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全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以及中秋節、國慶雙節的到來,讓廣大游客了解更多的野生動物保護知識,提高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并擁有更好的游園體驗,鄭州市動物園近日引進了3種60只鳥類,并對園區部分景觀進行了改造提升。另外,鄭州市動物園里出生了一批新萌寵,期待與大家見面。
鄭州市動物園引進首次黃嘴鹮鸛、冠斑犀鳥
映象網記者了解到,此次引進的黃嘴鹮鸛還是第一次來到鄭州市動物園,共計16只。分布于非洲大陸及馬達加斯加島,國內僅有極少數動物園飼養。黃嘴鹮管在野外棲居在河流、湖泊及灘涂地域,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日行性。
以魚、蛙、爬行動物、甲殼類及昆蟲等為食,偶食水生植物。繁殖期雨季,營巢于樹上,4~5歲性成熟,壽命可達20年。
“而引進的14只冠斑犀鳥也屬于我園首次引進,分布于我國及南亞、東南亞地區。嘴上有很大的盔突,雌鳥和雄鳥相似,但體型稍小。”鄭州市動物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雄鳥盔突上的黑斑比雌鳥要大得多,但幼鳥盔突上的黑斑極不明顯,僅為灰黑色的陰影,隨著年齡的增加,黑斑也逐漸明顯和擴大。主要以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吃食的時候,常常先將食物拋在空中,然后用嘴準確無誤地一口叼住,再吞咽下去。
上述負責人表示,為了確保美洲紅鹮種群持續穩定發展,我們此次引進30只,均為亞成鳥。美洲紅鹮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鳥類,也是最瀕危的鳥類之一。雛鳥是灰色及白色的,成年時,全身發紅,是世界上顏色最紅的鳥類,僅在翼端上有一點黑色。主要以甲殼類及細小的水中動物為食,紅鹮在野外的壽命約15年,列入CITES附錄II中。
萌寶等你來 鄭州動物園一批新出生動物將和游客見面
今年,鄭州市市動物園動物的繁殖取得了喜人成績。
截止目前,共繁殖動物20余種60余頭(只),如金絲猴、黑白疣猴、火烈鳥、角馬、狒狒、環尾狐猴等。其中黑白疣猴為我園首次繁殖,也是我園首次人工育幼成功的黑白疣猴寶寶。
火烈鳥自從學會筑巢以后,今年不負眾望,又孵出7只火烈鳥寶寶,環尾狐猴也出生了多對雙胞胎,金絲猴寶寶也可以離開媽媽,單獨吃樹葉了。這些萌寵在飼養員的精心養護下,正在健康茁壯的成長,假日期間,可以一睹他們的萌態。
“為進一步提升湖水質量,鄭州市動物園對園區三個主要湖面進行了全面治理。在清除各湖湖底淤泥之后,進行了水生植物的種植。總種植面積近6000㎡,共種植了沉水植物70萬株,挺水植物1000叢,同時種植了高品質的宮廷睡蓮100盆,增加了湖面的景觀效果。”上述負責人介紹,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氮磷鉀,分解腐殖質,解除水體的富營養化,抑制水藻的生長,凈化水質。水生植物栽植完成后,我園的三個人工湖,湖水逐漸清澈。達到了良好的效果。(記者 阮海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