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新中國從“一窮二白”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9年,A股市場從“老八股”發展成為擁有3600余家上市公司、1.55億投資者、總市值穩居世界第二的全球重要新興市場之一,成為市場主流配置資金必不可少的投資目的地。
伴隨中國經濟總量的騰飛,A股市場總市值的飛躍式增長,既直觀反映了上市公司群體的發展壯大,也折射出資本市場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今年以來,大盤上行帶動A股總市值再增逾10萬億元。同時,科創板的設立為科技創新型企業加速擁抱資本市場開設了一條新跑道。在與經濟總量比翼齊飛的道路上,A股總市值有望進一步提升。
截至2018年年底,A股總市值已經超過6.32萬億美元(數據來源:世界銀行,下同),總市值在幾年時間內穩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資本市場在數十年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回顧歷史,A股市場在過去29年里經歷了3次爆發式的增長。
第一次發生在1996年至2000年,A股總市值連續5年正增長,增長速度僅在1998年出現短暫回落。伴隨1999年“5·19”行情的開啟,A股的市值增長速度在2000年登上高峰。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00年A股市值比1999年增長逾2500億美元。
第二次增長發生在2006年至2007年。在股權分置改革、上市公司業績不斷增長、QFII等機構資金入市多重利好支撐下,A股從998點開始,一路攀升至6124點的歷史高點,這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漲幅達513%。其間,一批大藍籌股登陸A股市場。2007年A股市值較前一年增長逾3萬億美元。
2014年至2015年,A股市場迎來了市值的第三次爆發。一方面,IPO發行逐漸常態化,給市場帶來源源不斷的活水;另一方面,隨著改革政策推動、兩融業務的發展以及投資者信心的恢復,滬指從2000點左右一路升至5178點。以傳媒、手游概念等為代表的創業板和科技板塊騰飛,帶領A股市值在一年內增長逾2萬億美元。
進入2019年以來,上證綜指漲幅逾20%。截至9月6日,A股總市值從年初的44.9萬億元人民幣增長至63.3萬億元人民幣。海油發展、中國廣核等多只大型央企陸續登陸A股,我國資本市場助力實體經濟的作用進一步加強。
7月22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開市交易,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一個全新板塊。至今,科創板已迎來29只股票,總市值超過6000億元。當前,中國經濟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新一輪產業革命暗流涌動。科創板的推出,有望通過踐行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提高中介機構和上市公司質量,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使資本市場真正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汪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