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知乎宣布完成總額為4.34億美元的F輪融資,由快手領投、百度跟投,騰訊和今日資本等原有投資方繼續跟投,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回憶快手投資知乎的經過,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稱,是在去年與宿華參加一個會議時,發現宿華在用小號刷知乎,而他自己在用小號刷快手,頻次都還不低,之后在距今兩個月前的一個午餐時間,周源與宿華在差不多一小時內將合作定了下來。
據第一財經記者獨家了解,2018年年底沖刺上市失敗后的知乎即啟動本輪融資,競爭入局者包括字節跳動、百度、騰訊、以及快手。而字節跳動創始人兼CEO張一鳴早于去年下旬即開始接觸知乎與周源,最終因張一鳴不愿進一步抬高加碼,由百度+快手奪得領投資格。但未來,并不排除以字節跳動為代表的小巨頭以更高價碼收購下知乎的可能性,其背后原因包括整個資本市場的寒冬、知乎自身的商業化與上市難題等。
調整中的知乎
此次知乎投資人陣列顯然是個復雜的組合體。
華興資本投資銀行事業群負責人、董事總經理王力行表示,知乎的股東陣營中,騰訊、百度、快手在一起確實增加了本輪交易談判的復雜性。它要求財務顧問充分理解戰略方的業務需求、決策流程與風格,細到談判中見面的先后順序、判斷出價意愿、如何借力、進攻與防守的時間點、應急預案等。
據一位接近知乎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投資方陣列中騰訊已參與知乎多輪融資,再大額持股投資的話或有直接升級為控股的可能性;而張一鳴在本輪競價中未追高漲價,因此領投權由百度與快手獲得。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知乎本輪融資歷經數月,在七月份即有確定的消息傳出,對此,一位參與本輪融資的投資界人士稱,知乎本輪融資是非常大一筆交易,從開始到宣布肯定需要一個過程。
本輪融資之前,知乎曾嘗試沖刺上市,為此增設業務線、擴招員工,后因盈利模式等問題上市失敗,知乎內部經歷多次裁員。
去年年底,知乎裁員300余人,知乎官方回應稱,裁員信息系謠言,人員變動是年底正常的績效評估和人員調整;今年三月,再次傳出知乎砍掉業務線、強制員工轉崗技術線的消息,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被裁員工主要偏商業化團隊及運營崗。
”商業化“是卡在知乎發展與上市路徑上的一大路障。2017年4月,踩著知識付費的風口,知乎上線新功能“值乎”,周源在官方視頻中發聲稱:“很多人老是問我們怎么商業化,我很煩。于是我就帶著一個團隊做了一個商業化的東西,不就賺錢嗎?”2017年7月,知乎正式組建商業化團隊并不斷擴張。
資本層面也在投融資方面給予知乎不斷的肯定,天眼查數據顯示,2017年1月,知乎完成今日資本、騰訊產業基金、啟明創投、創新工場等參與的1億美元D輪融資;同年10月完成華興新經濟基金D+輪融資;2018年7月完成近2.7億美元E輪融資。
然而,為籌備上市而快速擴大的團隊在上市失敗之后成為包袱,尤其在資本寒冬之時更是加重了成本壓力。
知乎的投資價值何在?
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知乎的商業化暫時存在一定考驗,但其豐富的流量池與優質用戶仍是巨頭爭奪的重點,周源所具備的融資能力與知乎目前的盈利狀況也給了知乎挑選融資對象的話語權。
王力行表示,投資知乎的價值主要聚焦在四方面:第一,時代大勢上,背靠知識升級的人口機遇,知乎站在新一代內容消費與高價值信息需求爆發的起點;第二,社區稀缺性上,知乎具備社區氛圍,高黏性用戶與優質內容形成網絡效應,規模化地原創優質內容積累造就規模化知識生產與分享平臺;第三,增長空間方面,圍繞用戶細分場景打造多產品矩陣已初具成效,輔以視頻等工具機制進一步降低用戶創作的門檻,提供新的增長勢能;第四,變現可期,目前平臺廣告和會員付費已高速增長,知乎可以持續反哺創作者獲得影響力和收益。
周源在回答“如何看待快手領投的知乎4.34億美元F輪戰略融資”這一問題時表示:“知乎和快手、百度,雖然產品形態和用戶場景都很不一樣,但同在一個大的領域中,用戶也有相似的地方,大家面臨的信息孤島問題,以及用戶獲得高質量內容的成本越來越高的問題,都是一樣的。”
周源稱,在今天,國內”大媒體“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混亂并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這個賽道中,直播/短視頻、資訊/信息流、社區/搜索等概念已經難以清晰的界定彼此的邊界。單純依賴DAU增長和產品矩陣擴列,并不能保證輸贏。
通過與快手和百度的資本合作,周源表示,有助于讓有價值的信息高效的連接到更多人,讓知友們的知識、經驗和見解獲得更廣泛的影響力。知乎將與快手和百度進行緊密的多邊合作,共同致力于優質內容的發現、傳播和形態升級,不斷加強社區建設。
此次另一位新晉投資方百度表示,未來百度將與知乎展開深度戰略合作,知乎全站上億高質量問答將以智能小程序的形式接入百度App,并在百度搜索、信息流等產品矩陣中,通過AI技術個性化分發給興趣不同的用戶。
王力行表示,對于快手投資知乎沒有必要過于解讀,在資本市場下行壓力較大的時候,流動性向頭部企業集中,很多小巨頭的出手能力甚至強于投資機構。投資并購等資本化運作不僅是必然選擇,而且在專業機構幫助下,效益可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