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萬物》到了第二季,不見了七嘴八舌的嘉賓團活躍氣氛,蔡康永和小S終于得以和每期的來賓好好聊個天。錄影棚的墻上掛著兩人在《康熙來了》里的經典畫像、監視器后面站著制作人B2……這一切仿佛給人感覺回到了《康熙來了》。
“我目前就把《花花》當成是《康熙》的某一種復播了。”蔡康永說道?!痘ɑㄈf物》第二季已經完成了全部的錄制,這一季當中,蔡康永和小S訪問了鄭爽、喬欣等話題明星,也訪問了oner這樣的流量愛豆,不管面對什么樣級別的藝人,在“康熙”二人的磁場下,都能夠問出以往訪談所完全沒有觸及的尺度和深度。
“我常常覺得可以訪談的時候不能訪談是很浪費的事情。尤其是那個對象有話要講,你卻沒有時間給他講,我覺得很可惜。那為什么這一次《花花萬物》讓我覺得可以痛快地訪談?因為是明星自己把家里的東西帶來的,他不能否定那個東西是有故事的??墒悄阕分@個物品的東西往下走,會講出很多他沒有準備好要面對的事情。所以我覺得依據家里的東西來做訪談很過癮。”蔡康永說。
而當被問到會不會擔心外界覺得他和小S在重復自己時,蔡康永說:“我覺得我跟S如果在訪談當中會重復自己的話,第一個,是必然的;第二個,說不定也是讓大家會覺得可以回味的部分。所以我倒沒有特別跟S去研究怎么樣不要重復自己。我只覺得我們兩個經歷過一些不同的事件或者是時光之后,可能一樣的訪談,我們會有不一樣的方向。”
繞不開的“康熙”
《康熙來了》停播已經三年,但懷念它的聲音卻似乎從未停止。在蔡康永心中,他最懷念的是《康熙》的“無限可能性”。“因為它是一個日播的節目,所以它有很多嘗試錯誤的機會。它一個禮拜播出五天,所以一個禮拜五天當中有兩天或三天做得不盡人意,然后下一次做的時候再改進,我覺得那樣就有機會讓我們有勇氣嘗試各式各樣的東西。目前《花花》畢竟是一個周播的節目,所以它可能每一次做事情還是要比較有把握一點。不像以前的《康熙》可以犯那么多錯。所以這一點,如果要真正地恢復《康熙》,是應該要讓它播出的頻率夠高,我跟S才會有足夠的空間去一直做不同的嘗試。”
而說起《康熙》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也少不了常年做客節目的那些通告藝人們,很多人透過這檔節目,也被大陸的觀眾所熟知。而蔡康永本人,也是后來在很多次采訪之后,才漸漸意識到,這些人這些年一點一滴構建的角色性格,在隨著節目的終止而逐漸瓦解消失。
“其實后來別人問我的時候,我才醒悟到以前做《康熙》的時候,每一個藝人到節目中來,我跟S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分配給他了一個角色。然后這個角色,可能他是一個暴躁的人;或者他是一個永遠灰頭土臉的人;或者他是一個明明跟室友沒有發生什么事,我們卻硬要安排他們發生什么事的人。我們自己會有一些腦子里面的小劇場,然后把這個劇情給安排好了。以后不管這個人去哪里,我們其他都不管,可是只要到我們節目來,我們就把他這個身份再安插回他的頭上去。所以久而久之,它就形成了一個我們自己編的小劇本,大家就照著這個角色去進行。所以那件事情消失不見了。我覺得第一個,你需要那么多的播出頻率來塑造這個習慣;然后第二個,要有那么多的人來形成這個班底。”
很顯然,這兩點在當下的節目中還暫時無法實現,但是蔡康永覺得,《花花萬物2》有點像“我們做過《康熙》以后,把《康熙》當中我們比較有把握的事情拿來做一個節目”。所以說把《花花》看做《康熙》的“某一種復播”也的確不無道理。
對男明星“不再感興趣”的小S
