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鄭州正加速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建設情況怎么樣了,與其他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外省城市相比,鄭州又處于怎樣的水平?10月23日,在鄭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9)》中英文版正式發布,報告顯示,鄭州市的成長性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鄭州的成長性排名第一
但綜合建設指數仍處于較低水平
2017年,鄭州師范學院成立了國內首個研究國家中心城市發展問題的智庫機構——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10月23日,鄭州師范學院新近推出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9)》中英文版在發布會上隆重發布。據悉,這是繼去年研創《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報告(2018)》之后,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推出的第二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藍皮書。
據悉,在對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指數進行評價分析時,為反映“十三五”以來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變化情況,藍皮書新增了成長性指數。圍繞綜合服務、網絡樞紐、科技創新、開放交流、人文凝聚、生態宜居等6大功能,篩選并選擇了33個指標,對9個國家中心城市成長性進行了測度。
評價結果顯示,原來處于第三梯隊的鄭州和西安和處于第二梯隊的成都、武漢,成長性指數明顯高于第一梯隊的上海、北京、廣州和處于第二梯隊的天津、重慶,呈現出發展速度加快趨勢,而廣州、重慶、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發展趨于平穩。其中,鄭州市的成長性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藍皮書顯示,結合2018年建設指數分析,鄭州的綜合建設指數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仍處于較低水平,尚需在增強各項功能上做出努力。
強化鄭州問題研究
為鄭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
該藍皮書重點強化了對鄭州問題的研究。據介紹,近年來,黨和國家對鄭州發展寄予厚望。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到鄭州視察和調研指導,對鄭州發展做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中,鄭州晉升為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12個城市之一。
同時,鄭州的發展引人注目。近年來,鄭州牢記總書記囑托,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國家戰略疊加優勢,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成效顯著,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中成長性最好的城市之一。2018年鄭州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三大標志性突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人、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
藍皮書顯示,盡管鄭州發展取得可喜成績,但必須清醒看到,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鄭州的總體實力和影響力還是偏弱的,許多重要指標還處于落后狀態。這表明,鄭州發展存在的短板和問題較多,亟待研究解決。這也是這部藍皮書重點強化鄭州問題研究的一個基本考慮。
建議以文化旅游推動高質量發展
推進鄭州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建設
藍皮書提出了以文化旅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理論觀點和政策建議。
習近平同志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藍皮書提出,鄭州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而要肩負起這一使命,就需要探索傳承創新的載體與路徑。藍皮書強調,文旅融合,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實現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良性互動,是傳承創新華夏歷史文明的重要路徑。
藍皮書建議,推進鄭州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中心建設,應突出鄭州華夏歷史文明核心區的地位,講好鄭州故事,傳承弘揚好優秀傳統文化,讓華夏歷史文明在推動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