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程序員、廚師、健身教練、白領們紛紛兼職送外賣。數據顯示,1月下旬以來,餓了么累計提供超120萬藍騎士就業崗位,兼職騎士平均每月多賺2900元,占到家庭總收入的4成。安徽95后程序員月薪2萬背著電腦送外賣,最多一天跑了30多單。
餓了么發布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新增入職的藍騎士中,22%為工廠工人,16%為個體創業者,他們主要來自于服務業和機械制造業。近4成受訪者表示,送外賣是為夢想“蓄水”。其中,安徽月薪兩萬的95后程序員背著電腦送外賣,在當地成為了網紅。
來自合肥的95后張賢建,曾是一名月入兩萬的程序員,現在兼職做外賣員。張賢建每天送外賣時,顯得特別另類,他會背著一個雙肩包,包里放著一臺筆記本電腦,應對臨時來的需求或者及時修復bug。
在送外賣的同時,張賢建繼續堅持寫代碼,有時候有一些臨時的需求,他就坐在公園、小區路邊改。張賢建做程序員的工作月入兩萬,而對于外賣員的工作,他的回答是:“辦公室坐太久了,需要透透氣,體驗體驗生活。”
張賢建大學主修的就是計算機專業,畢業之后一直從事后端程序員工作,主攻PHP語言。和張賢建一起租房的室友中,有好幾名外賣員。張賢建說代碼的內容,室友肯定聽不懂,但是他們聊跑單張賢建也能插一嘴,大家在一起,每天都會聊些當天遇到的好玩有趣的事情。正因為如此,張賢建基本了解了送外賣的流程,也對于這份工作產生了好奇。
每天在辦公室坐著,肩膀頸椎都不好,頭發也少了,這是張賢建開始接單的緣由。一個月前,張賢建正式開始跑單,每天跑單的時間不固定,有時候8小時,有時候跑2個小時就要回去改代碼,最多的一天跑了30多單。
跑單的過程也是充滿驚喜和意外。采訪當天,張賢建剛好送外賣訂單到一家互聯網公司,看到幾位程序員正在修復一個BUG,張賢建聽到之后便主動要求讓自己來試試。經過幾分鐘的嫻熟操作,最終這個BUG被張賢建修復了。
作為一名程序員,張賢建真的很喜歡寫代碼,在送餐途中,遇到一些程序員便會主動前去交流。他希望在送單過程中偶遇驚喜,遇到一位技術大神,然后能多跟他學習學習。
餓了么數據顯示,疫情期入職藍騎士平均年齡38歲,高于全國騎士整體平均年齡31歲。在主業受到影響之時,藍騎士通過副業每月多賺2900元,送外賣平均占到家庭總收入的4成。
航空公司地勤人員童先生表示:“最近航空業受到一定打擊,每個月房貸、車貸,還有孩子的奶粉錢壓得我喘不過氣。現在兼職做藍騎士,時間自由,既不影響主業工作,也能緩解經濟壓力。”
像童先生這樣的藍騎士還有很多。16%兼職藍騎士每月多賺4000-6000元,8%平均每月多賺6000元以上。26%的騎士家庭,送外賣收入占到家庭總收入的6成以上。
疫情之中,餐飲、文娛、培訓等行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與此同時,外賣等行業的需求愈發旺盛。餓了么承接了更多來自于服務業和機械制造業的勞動力,服務業藍騎士占到31%。勞動力在不同行業中流轉,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特殊時期的就業形勢。(記者王利 通訊員張建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