在一期《花花萬物》錄制現場,小S玩嗨了自己套上了一件“奶奶裝”走起了臺步,更是將另一件頗有年代感的外套遞給蔡康永,讓他也穿。蔡康永幾乎沒猶豫就套在了身上。接受網易娛樂采訪時,蔡康永才吐露:“感覺很糟。除了小S,沒有人能夠叫我做這件事。”
相識多年,兩人早已不僅是工作中的搭檔這么簡單,更是生活中的最無間隙的朋友。而蔡康永,也幾乎是最了解小S的人之一,不管是曾經的《康熙來了》,還是現在的《花花萬物》,蔡康永陪伴在小S身邊,都讓一切“胡鬧”看起來合理。
但也有些東西在悄悄變化著。曾經,小S與男明星之間的親密互動是節目最逗趣的看點,但現在,這種名場面已經許久不見,即使被cue,她也常常一副懶得嘗試的樣子。蔡康永說:“因為第一個,最近她自己的口味就偏向年長的方向了,所以我們目前還沒出現那么年長的來賓。然后第二個,如果要談的是夕陽之戀的話,也不要再走這么肉欲的路線了,就是大家心靈的溝通比較重要。”
蔡康永還爆料稱,小S有一陣子非常喜歡于和偉,因為覺得對方曹操演得太好了。“我說他本人并不像曹操。然后她說她也很樂意知道這件事情。所以我后來就把于和偉平常的照片傳給她看了。”蔡康永笑道,“(到目前)暫時沒有收到(她)什么明確的反應。”
面對越來越年輕的藝人來賓,蔡康永也在轉換著心態。“我第一個會自我告誡,就是這些小朋友可能還在價值觀正在形成的過程當中,如果我問的問題太可怕的話,可能會在對方心中留下陰影。所以很多我平常亂開的玩笑,對他們就會很節制。第二個就是,我其實也會在乎他們在演藝圈將來的發展,我不希望讓他們感覺到說,做什么很奇特的事情會得到主持人過度的吹捧或者是過度強烈的反應,害得他們以后去上別的節目也常常那樣子表現。所以我會考慮多一點。不像面對一個比較成熟的藝人,我可能就比較沒那么緊張了。”
主持以外的認同重要嗎?
相比在主持與寫書領域的廣受認可,蔡康永在影視領域卻走得并不順利。2017南,由他執導、小S主演的電影《吃吃的愛》票房及豆瓣評分都不盡理想。當被問到是否還會考慮做導演,蔡康永表示:“這個方向,我也覺得很有趣,我一直都還是在構想新的案子。然后這個可能也是我跟S對于做新的節目會有不同的態度在,因為我其實跟S合作電影之后,我就跟她講說,其實主持并不是我唯一想做的事情,我也希望發展更多別的路線。我自己還挺高興,我有各種可以嘗試的機會。”
此前小S曾在真人秀中真情流露,很難過因為是綜藝節目主持人,就沒有人認可其在音樂和演戲上的努力和認真。而到了蔡康永這里,他卻覺得這并不是一個值得苦惱的問題。“我覺得小S在這件事情上面可能有忽略了一個重點,就是群眾對于藝人的期待并不完全在于你在這方面是否有才華或者是否努力。我覺得大眾對于藝人的期待其實是希望看到你為了某一件事情毫無保留地奉獻你全部的能量跟力氣。所以并不是某一些演員歌唱得不好,或者是某一些主持人不能夠演戲,不是這樣子的。而是觀眾需要給他們自己人生的依據,這個人生的依據正是來自于他們看到有一個人全無保留地把心力都奉獻在某一種身份上面,而不是這個人想要兼顧兩三種身份。所以他們需要的是一個人生故事。所以如果你的人生故事已經被鎖定為是一個主持人,或者你的人生故事已經被鎖定為是某人的女兒或者某人的妹妹,那大家就希望你全部的熱量都燃燒在這件事情。”蔡康永總結道。
他似乎毫不在意導演身份所帶來的一些負面評價,更多的,他只是在做一件自己覺得很熱愛的事情,至于別人是否肯定,那并不重要。“我自己覺得我主持以及寫書這兩件事情,如果已經被接受了的話,我已經覺得超過一般的幸運了。然后我若再拍東西,我并不會認為別人有必要把我當成是一個導演。我覺得你會導戲跟你被人家當成是一個導演看待是兩回事。我覺得一個人能夠得到兩個身份已經是上天的祝福,就不能再奢求了。”