模式由于要規避一些風險,會將方案設置得比較復雜,以保護自身利益。毛豆新車的商業核心就是面對年輕群體和低收入消費者,通過降低首付吸引用戶,如果不設置成第一年車輛所有權是毛豆新車平臺的話,要是消費者提車后不還錢、也不還車的話,毛豆新車就會很被動。
崔東樹還表示,就毛豆新車頻繁被被投訴而言,核心問題是金融模式的模糊處理。若要避免消費者投訴,平臺應該把相應金融產品的利弊坦誠告訴消費者,消費者需要承擔的購車成本明確講出來,而不是模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